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人’三个字就是一把尺,我们每天用它丈量自己的言行,要做一名合格的龙津人,才能对得起乡亲。”南庄镇龙津村村民冯日桐说。
以村为荣,以村规民约为尺的岂止龙津村民,禅城许多条村都形成了这样的氛围,凝聚起全体村民的向心力。统计显示,禅城20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村,两年多来开展各类文明文化主题活动达余场,直接参与村民群众超8万人次。村办活动受热捧是乡村凝聚力提升的例证。
托举农村凝聚力的,除了各村沉淀的精神价值,还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强力加持,它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在建设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过程中,禅城以需求为导向弥补农村公共服务的不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助力解决农村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涌现出一个个环境优美、互助和谐、安全文明的宜居乡村,形成现代城市与田园乡村各具特色、互相促进的城乡发展格局。
南方日报记者李晓玲
通讯员张晓怡
弥补农村公共服务不足
加速外来人口与村民融合
禅城区“爱心学堂”年春季班解决了罗全顺(化名)的后顾之忧。在南庄一家企业打工的他白天无暇照顾儿子,也支付不起兴趣班高昂的收费,湖涌村的爱心学堂满足了他的需求。
“爱心学堂”年春季班11个学堂中,有7个开在农村,以小学阶段的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优先。课程内容包括党史国情教育、国学经典教育、本土传统文化传播、赋能增权服务、公益志愿活动五大方面。“爱心学堂”不仅能帮助有需要的家庭照看子女,更是一个为学童提供精神文明教育的平台。
这种既弥补农村公共服务的不足,又能加速外来人口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受村民和外来人口的喜爱。
龙津村尝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甜头:全村现有户籍人口多人,外来人口约0人,总计多常住人口中,约有人在广东省“i志愿”系统登记注册。龙津村成立了5个志愿者分队,从年开始,有流水记录、参与过志愿服务的达人,占总人口的1/7,其中很多是非户籍人口。
“前段时间我们有个活动需要招募80名志愿者,这个消息发布不到两小时就报满了。而且,现在志愿服务出现新气象,很多时候报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中,外地人比户籍居民还多,外地人已融入到我们龙津大家庭。”龙津村党委委员关淑卿说。鲜花义卖是龙津村一项持续了9年的大型志愿活动,义卖的钱不仅限于用来服务龙津村,还扩大到全南庄镇的老人。“一个活动搞一年可能是作秀,连续九年坚持下来,我们就知道这是真心想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个过程影响了太多人,外地人一开始是接受服务的,后来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曾参与鲜花义卖的新龙津人刘先生说。
满足群众需求、团结凝聚群众,是禅城区在乡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禅城区首批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在20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及部分村(社区)里。这些村通过一系列接地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优化服务供给方式,努力做到“你点我有、你需我供”,全面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吉利村的长者饭堂、龙津村的治安管理队、简村的青年村居文化行动家电维修服务分队、南庄村的乡村振兴嘉年华、湖涌村的暑期爱心学堂、紫南村的党群服务中心、莲塘村党总支部的志愿者服务队、永红村的法律知识讲座、下朗村的教育扶贫,以及在许多村都开展的消防演练、树新风志愿活动、关爱老人、慰问军人家属、关爱残疾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距离群众最近、服务群众的“百姓之家”,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促进村民观念变革
助解农村深层次问题
“感觉村里打架、赌钱的几乎没有了,都去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了,原来一些靠分红吃饭的闲人现在没有了,都忙起来了,越忙越快乐。”大富村村民黎叔说。
像珠三角许多农村一样,三年多前,大富村因卖地成为“土豪村”,许多村民一夜暴富。为了防止村民富了口袋后滋生懒惰,变得游手好闲,大富村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新模式,建设完善宣传教育群众理论阵地,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
近年来,大富村结合竹笋文化,重点打造“乐善大富”品牌,通过重新装修村史馆、建设文化广场、打造村史文化展示基地和文化活动场所等,进一步完善设施,弘扬文明民风,提升村民幸福感。如今,大富村联合图书馆藏书1.2万多册,与佛山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培养全民爱读书的好习惯。
同为张槎街道的莲塘村,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文化建设、河涌整治、道路改造等,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村的古建筑里面。经过几年建设,莲塘村以“龙狮圣源·毓秀莲塘”为品牌,打造成禅城区龙狮文化基地、廉政教育基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守规矩、讲廉政、要孝顺等要求充分体现到传统文化当中,推动文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莲塘和大富为代表,去年以来,禅城全力推动20条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建设,重点打造一村一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及景观,建设一批村史馆,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
截至目前,全区20个美丽文明村居均树立文明文化品牌。其中,祖庙扶西村运用莲文化整体提升主干道沿街商铺和特色主题公园来展现“颐荷扶西”特色品牌;石湾鄱阳村结合具备广府民居建筑特色的镬耳屋元素与古拙质朴的石湾柴烧陶砖的标志性景观,以仁理为主题打造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展现“仁理鄱阳”特色品牌;石湾湾华村弘扬“文德湾华”品牌,创作的村歌《文德湾华》于年获得佛山市美丽文明村居村歌评选第一名;南庄紫南村的广府家训馆、佛山好人馆和紫南村史馆已经全部建成,进一步擦亮“仁善紫南”的特色品牌;南庄村主打“探花故里”这张牌,将探花文化园、罗文俊故居和村史馆连片打造……
仓廪实而知礼节,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呼唤新的文明标准。为此,禅城积极组织各示范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宣传、学习,将传统的村规民约和新时代特色有机结合,形成符合各村实际的村规民约以规范村民行为。不久前,广东省民政厅选编省内外优秀村规民约供各地借鉴参考,南庄镇龙津村的《和美龙津铭》成为全国选取的十个范例之一。
如今,禅城20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正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持续改变农村的社会风气和不良习俗,带来农民观念的变革,持续推动构建农村基层善治的新格局,为乡村振兴作出禅城贡献。
缩小城乡二元差距
留住乡愁村民回流
罗南隆庆村村民陈桂文小时候曾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今天,他却更愿意留在村庄,“道路和环境变化很大,生活水平提高很多。”
和陈桂文一样想法的还有紫南村的刘瑞妹,今年60岁的她曾一度把孩子的户口迁到城市,后来又返迁回村里。“紫南村的居住环境非常好,村容村貌比城市还漂亮,停车位充足方便。我55岁就开始领养老金,每个月多元,以后可以达到多元。看病只花4元挂号费,其他全包,住院元全包。”这些福利对于年长的村民来说很实在。
为了村民的健康幸福,紫南村投资3亿多元进行村居环境改造提升。全村修建了11座公园,实现道路两边和隔离带的绿化,人均绿地面积增加到60余平方米;打通部分断头河涌,对全村4.5公里河涌进行清淤;扩建、改建大小桥梁60多座,修建亭台榭阁40多座;按旅游厕所标准修建改建智能厕所26座;累计修建宽10米、长14公里的沥青路,村内三处交通较复杂的地段都安装红绿灯,道路两边都修建人行道;购买10台电瓶车在村内巡回,免费接送年长者出行;各村都修建停车场,全村现有停车位2多个。
同紫南村一样,禅城20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均把环境升级作为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据统计,年以来,围绕“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的总体目标,禅城区、镇(街道)、村三级投入近1.5亿元,推动建设个重点项目。通过两年多的建设,20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硬件设施改善明显、村居文明风尚同步彰显、村居公共服务稳步提升,与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甚至在一些方面反超。
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村民带来精神上的鼓舞与享受。扶西村的好人及最美家庭评选,简村的道德人物和最美家庭评选,村尾村的孝德家庭分享会,弼唐村的开笔礼,罗南村的水乡婚礼,下朗村的粤剧,湖涌村的草艇比赛,莲塘村的禅狮等。
去年以来,禅城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为抓手,在20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利用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把戏台“搭”进村,把小品、戏曲、歌舞及非遗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大力宣传党的政策、传播文明乡风、弘扬传统文化,为群众送去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农村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回流。禅城区现有全国文明村镇2个、广东省文明村镇2个、佛山市文明村镇28个,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禅城正努力推动形成现代城市与田园乡村各具特色、互相促进的城乡发展格局。
■延伸
厚植乡风文明
铸魂乡村振兴
南庄村当选“中国乡村振兴先锋十大榜样”,龙津村获评“全国家风文明示范村”,紫南村入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些禅城乡村在年取得的国字号荣誉,背后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的措施得力和制度保障。
禅城区以完善顶层设计、内外兼修的手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农村基层发挥实效,显著增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年,禅城区将继续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化20个示范村的核心价值观品牌,并以点带面在其他行政村提炼,打造符合本村人文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容村貌、村规民约、文化生活等各方面,进一步夯实乡村德治基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铸魂。
完善顶层设计催生发展“引力”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的过程中,禅城区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引领、文明支撑、文化为魂,统筹做好各村居的总体规划,编制接地气、易实施的建设规划,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
同时,强化奖补激励,制定《佛山市禅城区村居提升区级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以村居为主体筹集,各级政府给予奖励的筹资机制,区、镇(街道)两级分别按项目结算价的25%和24%比例进行奖补,并对完成市级考核任务并获得市级专项奖励资金的村居给予万元的额外奖励。
此外,以文明文化引领,出台《禅城区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建设文明文化组工作方案》和《禅城区美丽文明村居文明文化建设工作指引》,引领提升村居文明文化氛围和村民文明道德素质,做到文明有载体、文化有体现、环境有提升。
禅城区按照有机构、有阵地、有队伍、有机制、有点单“五有标准”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将其打造成宣传新思想的“大阵地”、加强党群干群联系的“大平台”、展示优秀乡村文化的“大舞台”以及传播文明、科学的“大课堂”。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开展政策理论传文明、核心价值树文明、先进文化育文明、移风易俗讲文明、志愿服务倡文明五大主题活动,推动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
内外兼修激发乡村振兴“动力”
禅城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以来,各村居把文明文化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新动能,通过汇人才、聚人气、凝人心,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首先是优化村居软硬件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据统计,20个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共建设提升44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35条村道、18个河涌及池塘,并因地制宜在村道、涌边、广场等场所打造一个个核心价值观小品,形成一道道文明风景。鄱阳村在近0平方米的公共区域建起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罗南村以石雕、木刻等形式融入文明文化元素,提升9个村民公园,建设或提升村居综合性文化中心、村史馆等文化阵地19个,切实丰富村民精神生活;龙津村改造提升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并成立禅城区联合图书馆龙津图书馆。
其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文明新风尚。禅城区通过打造20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品牌,并广泛开展村规民约讨论修订、“十大孝子”“十大好媳妇”“五好家庭”、农村道德讲堂等各种文明文化活动,让文明乡风滋养美丽乡村。在这个过程中,区文明办将第四届“感动禅城道德人物”暨年度“禅城好人”系列活动下沉紫南村、莲塘村举办;扶西村围绕“颐荷扶西”,举办本村“好人榜”“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龙津村、南庄村分别围绕“和美龙津”“崇文南庄”品牌,开展“和美家庭”“崇文家庭”评选命名活动;湾华村、鄱阳村、番村村大力开展身边好人、“五好家庭”“好邻居”等先进典型宣传命名活动;扶西村和紫南村的村规民约被收录于省文明办主编的《新村规民约选编》中。
第三是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留住最美乡愁。上元村村民每年中秋自发扎作火龙,舞火龙习俗吸引村里村外上万名群众围观;下朗村成立粤剧文化旅游办公室、《南国红豆》工作室,并开设“小小红豆”粤剧课程和少儿粤剧班传承粤剧文化;湾华村自编村歌《文德湾华》,并获评佛山十大最美村歌之首,以接地气的形式激发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此外是提升公共服务,补齐民生短板。各村居扎实推进改水、改路、改厕、治污、治乱、种绿等各项工作,道路硬底化率、村村通光纤工程和4G网络入乡进村覆盖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一门式”服务全覆盖。此外,组织开展“青年村居文化行动”,两年多来派出大学生社团志愿者近0人次,累计服务群众共20万人次。
培育先进典型焕发村居“活力”
经过两年多的培育和打造,禅城区各村居已经形成比学赶超、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其中,“老先进”百尺竿头更思进。紫南村是其中的代表,“仁善紫南”坚持文化立村,并以乡风文明建设推动新一轮发展,创建国家级4A景区。年,该村作为全省家庭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主会场以及全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参观点,向全省推广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经验。紫南村党委书记潘柱升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并接受中国文明网“40年40人”专栏采访。
罗南村在生态优美、文化繁荣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凭治理有效获评“年中国最美村镇”。
龙津村弘扬“和美”文化,编印活化《龙津古训》,获评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村,并在今年发布全省首个村级家风建设指南《龙津村和美家风建设指南》,获评“全国家风文明示范村”。
此外,紫南村、罗南村、龙津村充分发挥“一村一品”示范效应,与堤田村、罗格村、梧村村结对,并从思想、产业、文明文化上进行帮扶。
“老先进”永葆先进的同时,“新典型”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南庄村树立“探花故里·崇文南庄”品牌,重新修葺探花故居,建设村史馆,以“崇文”推动新一轮全面振兴,成为广东省首个“中国乡村振兴先锋十大榜样”;莲塘村打造“龙狮圣源·莲塘毓秀”品牌,建设南狮纪念馆、龙狮训练基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区、市龙狮龙舟文化活动在村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