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版画大家冯兆平

冯兆平,年生,广东阳江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海洋画家协会副主席、历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湛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湛江市博物馆馆长。湛江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第七、第八届人大代表、第八、九届政协委员。长期从事版画和国画创作,作品以大海渔船为主题,表达个人对人生的感悟。年获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年被评为中国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获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介绍个人艺术成就的专题片《一个画家的乡恋》。

个人艺术成就和艺术简历载入《中国现代版画史》(李允经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大海的遐想

—读冯兆平的版画作品

陈醉

海浪、渔船、太阳、月亮——这是冯兆平的版画给人留下的印象。她是那样的优美,那样地令人陶醉!而冯兆平这个名字,在版画界是够响亮的了。他曾获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全国版画展铜奖和全国藏书票展银奖。年版《中国现代版画史》中,他被列为中国群体版画代表人物之一介绍;年被评为中国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最高荣誉“鲁迅版画金奖”。

山村喜迎春(套色木刻)37X51.5cm年

十载重逢(套色木刻)66X48.5cm年

人们都喜欢探寻成功的秘诀,欣赏冯兆平的作品,也使我悟出一些道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备某种对生活、对时代以及对可能成为艺术的因素的敏感。冯兆平就具备这种敏感,而且,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具备了这种敏感!他以极大的敏感去留意生活的细节,他以极大的敏感去把握时代的脉搏,他以极大的敏感去构筑自己的理想……于是,当他还是一个初中学生时,就有作品发表;于是,在他正式步入版坛的第二年,就有《山村喜迎春》入选全国美展;于是,相继又有《十载重逢》、《不屈的共产党人》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成功“秘诀”,这,是否就是其中的一个?

海鸥回来了(套色木刻)57.5X32.5cm年

海市(水印木刻)50X50cm年

火的洗礼(水印木刻)59X57.5cm年

也许,敏感本来就是一种天性,但这对于冯兆平来说不见得完全是上帝的恩赐。他出生于农村,曾有过困顿、窘迫的童年生活。饥饿,是可怕的!记得我们学画的时候,连画静物用摆在桌上的茄子、西红柿等还曾被同宿舍的同学“偷”吃。我们都经受过饥饿与贫困的折磨,然而,冯兆平至少比同龄人要经受得更早、更深!他连人生中一个最宝贵的童年都未能安稳地度过!这种苦楚与忍毅,过早地沉积在他的心田,以至他那双大大的黑眼睛常常是忧郁的、深沉的,有时这种沉重感甚至使人觉得他那瘦小的身躯都难以承受!显然,那时候我们的生活、学习环境都是很艰苦的。但冯兆平有比别人更强烈的心理平衡的要求,更显形的自我存在以至更深刻的忧患意识。从这个角度去考察,他的敏感以至他一连串的成名作的出现,就不是偶然的了!

渔港春汛忙(黑白木刻)50X37.5cm年

蕉园十里香(套色木刻)44X51.5cm年

渔村苏醒(绝版油套)70X90cm年

由于家境贫穷,更激发了冯兆平的执著和勤奋。甚至,他以自己的聪慧更深刻地领悟了创作的真谛。他不断有作品展出、发表和得奖。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渔港春汛忙》入选第二届亚洲现代美术展,《蕉园十里香》入选第六届挪威国际版画展,《海静潮初落》入选第十届全国版画展。今天《渔村苏醒》又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应该承认,在他当年那伙做画家梦的童雅当中,冯兆平是一个少年得志者;在后来能走上专业道路的同仁当中,他又是一个大器早成者!无疑,几年的专业训练以及后来的虚心求教、艰苦探寻,对他的成功是极其重要的。尤如他以自身独特的敏感把握住了别人未能把握的社会生活的细节一样,他又以丰富的感情去捕捉住了大自然的节奏与韵律的美。就技巧的角度而言,这也许是他成功的又一个“秘诀”。

夜阑桨声灯影(绝版油套)80X58cm年

冯兆平的作品有一股浓厚的装饰风,它清新、淡雅。尤其在一个时期,他抓住了几个大的创作要素:海浪、渔船、太阳、月亮——人和宇宙都在这里了!而且,这些都是动的本源——海浪在波动,渔船在晃动,太阳、月亮在升沉。就产生了节奏、韵律。这正是宇宙内在规律的表征,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生命的认同。冯兆平捕捉到了这些,而且不断幻化出新的意象。他的《早知潮有信》、《夜阑灯影》等画面中的海浪,简直不是海浪,而是天上仙女巧手编织的锦缎花纹。这是天公造物,或者说是宇宙的纹理,大自然的筋脉。然而,它的确又是海浪!那《日出雾朦胧》、《明月共潮生》等画面中,又把木版的自然肌理融了进去,更增加了作品的天趣。这些“仙女锦缎”的线条长短、形体大小、色块的充实与镂白的空灵、木板天造纹理的鳞次栉比,都无不产生一种特有的节奏、韵律感,当它映入观者的眼帘时,很自然地就引起生命内在节律的共鸣。于是,令人陶醉,叫人留连忘返!

演出之前(套色木刻)40X44cm年

新村(水印木刻)42.5X45.5cm年

我觉得,这个时期的作品,比起前面提到的《山村喜迎春》、《十载重逢》和《不屈的共产党人》等那个时期的作品要前进了一大步。如果说前者是把敏感的触角主要伸向社会的话,那后者则是更多地伸进了艺术的本体。当然,冯兆平没有满足,没有停留,他不断地把自己的技艺往更高的台阶上推进。我觉得,年以后的一批新作,明显地见出了一种质的飞跃。

海静潮初落(综合版)67X48cm年

《海静潮初落》很成功地利用了各种材料的特性,更细腻地表现了南海渔船的特色。《更深火烛明》中,那密集型的直线分割的船体,更富于古老的意味,加上那大片平涂的黑底,两盏月晕般的昏灯,使我联想起“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意。而《月色溶溶夜》则更有一种透剔、疏朗、淡泊、清冷的意境了。这一批作品,与前面提到的《早知潮有信》等一个时期的作品相比,在造型上,它更侧重线条的运用了。在不少作品中,使我感受到了陈老莲的趣味与神韵。在色彩上,更概括、更单纯了。在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更符合传入中国的西洋的版画的模式;而后者则更富于中国版画的特色;前者更富于共性,后者更具有个性。

蹉跎岁月(综合版)50X50cm年

曾经沧海(综合版)50X50cm年

朝朝暮暮(综合版)50X50cm年

天长地久(综合版)50X50cm年

直至《蹉跎岁月》等一批作品的出现,标志着冯兆平的探索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这里融入了更高构成的手法,更“任性”、更自由了。他彻底摆脱了客观的三维空间的羁绊,让想象在二维画面中任意驰骋。在《月色溶溶夜》中的两个黑色块面表现了天空和沙滩,而在《蹉跎岁月》中的两个黑色块,则是与桅杆和绳索相呼应构成特有的形式美的黑色块了。同样,前者的倒影关系清楚,而后者的倒影只是三根画面构成需要的曲线……然而,从技巧上说,它更娴熟、更老辣了。从韵味上说,它更深沉、更隽永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冯兆平的艺术,更趋成熟了。如果要就此寻根问底的话,我想,从民族传统中汲取营养,从外来艺术中合理借鉴,应该算是他成功的第三个“秘诀”。

剑麻.红土.雷州(综合版)66X49cm年

雷州大道(水印木刻)69X47.5cm年

更深火独明(水印木刻)40X40cm年

是啊,海浪、渔船、太阳、月亮;线条、色块、木板、刻刀,莘莘学子孜孜以求,然成功者几何?冯兆平算是寥寥者中的一个。他惨淡经营,求索半生,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这迷人的花朵。是的,国人喜欢它,洋人喜欢它,我,更喜欢它!因为它勾起我少年时代的回忆,故乡的回忆、大海的回忆!我想,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它,因为它勾起了人们对大海的遐想!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大海的脚步(水印木刻)79X52cm年

苦恋(水印木刻)80X60cm年

故园(黑白木刻)90X60cm年

惊涛(黑白木刻).5X80cm年

梅花三弄(绝版油套)80X60cm年

天涯共此时(综合版)年

我的太阳(黑白木刻)60X80cm年

现代进行时(黑白木刻)X70cm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