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人生像跑马拉松,充满痛苦和艰

人活一世,总要经历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留痕迹;有的事情像水印,留得了一时留不也一世;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永不消失。小慈悲是同情心,是眼里冒出来的,触景生情,有一搭没一搭的,不成流的,大慈悲是责任心,是心底长出来的,因缘而生,细水长流。------麦家《人生海海》

近日网络上都是赌王去世的消息,一代传奇落幕的时候,有太多人围观,如同小时候见过敲锣打鼓的殡葬队伍游街走过时的阵仗,老人们会数着他们的亲友,戴着各种颜色的帽子来鉴别这位故去的老人绵延了几代,儿孙多寡,说得孜孜不倦,或许这便是国人所说的喜丧的一部分。所谓盖棺定论,人的一生就这样走完了,当一切化为虚无之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什么也带不走。

恰好读完麦家的《人生海海》,纵观似海一般的人生感慨万千。《人生海海》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的,用了四个半小时,刚好是我跑一个全程马拉松的时间,四个半小时是漫长的,长到可以囊括人的一生,马拉松是艰难的,难到你时时都想放弃。细细想来,人生就如同跑了一场马拉松,充满了痛苦和艰辛,但它也流淌着许多欢乐。

这样的人生,麦家写了八年,八年的断更,麦家并没有封笔,而是写了这样一本不算长的长篇小说,人物不算复杂,时间跨度也不算长久,但是的的确确在写人生。小说通过叙述者“我”的视角来写,这种写法很像纳博科夫的嵌套式元叙述写法,这无疑是很难的一种写作方式。小说通过“我”的陈述,将那个时代大环境下人物的人生一点点铺成开来,小说末尾也正是在“我”的感慨中落幕: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那么,人生呐,你到底是个啥?

一、人生是苦难生死场:是绝望中诞生的幸运,是艰苦中呈现的卓绝。人生是一张张网,每张网都由一块块拼图组成,其中有偶然、有错过。

《人生海海》里的人生是一点点平铺开来的,很多很多的人生拼图,一个个小人物跌跌撞撞的人生铺成开来组成真实的人生图景,这是横向的人生拼图。然而每个人的人生又有太多的偶然,一个个重要的事件如同一小块拼图,构成了人生的深度,这便是纵向的人生拼图。如此这般,构建了一个三维的拼图世界,所有的人在其中行走劳作。

《人生海海》里上校无疑是一号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这本书就围绕着他的一生展开的,上校本名蒋正南,他既是“上校”,也是“太监”,村里人喜欢给人起绰号,似乎没有绰号显得这人没斤两,就不重要了,也就不完整。而上校独占了俩,可见他的人生至少有两面。但是人生又何止两面呢?

上校是一个敏而好学之人,学什么都比别人快一手,有些手艺就像是天生长在身上的人,曾经,他是一个木匠,心灵手巧,活干得出色。机缘巧合,他到了战地,舍得下苦功练枪法,最终精致到百发百中,成了一个弹无虚发的神枪手,从而也为自己在战场上赢得生命。后来因为受伤住院,他无师自通地学会医术,凭借一身过硬的本领和纯金打造的手术刀,挽救了无数受伤战士的生命,也为他赢得了“金一刀”的美誉。再后来阴错阳差,他成了军统特务流连在大上海的花花世界,最后时过境迁,他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战火中洗礼过的英雄,一个妙手回春救人无数的军医,拥有对家国忠诚的情怀的人,却隐藏着屈辱往事的沉痛。

人生是漫长的,暗藏着诸多的危机和不幸,随着时代的推进,上校开始置身于红色大地上那段荒唐的特殊时期,他躲过了枪林弹雨,却没有躲过那场浩劫最终被逼疯,开启了落魄惨败的人生。好在最终麦家给予他一个善终的结局,小说也因此少了些许批判的力道,多了一些温情。或许批判从来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作者只想陈述人生,英雄的人生抑或是平凡人的人生。

上校这一生,有过荣光有过屈辱,他的一生有太多的偶然,甚至于达到荒诞的境地,比如他救治服毒自杀“小爷爷”所用的倒挂法,把小爷爷从鬼门关救了回来,再活一次的小爷爷重新获得了耶稣像,同时也把“上校”奉为神明,逢人便说:“别把死挂在嘴上,死过的人知道,那罪不是人受的”。再比如,上校唯一次当接生婆的经历,搂草打到兔子,在救治女军官的时候,顺带将她7个月大的儿子的带到人间。

这些经历不一而足,但这些近乎荒诞的情节让上校变得传奇。回顾上校波澜壮阔的人生,他走过的每一步,都看似偶然,却环环相扣,或许人生就是如此,有太多的偶然,有太多的错过。

如果没有日本鬼子的毒液弹害得他爹浑身溃烂而死,上校也许不会不顾一切的上阵杀敌;如果没有在战场上命根子受伤住院,他就不会无师自通学会医术继而当上军医;如果没有救治那位坚忍的女伤员,他也就不会被调到上海当上特务,如果没有特务身份的必需,他也就不会沦为女鬼佬的玩物,也就不会有屈辱而沉痛的伤痕;如果没有被女鬼佬在肚皮上刻字,想必他也不会逃避婚姻;如果没有逃避结婚就不会被遣返回家,也就不会落入小瞎子之流的手上,更不会被逼发疯。

上校赶上了一个人可能的所有厄运,因此注定是一个悲剧,但是他没有死于日本鬼子的炮弹之下,却被同胞们无止尽的批斗和审问逼上绝路。是的,这是上校的苦难人生,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人生就是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在艰苦中呈现的卓绝。

二、人生之爱恨方程式:传递着集结于人性中的善与恶,沿袭了得道多助的善意。

《人生海海》里还有其它一个个小人物的典型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拼图,比如少校的妻子林阿姨,少校叫她“小上海”,小上海少女时代因为战争颠沛流离,意外地遇见意气风发的上校,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医术精湛,而且风趣幽默帅气逼人的上校,她和上校共赴抗美援朝的前线,出生入死。

然则人生就是这样一次次错过,她误以为上校忘恩负义而失去理智,最终被上校的竞争对手利用,毁了上校的前程,那个时代的荒唐事真是很多很多。这段历史成了上校的人生污点,回到乡里,上校成了愚昧乡民的谈资,那是《杀死一只知更鸟》式的偏见,它时时刻刻伤害着善良而正直的上校。《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两只被误认为恶魔的无害的鸟儿,被偏见和愚昧吞噬,上校没有在意。

然而当她最终知道上校并不是不爱她,而是不能爱,她就千辛万苦地来到已疯了的只有七岁孩童心智的上校身边,全心全意的陪伴照料,爱上上校是她一辈子不后悔的事情。

人生带着生命的残忍,也带着时间的仁慈,化解所有的爱恨情仇。过去的五年时间,我深刻体会到时间的神奇,原本感觉疼痛的渐渐麻木,恨会消解,爱永不灭。无论是上校还是陪上校一起赴死的“小上海”,他们都用一生的曲折经历诠释了生命的柔软和温情。晚年的上校虽然失智,却有一个深爱着他的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无怨无悔的陪伴,母亲和妻子观音般的照拂,让他拥有人的体面最终得以善终,这便是人生最美好的希冀。特别是他专注于养蚕的瞬间,是那样的柔软和温暖。

《千与千寻》里有一句关于人生的解读,可以用在此处“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小上海之于上校就是陪伴走完全程的美好存在。

马尔克斯在他完美自传中开篇写道:“生活不是我们我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朴实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样子。”麦家引用了,他用人生海海告诉人们,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更是你坚信的美好生活的模样。

小说里“我”的人生是一条明线,通过他的人生沿展到海外的拓荒者,这段人生体验的描写,让我想起温州籍加拿大华人女作家张翎同名小说《金山》,偷渡客或者移民的悲苦和孤零,他们的悲欢离合,是流亡者的内心的刺痛。或许当年的纳博科夫也曾有过这样的飘零吧。爷爷说:“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孩子,像所有树爱阳光一样。”妈妈送我到船埠头,抱着我咽咽地哭:“你一定要平安,一定要回来看我。”最终他们都没等到“我”回来,但足以支撑背井离乡的游子们归家的信念。

“我”的第一个妻子,也是一个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苦命人,亲人全都离她而去,只有一本罗曼·罗兰的书支撑她有尊严地活着,好不容易找到一生所依,但却在和“我”结婚才七个月,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夺走了她的生命,她用尽最后气力,告诉“我”:“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才是小说真正的主旨。

三、人生是轮回是宿命:它渗透在人生的每一次抉择之中,其中有羁绊,有罪恶,有救赎

麦家在《人生海海》里注入了深深宿命论,比如“我”的爷爷绰号老巫头,是一个能说会道之人,会讲很多的大道理的人,可以说是一位智叟,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的智慧的格局太小了,小到只能容纳他自己和家人,所以为了一已私欲,最终是他告发了上校,导致上校被抓被批斗被凌辱,最终被逼疯,而“我”爷爷乃至整个家族背上沉沉的十字架,不堪流言最终自杀,人丁还算兴旺的一家子就败落了,其实这一点小说一开始就隐喻了,“我”爷爷一开始就居安思危,对家族命运深深地担忧。然而最终他败给他自己的愚蠢和自私。

在人生的轮盘里,聪慧如上校,他的人生之路上,也曾有过太多的羁绊,为了他的猫错失了投诚的机会,还是为了他的猫无处遁形。爷爷说:“这就是命,事先讲不清,事后都讲得清。”

在人生的轮盘里,走到每一个节点,抉择之时,即使再通透的人都无法真正理智地做出选择,爷爷出于自私,出于对儿子,出于对名誉的维护,做出了自以为是的愚蠢选择。

再如小瞎子的人生,也颇具轮回和宿命,兼具邪恶与悲剧。他的出身就是一个错误,他的名字就预示着他的命运,眼睛不盲心盲。小瞎子正是那个时代催生出来的产物,他被骗婚的老子创造出来,却有爹生没娘疼,本身就是悲剧人物,进而那个时代还催生了他的自私与邪恶,彰显了人性之恶。最终小瞎子自食恶果,当他触碰到上校的底线的时候,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悲惨。然而他的人生周边有着太多的罪恶,也承载着救赎。

有时候人宁愿相信这种轮回的存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比如上校打鬼子的一次战斗中,战友们如同稻子一般,一茬茬被割倒,千钧一发之际,无数的马蜂突然而至,朝鬼子身上扑,肉里蜇,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最后鬼子们逃无可逃,躲无可躲,最后无一幸免,尸陈遍野,一个个像吹了气的死猪,这些鬼子被马蜂毒死和上校父亲被鬼子的毒气弹毒死,冥冥之中配好的,有一牙还一牙的意思。此处有荒诞的意味,有善恶相报的轮回,有冥冥之中的注定。这样的设定,有时候读起来很是过瘾,这便是小说的力量,小说并不等于真实的生活,但小说是真实生活的放大。

结语

是的,人生就是如此,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人生亦是一张张网,一块拼图连接着一块拼图,待到所有的人生拼图都凑齐了,人生又重新幻灭,归于虚空。此时,我似乎看到屏幕中,手指轻轻一点,所有的拼图散开,变成粉末消为灰烬化为乌有,只道是曾经来过。生即是命,命即是生,勇敢地活,虽然它处处是痛苦也流淌快乐。

小说落笔之处砸出了一个深坑,人生落幕。我喜欢这样舒缓的尾声,这是一本怎样的小说呢?单看小说本身,褒贬不一。麦家从情报密码转向人性密码,解读人性百态亦不乏光芒。莫言读过后赞不绝口,说这是一部“迷人”的小说;高晓松看过之后也感到惊喜,说这是麦家跨越了自己的一座高峰的大作。但我认为它似乎还少了些深度,然而能够在仇恨和欲望的狂风暴雨中,在耻辱和恐惧的幽暗潜流里,依然读到人性的光辉,依然可以触摸到人性的细腻和柔软,这就足够了。

(全文完,原创不易,欢迎阅读转发点赞,谢绝抄袭,谢谢)

天堂图书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