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所藏鐚钱

译者:ChaunceyKoo,设计师,旅居日本东京

皇朝钱的铸造停止后,日本普遍采用中国输入的“渡来钱”作为货币,其中主要有唐宋钱与洪武、永乐钱等。由于渡来钱的数量仍显不足,日本民间于15世纪开始自发铸行“鐚钱”。

这些钱币横跨了室町时代、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初,填补了市场空白。鐚钱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翻铸各类渡来钱的“铸写鐚钱”;第二类是将渡来钱加刀翻铸而成的“加刀鐚钱”;第三类是面文独创的“改造鐚钱”。其中不乏珍罕名贵之物。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鐚钱集藏。本次遴选其中逸品数枚介绍。

叶手元祐背叶

叶手元祐背叶:鐚钱中的著名品种。正样背面穿左右分别铸有天主教圣杯与十字架的图案,两者合一如同“叶”字,因此得名。这一设计反映了当时九州在大友宗麟的统治下天主教盛行的风气。此枚铸造精良,背郭深峻,有母钱的风格。

叶手元祐背上左

叶手元祐背上左:叶手元祐品种多样,除背叶以外,也有背月、背真、背木、背一、光背等品种。其中背左存世尤为罕见,自古为名誉品。

右长手元祐

右长手元祐:字体雍容饱满,祐字撇画极长,因此得名。文字风格类似此钱者成一系列,均称为“右长手”,存世不多。此钱铸造精良,远超普品,有母钱的特征。

骨唐国

骨唐国:文字瘦柴如骸骨,因此得名。加刀鐚钱中的名誉品。品相优良者尤其罕见。

一天圣

一天圣:同为加刀鐚钱名品,文字风格朴素,有木刻的感觉。天字上方增一,因此得名。

曲永大字

曲永大字:改造永乐铸造精良,文字风格类似元和通宝,旧称元和手,自古以来为鐚钱中的珍罕名誉品。其铸造年代应当晚于天正时期,在江户之前。此为改造永乐中的“曲永大字”版。文字奔放遒劲,区别于明永乐。

中正

中正:传面文出自僧人仲芳中正之手而得名,永乐钱中的老名誉品。文字不同于明永乐的平稳端庄,尤其永字显得灵动洒脱,有寄郭的感觉。文字类似此钱者亦成体系,称为“中正手”。

加治木洪武背木

加治木洪武背木:加治木洪武是桃山时代末期至江户初,铸于九州的贸易钱,其在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有发现。背文铸有加、治、木三字,其中背治为正式铸行的通用钱,背加、背木均为试铸,存世罕见。

榉洪武

榉洪武:洪武背治中最罕见的品种。文字阔大,与其它加治木洪武相比,明钱的文字风格已经完全褪去。

元和通宝背一

元和通宝背一:大坂夏之阵后,丰臣政权被德川家康所灭,改元元和。背一有德川氏统一天下之暗喻。元和通宝分大字、小字、肥字三种,制作风格与二水永背三相同。此为小字版之母钱。

太阁银钱皇宋通宝

太阁银钱皇宋通宝:丰臣秀吉征伐九州时铸造了多种多样的金银币用于赏赐军功,被称为“太阁金银钱“。由于是行军时所铸,太阁金银钱普遍铸造不精。此枚为取北宋”渡来钱“直接翻铸的银钱,罕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