惟妙惟肖的老叟孩童、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传神传情的乡间记忆、仙风道骨的神仙菩萨,这些黄泥巴抟练而成的艺术作品,精妙绝伦,神韵兼备,它们是时光的载体,是岁月的传承。生长在黄土地上的平定泥塑艺人史林珠,四十年来扎根于民间艺术土壤,一双巧手精心塑造,一腔惠心精彩呈现,化腐朽为神奇,将一团团普通的泥胚做成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文图丨白晋华摄影:白英)
专注的泥塑艺人史林珠修复古建的“塑庙人”
见到史林珠,是在大山深处的小村西古贝(平定县)的一座古庙的塑像现场。这座建于明代的寺庙共有一个大殿、两座配殿和偏殿,经历了数百年风雨后,这座小庙已经破旧不堪。近些年来,随着村里经济的逐渐好转,村民们开始筹资出力修缮这所珍贵的古建,邀请史林珠师傅修复庙里的塑像。史林珠按着庙里原先的规制,需要修复十几尊塑像,现在一部分塑像已雏形初具,他正在逐一进行细节刻画。
这是一间供奉关公的偏殿,只见关老爷端坐于高高的神台之上,左手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右手关平手捧大印侍立两边。关公塑像造型是“夜读春秋”,整个塑像雏形已具正待精细修整。此时的史林珠,正在精心地修饰关老爷的脸部细节,他手中轮换使着自制的木刻刀,随着他手中的木刀轻抿慢压,关老爷威严的傲气渐渐显现而出,蚕眉、凤眼、高鼻,长髯飘飘,自然而然散发的凛然之气让人心生敬畏。再看旁边已经完成配像,关平眼神深邃而透着一丝睿智,周仓虎虎生威而带有些许亲切感,忠厚之相跃然而出。史林珠站在高台上,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手法是那样的熟练,看着一把把毫无生命的泥巴在他的手中渐渐焕发生机,我不禁被他精湛的手艺折服了。
性格稳重平和,做活仔细利落,这是泥塑艺人史林珠留给人的第一印象。生于年的史林珠,是平定县张庄镇史家山村人,他的这手泥塑绝活是祖传技艺。在山西,悠久文化的根须一直深深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寺庙古建筑随处可见,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也因此有了一代代修庙为生的太行人,许多地方的庙宇从设计、建筑、塑像以及彩绘、壁画都是出自这些民间艺人之手。庙宇泥塑源自农耕社会生活,包罗极广,上自始祖轩辕,下沿孔圣儒家、佛道教祖、玉皇星宿、菩萨罗汉、阎君判官、神仙土地、龙王山神、历史演义人物、药王财神、工匠祖师、图腾动物等,寄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折射的是以正压邪、惩恶扬善的深厚内涵,是一项包含历史、民俗等多元文化内容的传统艺术和文化遗产。史林珠的祖辈、父辈就是这样的“塑庙人”。
史林珠的爷爷叫史岑楼,泥塑手艺在清末民初的平定就小有名气,受家庭的熏陶,史林珠从小便对泥塑产生了深厚了兴趣。他记得小时候家里穷,也没有玩具,爷爷就在地上给他堆了一个泥老虎一个泥狮子给他玩,爬上爬下中,对泥土的亲近感油然而生。老家门口有一面红土坡,一下雨别人犯愁他却高兴,趁湿就挖上一堆泥回来堆在地上,不是捏个人就是捏个狗,每天和泥接触,慢慢和这些泥就有了情感。高中毕业后,史林珠当过电影放映员、代课教师,给村里做过彩灯彩车,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家传手艺——泥塑。捏泥塑工序繁琐,在别人眼里又脏又累,但史林珠却乐在其中。“总觉得离不开泥塑,在我的生活当中,没有别的都可以,唯独离了我这泥塑不行。”至今他做泥塑已快四十年了,年幼时的农村生活为史林珠提供了天然的艺术课堂,自然万物为他提供丰富的颜料,生活见闻为他提供深厚的艺术灵感,加上他后天对艺术的渴望和追求,让他一直在泥塑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立七坐五盘三半
“这一次,光庙里装的像就有十七尊,全部都是手工完成,前后需要四个多月才能完工,现在才只是完成一半工期。”史林珠把塑泥像,叫“装像”,他的话语朴实生动,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一尊泥塑的完成,工艺复杂而漫长,而听他说却十分有意思,塑像的过程他概括为立骨架(立木桩)、填肌肉(捆稻草)、裹皮肤(上粗泥、裹细泥)、穿衣裳(彩绘),最后还要装身开光,这样塑成的神像就有灵气。
说起来虽然就这么几步,但具体做起来,每一步都有不少讲究。立骨架就是用木料板条制作体态骨架,虽然是第一步,但在史林珠心里,这却是关键的所在,骨架的比例不对,头身的大小不协调,将来到了成像阶段,再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更改了。“立七坐五盘三半”,这是史林珠多年总结出的经验,“这说的是泥像的比例掌握,立像要七头身,坐像要五头身,而盘腿像就是三头半身。”在从事庙宇神像的塑像过程中,史师傅说要参考西方的九头身塑像比例,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因为在神像前的人要仰头向上看,如果头部比例太小神像表情就看不到,所以要突出神像头部。至于泥像的造型,也有很多讲究,比如太行山里一带的民间,十分推崇关公,尤其喜欢关公“夜读春秋”的造型,一方面表现关公文武兼备胸有韬略,另一方面关公在民间被尊为财神,站像、走像寓意把财带走,而坐像预示着把财留住。
扎好骨架下一步是“填肌肉”,泥像的轮廓造型需要用捆扎的稻草来完成,偏殿里正待捆稻草的观音的支架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被牢牢地固定在神台上,左右两边各有一男一女两个小童的支架,造型也很别致,别看是个大男人,手却是那么灵巧,看他扎草人,就像是看一位老太太剪窗花,不大功夫,草人便有模有样地出现在眼前。从一把把稻草扎出的塑像的雏形中,民间艺人那种精湛的手艺是何等的令人称奇。
泥像雏形完成后,进入上泥阶段,首先是用剁碎的稻草与黄土和成稠泥,涂抹出凹凸部位,这叫上粗泥。等稍干后需要再上细泥雕琢细节。细泥比较讲究,用六成红土、四成黄土和拌,然后把新棉花撕成薄片,散在泥里,使棉絮和泥均匀充分地混和,这样和成的泥就有了筋道,增加了泥的韧劲,晾干后塑成的像就不会开裂和变形。和好的细泥,史师傅用手反复团揉,逐层涂于模体上,形成主体轮廓,再用泥塑工具细心琢出外表及服饰褶纹、五官层次。他边观察边修补,耐心而细致,他说,塑体完成后,还得关闭门窗散湿缓干,等到全部干透后就可以进行彩绘,最后选择吉日进行开光才算大功告成。
塑五官传神不传神,表情占八分
史林珠在修复古建泥塑的路上,收获颇丰,看着一尊尊凝结着民间文化和信仰的泥像在他的手里复原,心中很是欣慰。但他并不满足传统技艺,时代的发展、生活的感悟让他心中激情澎湃,能不能用自己的泥塑技艺捏出心中所想?近些年他开始了有意的尝试。在平定县城不足一百平米的房间里,摆满了他近年创作的各式各样的泥塑作品。有以他年轻时的工作经历为背景的《人民公社八大员》,有红色经典记忆形象的《样板戏的戏剧人物》;有儿时印象的生活场景《对火》、《比高高》、《好日子》,还有时代气息浓烈的《网红》、《直播》等,每一件泥塑作品都是人物造型丰满生动、主题表现浑厚简练,富有浓浓的乡土气息。他用泥塑作品记录童年的所见所闻,歌颂纯朴乐观的父老乡亲,泥像虽无言,却仿佛在诉说历尽艰辛后的满足和希望。
工作台前的史林珠物我两忘,手指麻利,手掌里各种各样的工具在指尖挥舞。不一会儿,一个神采奕奕的泥人便出现在面前。泥塑《人民公社八大员》塑造的是当年的驾驶员、饲养员、播音员、邮递员、电影放映员、炊事员、售货员、农机员,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其中的一些行业已销声匿迹。谈起创作体会他深有感悟,“我那会在古贝人民公社当电影放映员,那个年代红红火火可热闹了。”他的记忆中,公社大院里一群年轻人最大的不过二十岁,最小的只有十七八岁,都是刚从学校出来走上工作岗位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年轻人事业上比学赶帮,生活中热闹红火,青春记忆非常美好。“想起那一群人,想起当年的情景,就想干脆把那群人都表现出来,说来,这也是我的青春时代,通过表现这群人来再现我当时的激情澎湃和那个火红年代。”于是,脑子里便开始构思酝酿这一组作品,为了让人物特征鲜明、凸显个性,他为每个岗位重现了当时的实际场景,每个工种都配了原来的道具,每个人物都精心设计了动作,使得整组作品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在泥塑创作中,人物姿态的刻画考验的是工匠水平。”
点眼神“作品好不好,头部最重要,传神不传神,表情占八分。”史林珠的作品《好日子》反映的是农村的鼓乐队表演时候的真实的场景,六个人物各具特色,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敲鼓的师傅一脸喜气洋洋,吹唢呐的师傅满怀豪情万丈,而拍大镲的师傅是自豪感爆棚,他张开双臂,嘴里好像能喊出声音来。这一组作品的亮点是人物表情动作生动传神,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的创作感悟是,要想把泥塑人物的表情刻画得饱满生动、细腻逼真,就要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特别是五官的比例要精确恰当,失之毫厘都会影响到人物的性格,哪怕是嘴角上扬的角度高低不同,也会让人物表达出不同的情绪,而这一切从史林珠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技艺早已运用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塑形史林珠作品(白英摄影)史林珠作品(白英摄影)是啊,捏泥塑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一块小小的泥巴虽然不起眼,但是想让它变成一件精致的作品,不仅要熟悉生活,对作品原型有深刻的把握,还要有天马行空的构思以及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而这一手精湛的技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需要积年累月永不懈怠。在史林珠的心里,艺术没有止境,他在传承古老的寺庙泥塑技艺的同时,更想把技艺与新时代新生活融在一起,这更成为他创作的动力源泉。多年的努力,他的泥塑作品也多次在参展与展示中频频获奖,受到外界的一致好评,他胸中有了更大更远的计划,想把平定的名胜古迹、文化名人、传说故事等用泥巴捏出来,把泥塑与平定文化、平定旅游相结合,赋予泥塑更多的内涵。一捧黄土释百态,在史林珠的泥塑里,蕴含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眷恋,不仅有生活的酸甜苦辣,还有时代的美好记忆,更有对未来的憧憬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