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周刊2019年第二十八期第四版

蚂蜒河畔三莓香——石头河子镇名考(12)文/刘延功因此,当齐温斯基提出资助当地的俄罗斯族人建浆果企业的时候,谐夫丁克和毕丘考夫二人的心里就马上一动,等当地的俄罗斯族人拒绝了齐温斯基的建议后,二人心里又是一喜。回到驻地后,二人商议一番,一起走进了齐温斯基的帐篷,请齐温斯基允许他们退出勘探队,建果浆厂和果汁厂,生产出优质果浆和果汁供应即将开赴中东铁路建设工地的上层指挥和管理机构。齐温斯基听了谐夫丁克和毕丘考夫二人的申请,很是犹豫。因为,他虽然想在石头河子建果浆厂和果汁厂,但不想动用勘探队的力量,影响中东铁路的勘探和建设。齐温斯基的犹豫,聪明的谐夫丁克和毕丘考夫立即明白了齐温斯基犹豫的原因。谐夫丁克说:“阁下,如果您是因为我们是勘探队员而犹豫不决的话,我们可以退出勘探队。”谐夫丁克说完,毕丘考夫说:“阁下,建果浆厂和果汁厂也需要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去干。否则,就难以生产出优质果浆和果汁供应即将开赴中东铁路建设工地的上层指挥和管理机构。所以,我们是您建果浆厂和果汁厂最好的人选!”谐夫丁克的要挟和毕丘考夫的话,说服了齐温斯基,当即表态,支持谐夫丁克和毕丘考夫二人离开勘探队建果浆厂和果汁厂。第三天,谐夫丁克和毕丘考夫就拿到了齐温斯基拨给的建果浆厂和果汁厂的经费,在雇人于石头河子西山根确定厂址、画出图纸、砍伐木材建设厂房的同时,谐夫丁克和毕丘考夫打发人回俄罗斯购买生产果浆和果汁的设备。年5月份,厂房建成,据亚布力镇的老辈人讲,谐夫丁克果浆厂在石头河子西山根南侧,即同年中东铁路石头河子站南侧;毕丘考夫果汁厂在石头河子西山根北侧,即石头河子站北侧。占地各10亩地左右,每座工厂都有五六栋俄式木刻楞大房子,砖铁结构的石头河子火车站建成后,与谐夫丁克果浆厂、毕丘考夫果汁厂相互辉映,场景非常壮观。当年6月份,齐温斯基就吃到了谐夫丁克果浆厂生产的草莓果浆。河东水稻开发第一村(2)文/周喜斌陈兆彦东安村,如龙头一样扼守着河东平原的南端。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山傍水,地势平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一个富庶的鱼米之乡。如今,在丰收的季节,东安村的四个屯子就像金色海洋中的岛屿,被滚滚的稻浪包围着,半空中弥漫着丰收的稻香。二、遥远的过去,历史的足音蛮古之时,这里是地老天荒。森林覆盖,荒草连天。百兽出没,荒无人烟。东安村开发很早,最早当在清朝光绪初年,也就是清王朝最初实行“实边弛禁”政策最初的几年中。最早立屯的是费家街。老费家是第一批闯关东的开发者,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尚志街里还没有人家呢。他家是从河南过来的,来到东北以后先在阿什河住了几年。大约在清朝光绪五年(年)辗转来到石嘴山脚下。当年这一带方圆百里都是原始森林,一望无际的大树林子。他们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这个地方东靠石嘴山,西邻蚂蜒河。先是选地势稍高点的地方盖上简易的房子居住下来,然后再开垦土地。那时候开地没人管,谁占是谁的,跑马占荒式的,凭口说从哪到哪就行了,这一片地就占住了,没边没界的。石嘴山下就他一家,从石嘴山到蚂蜒河边有十里地远,石嘴山南边的蚂蜒河以北到现在的老国道,东安水库以西到蚂蜒河,都是老费家的地。费明义的父亲费锡禄年出生在费家街,年当过几天百家长,年去世,享年82岁。老费家在这住了几年以后,就盖了五间土坯大房(没有间壁,只是简单地间壁上,有十多个打工的跑腿子,这些人的家都不在这,都和老费家住在一起)。盖房子木料是从元宝方向拉来的红松。雇工、跑腿子都在五间大房子里住,冬天住一冬天,老费家供他们吃一冬天。这些人春天都走了,给谁家干活就去谁家了。老费家住的地方是出了名的费家大院,有围墙,有炮楼子,有老式的名叫“老母猪炮”的枪。年日本人来的时候,费明义出生,他记事的时候屯子里已经有七、八户人家了。后来费明义的四个爷爷分了四股,地也分了四份。伪满时期日本人开大烟馆,鼓动大伙抽大烟。那时候有点钱的都抽大烟,老费家人也没有逃过他们的魔爪,老一辈人都染上了大烟瘾。抽来抽去钱就都让日本人挣去了,没钱就卖地也得抽。费明义的父亲也抽大烟,地都卖没了,就剩山坡上还有三垧地,房前有四垧多地。范家街建屯稍晚了一点。在东清(中东)铁路修建前,那时没有火车。范德胜老太奶范苏氏领着三个儿子(范德胜的爷爷范云庭、二爷范喜庭、三爷范×庭),从辽宁省东丰县经沈阳来到黑龙江,冬天坐着马爬犁来的,到了灰菜顶子山下。当年落户灰菜顶子山下的时候,周边是一大片大树林子,他们哥三个白手起家,一起动手开垦山林种庄稼。黎家街现在是东安村主屯,最早的户是老黎家。他们大约是民国时期从五常搬来。初来东安时,就他们一家。搭个地窝棚住下,周围都是大林子。那时候遍地是狼,晚上闻到生人的气味,就进院子扒门。屋里烧一锅开水,狼一扒门就端开水浇,狼就烫跑了。刚来时,盖了一个下屋,黎少清7岁时家里盖了一个正房,原来的厢房已经漏雨了。这就是东安村的初民,是东安村的开拓者。他们用斧锯伐木,用刀割草,用镐头刨掉树根。全靠他们的双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开垦了一片又一片土地,创下了家业。夕阳舔在窗棱上,有一种安静的温暖诗/张志忠夕阳舔在木质的窗棱上有一种安静的温暖树叶是绿的苍绿经冬后的苍绿虽然树液还没有流动但分明有几分萌动的蛛丝马迹街上是匆匆的归家的人的背影面目模糊只有背影是真实的生动的楼在树后人在窗后注视或者不注视生活在延续时间或许可以静止我爱家乡雪都尚志摄影作品选《簸萁崴子(虎峰)奇石怪状》李顺/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