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竞黄甫古镇匾额下的故事之二之三积善

c#.net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913-1.html
二、“积善门第”与“庆有余”“积善门第”、“庆有余”是黄甫古镇魏家大院的匾额题字。语出《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两块匾额都是宣扬积德行善就可福泽子孙的意思。魏家有好几座院落,进入其中一座,迎面照壁是一幅砖雕,松鹤鹿围绕一个“福”字,两边嵌阳文对联:“效张公多书忍字,法司马广积阴功。”对联很有底蕴:出句是说唐朝郓州人张公,一生仗义疏财,九代同堂,全家九百人和睦相处。唐高宗垂问缘故,张公提笔写下一百个“忍”字,高宗感动,赐名“百忍堂”。对句出自宋人司马光:“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计也。”对联教育人,要想家庭和睦兴旺发达,必须豁达忍让积德行善。魏家明末清初在黄甫创建“宝聚恒”商号,因为买卖公平,货真价实,生意越做越大,到清末民初达到鼎盛,除和黄甫本城“谦和永”“德生长”,清水“赵氏商行”等商家合作经营外,还北与河套五原“福源长”,东与山西河曲“景泰怡”、太原“泰和昌”等地的商号通商密切。进货交流各有侧重,或粮油酒茶,或丝绸缎布,货比三家又提高了经营商品的质量。“宝聚恒”家大业大,据说兴盛时期,大院食宿的本家及雇用员工超过二百人,有“魏家黄甫半道街”的称誉。魏家还有“恩进士”的牌匾,现今无人知晓它的来历,究竟代表了曾经怎样的辉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说到魏姓,还需提及一位叫魏源晋的先生。相传他学识渊博,崇尚礼教,富有气节,为人仗义忠厚,在当地声望极高。具体细节虽难知晓,但两副对联佐证了他的处世原则和在世时的影响。一副是每年春节必挂二月二摘回去的木刻春联:“博学约礼化气节,远山近水抒胸怀。”另一副是当地绅士李仪先生在他去世后题赠的挽联:“俯仰直天人八十五年无愧怍,功名留朱墨百千万世有文章。”三、“义重千金”与“安且吉”这是黄甫郝家大院大门上面的两个匾额题字。“义重千金”,词义直白不需解释,但它蕴藏着令人钦佩的感人故事。“安且吉”,语出《诗经·唐风·无衣》:“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安,舒适;吉,美善。意思是难道说我没有衣服穿吗?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得既舒适又美观。后人用“安且吉”题写匾额,取其平安吉祥之意。郝家在黄甫经商较早,据传郝氏三弟兄在明朝末年就创办了“谦和永”商号。弟兄精诚团结以德为本,生意越做越大,往来客商天南地北。后来老二、老三又到内蒙临河开办了子商号——“谦和义”。两商号互通互助,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经商原则,把买卖做得轰轰烈烈,使得黄甫镇上车水马龙,“谦和永”门前商客如云。郝家自然成了当地首富,远近闻名。“龙头企业”带动了黄甫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好些商业人才,以致黄甫后来又陆续出现了好多著名商号。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久,郝家在从内蒙“谦和义”往黄甫押送贵重货物途中,在内蒙前旗遭遇抢劫,老三在勇斗土匪过程中饮弹身亡。祸不单行,不几年,黄甫“谦和永”也被山西忻州客商骗取大笔钱财,从此家道中落。郝家族人看破了红尘,于是又挂起了“安且吉”的牌匾——不求发财,但求平安。面对如此困境,郝家仍然义字当先,不忘优良传统。山西太谷郭姓商户,去内蒙途中为了安全,将数个元宝存放在“郝掌柜”家中,说回来再取。但时过数年,不见太谷客商,郝家着急万分,只好给太谷写信催促来取。然而存钱商客已经去世,他儿子一概不知其事,以为是个骗局。在郝家的再三催促下,郭姓商客的儿子才来到黄甫,郝家如数奉还了元宝。太谷商家为了感激他们的大仁大义,隆重地在郝家大门上挂起了“义重千金”的牌匾,一时传为美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