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风景小村美景入画来

白癜风症状有那些 http://m.39.net/pf/a_4800901.html

■邱小平

走进雪后的黑龙江漠河市北极镇洛古河村,如同进入了一幅水墨丹青画。

举目四望,环村皆山,一面临江,深颜如黛,意境深邃。行至高处,浩瀚龙江,冰“封”千里,犹如巨龙,呼啸而过。及至村口,篱笆木屋,整齐划一,灰墙白顶,如出一辙。

这个隐居于大兴安岭深处的百年村落,如同森林中的博物馆,守护着森林居民最深切的时光记忆。

洛古河的美景,从入村的国道开始,国道,黑龙江人更喜欢称其为“醉美”,“行走龙江、神奇一路”说的就是它。它从兴安岭的白桦林中一路蜿蜒,转过村口“洛古河”巨石,立刻90度向西,从洛古河穿村而过,如同一条玉带,串起沿途的森林、界江还有厚如毛毯的雪原。

洛古河的早晨就与众不同,一轮红日升起,一缕霞光打在村口巨大的石头上,“洛古河”三个字顿时金光四射,映衬着地面上的白雪愈加夺目,一阵风起,悠扬的雪花伴随着口中轻吐的白雾,像炊烟般袅袅升起,穿过冰冷的空气,消融在渐浓的晨曦中。静静的木船,静静的白雪,静静的村庄,就这样掩映在巍峨的兴安岭与雄壮的黑龙江之间。

一进入洛古河,顿感“别有洞天”,“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从东边村口至西边村尾不到米的街道,两旁全是木头建造的房屋,“古道驿站”“源头缘”“龙江源”一个个仿古招牌如同从古代走来的美女,在街道两旁娉娉施礼,客栈与农家乐隔着国道上鲜艳的国旗深情对望,国道随着河流的方向往前延伸,临江的木刻楞民居绵延逶迤送行。

洛古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宏说,洛古河村处于大兴安岭森林的腹部,最冷时零下57度,从年建村,就开始陆续建造适合极寒天气下居住的木刻楞。

遍布全村的55栋木刻楞,如今成了洛古河村的“金字招牌”,这些木刻楞犹如身处桃花源中的古人,保持着数百年前的原始风貌。

信步走进“龙江源”宾馆,这个外墙漆成黄色的木屋令人惊艳不已,整栋房屋不用一根铁钉,全靠榫头咬合。老板李兰庆说,做这样的房子,需先把木头钻孔,再用木楔加固,木头交接处垫苔藓,好处是不透风,即使零下50度的冬天,有苔藓压底,等于是水泥夹在隔缝里一样,非常暖和,而夏天又异常凉爽。

木刻楞里,土炕是最主要的生活设施,居住在木刻楞里的洛古河人,一天三餐都在炕上吃,家里的老人坐在热炕上抽烟,妇女们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孩子们坐在炕上“过家家”,家里来了客人,也是炕上喝酒、聊天。待到暮色四合,将炕烧得热乎乎的,一天的劳累,在一宿热炕的呵护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坐在老李家的炕沿上,透过明亮的窗户,只见一只可爱的松鼠在外面的窗台上窜来溜去,对面墙下的玉米秸秆似乎更有吸引力,松鼠一“扑”就跳到秸秆上边,快速地寻找残余的玉米粒,然后头也不回地顺着墙脚跑开了。

顺着国道往西走到村子尽头,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广场,广场上一个巨大的“源”字石雕,赋予了这个广场名字——源头广场。

站在广场往西看,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深情相会,然后携手一路向东,变成了大气磅礴的黑龙江。洛古河村就在两河汇流之处,这里是黑龙江的起点,但当地人更喜欢称之为“源头”,“源头广场”“源头宾馆”“源之缘农家乐”,无处不在的“源”字,仅仅是为了佐证一件事——洛古河就是黑龙江的源头村。

当大朵大朵的雪花精灵一般在小村飘舞,包括“醉美国道”在内的道路上已是“万径人踪灭”,封冻的黑龙江上也没有“孤舟蓑笠翁”。白色的雪花给木刻楞穿上了一层厚厚的衣裳,洛古河就更显得无与伦比的安静,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大自然最和谐的一部分,给人一种非同寻常的自然之美。

(作者系黑龙江省作协会员,就职于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采购中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