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吉岛浮潜,到曼谷逛街,去清迈就是歇歇脚的。马不停蹄,一路奔波,马停下要喂草料,人累了就要休整,歇好了,翻身起来,去体验佛的禅意、悠闲舒适的生活、城市的古韵和宁静,可不要让我失望噢。
飞机降落在清迈机场,出了机场,网约车靠不近机场,只好我们去靠近网约车。行李箱的轮子不知滚过了多少高低不平的路,背着机场渐渐远去,向网约车停泊处越来越近,趁着车流间隙,穿过马路,就到了网约车跟前。
互打招呼,验证无误,装上行李箱,坐好,网约车向市区驶去。
从曼谷来清迈那感觉从高楼林立来到了连片的矮屋,从喧嚣来到了宁静,从天堂跌落到凡间,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应该说来到了佛的国度,如果你要问我什么多,我会告诉你寺庙多,什么美,寺庙美,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造型奇特,金碧辉煌,看上去似乎一样,又各有各的不同。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寺庙,难道说菩萨也像我们人一样,喜欢各住各的?
一座或者几座不够吗?难道说每座寺庙菩萨不同,那得要多少菩萨。也不对啊,他们信小乘佛教,好像只拜释迦牟尼佛祖。
或者说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还真别说这些寺庙都有几百年历史了,但表面看上去,簇新簇新的,足以见当地人虔诚,自家的屋可以旧,但寺庙不可以;自家的屋可以不扫,但寺庙一定要干净。
说到历史,南京历史上也曾经寺庙众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南京。四百八十寺,和清迈差不多,多也多不到那里去。
梁武帝不知从何时起,开始痴迷于佛教了,辖下的子民纷纷效仿,最高兴的莫过于和尚了,于是大兴土木,一座座寺庙拔地而起。
我突然醒悟过来,寺庙之所以多,全民信佛啊。不止是清迈,整个泰国百分之九十五民众信佛,如此看来真不算多。
纵横交错的巷道,像蜘蛛网,车七拐八弯,人七晕八素,正想着还没到啊,车一个急刹,停在宾馆门口。
宾馆不显山露水,却别有洞天,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误入了仙境。
一池碧水,几片浮萍,叫得上名的和叫不上名的绿色植被覆盖着池的周围和整个院落,几朵鲜花点缀,数支细细的喷泉,在阳光下散发着雾珠,一方天地更显扑朔迷离,一条石板路通往幽处,原来院落也可以这般的美。
无论是普吉岛、曼谷,还是清迈,但凡是宾馆都有泳池,湛蓝的水,让人有一亲芳泽的念头。
接待厅不大,一张茶几,上面摆放着一摞报纸和几本杂志,我只看懂新加坡的中文报纸,尽管是繁体字。三面摆放着长条椅,正面是接待柜。坐在椅子上,那感觉像是在自己家里。
住处安排在二楼,一室一卫,拉门,室内木地板铺就,入内须鞋脱门外,一尘不染,感觉是在日本而不是在清迈。
还是先去向佛报个到吧,入乡随俗,以示虔诚,图个平安,再说来清迈不去寺庙,来清迈干吗?
帕辛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的佛塔,与国内佛塔截然不同,尖尖的顶,圆圆的肚,金光灿灿,一下子把我惊住了。
大金塔下供奉着释迦摩尼的舍利子:
与佛塔相对应的是园林式的庭院,绿树成荫,花繁叶茂,环境幽静。“禅房花木深,幽静钟声远”,整个人也静了下来,一身的浮躁散得一干二净。
一排钟不知起什么作用的,我所知道的晨钟暮鼓的钟,大而声脆,声音远播,余音不绝;也不像西藏的转经筒,内藏经文,右转一圈等于念一遍经。有点像编钟,能敲打出音乐来。如果我的猜想正确,这排钟敲打出来的音乐一定很好听,在盛大的佛事纪念活动中,那古韵味十足了。
兰纳风格的飞檐:
精雕细琢的木刻:
精美的壁画:
栩栩如生的蜡像:
金光闪闪的佛塔,任谁也想不到它的古老,但寺庙建筑还是透露出它的沧桑岁月。
盛极一世的兰纳王朝早已经作古,“八百媳妇国”也成了茶余饭后闲谈的佐料(据说纳兰王娶了八百个老婆,每个老婆各领一寨),但却遗留下了灿烂的文化——体现在寺庙里。徜徉在其中,别具一格的建筑,精雕细琢的木刻,精美的壁画,栩栩如生的蜡像,庄严肃穆的佛像,无不在我心里掀起阵阵波澜。
如果说你还怀疑帕辛寺的古老,那么柴迪隆寺就把风蚀、斑驳和满目疮痍赤裸裸摆在你的面前。
一颗巨大的树直冲云霄,生平所仅见,大概五六个人才能合抱吧!
这棵树叫什么?是否受到香火熏陶,佛光的沐浴,怎么长得如此高大挺拔?
还是说是护佛树,随着寺庙而成长,树在寺庙在。
树大,佛塔也大,“柴迪隆”翻译成中文就是“大”的意思,所以又称大塔寺。
始建于年,兰纳王国萨孟玛王为存放其父骨灰而建,又称“隆圣骨寺”。
刚建成的柴迪隆寺,高90米,泰北最高建筑,位于王都中心,据说站在塔顶,极目远眺,千里之物尽在眼里。
然而,随着兰纳王国的覆灭,柴迪隆寺也命运多舛,经历大地震、泰缅战火,仅存基础和一层,尽管如此,站在塔下,仍然感到自己如蚂蚁般的渺小,可想见当时的规模多么的巍峨高大、气势恢宏。
塔的四面都有佛像供人参拜,有座睡佛,美丽而端庄。
作为一个游人,我赞叹兰纳时期精湛技艺,气势恢宏的建筑,精美绝伦的木雕、壁画,还有那慈悲为怀的菩萨。
第二天,去双龙寺。顾名思义两条龙的寺呗,一条龙就不得了,两条龙那还不翻江倒海,腾云驾雾,星光惨淡了。
双龙寺位于素贴山顶,白云缭绕,风光秀丽。站在双龙寺瞭望台,整个清迈市尽收眼底。
也有人称素贴山为“遇仙山”。
也是兰纳时期的寺庙,我不仅对兰纳王朝有了兴趣。
传说库纳王与高僧苏玛那泰拉埋了其中一粒舍粒子在松达寺后,不知道该将另外一粒供奉在何处,便找到了只大象,让它驮着舍粒子,象走到哪儿,就要在哪儿盖寺庙与塔供奉。这只象最后走到素贴山的位置,转了三转便倒地而亡,于是库纳王便把舍利子埋在这里,并盖了一座7公尺高的塔。
双龙寺因有两条长龙在两侧台阶坐卧而得名,嗯,和中国龙不太一样,怎么头上长有大象鼻子?
拜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噢,需爬三百级阶梯,尽头有两尊金刚,摆什么谱啊?
有人告诉阶梯代表彩虹天桥,象征从人间通往天堂,阶梯的尽头是两尊纳迦护卫,代表天堂的守卫。
一头白瓷象,背驮佛塔,这是为了纪念驮着舍粒子寻找寺庙地点的那头大象吗?
游人如织,一条草狗躺在路中间呼呼大睡,我轻轻地推了它一把,它惊醒,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哼,一看就不是本地人,一点也不懂礼貌,没看到我在睡觉吗?”伸了伸舌头,又躺下去睡了。
我想到了秦朝丞相李斯的厕中鼠和仓中鼠之论,做老鼠自然要做米仓里老鼠,养尊处优,幸福透顶。做狗呢自然是做泰国狗,无人打扰,无忧无虑、不愁吃喝。
听说双龙寺许愿很灵的,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香客,我们也去许个愿吧。
进去是有讲究的,不能踩门槛,不能大声喧哗,不能穿背心短裤,裤腿至少过膝,脱鞋,当然更不能邋里邋遢。
拜佛要用到莲花,有红白两色,红色是为了转运用的;白色是觉得自己最近运气好,还想好上加好用的。
寺内就是金色的世界,让我想起“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句子,金色的佛龛,高大的金身佛像,富丽堂皇。
众多的善男信女双手合十,心里许愿,在冥冥之中想得到菩萨的指点。
佛祖啊,究竟用什么力量摄住了香客的灵魂,让他们一往情深的前来,又万般不舍的离开?
是你的智慧的思想,博大精深的学说,渡化世人。
轻轻荡起的烟火,飘渺虚无的梵音,或许使你参透一点佛法,了悟几缕禅心;或许使你幡然醒悟,痛改前非。
在佛祖面前,任何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虚妄,化作云中富贵,纸上功名。
仰望着高大慈悲的佛祖,敬仰之心油然升起,我的心愿谁人知,不如告诉法力无边的佛祖,或许能达成心愿。
说了什么呢,恕我不能告诉你,因为告诉就不灵了。
看到那么多虔诚的信徒,他们为什么呢?
在这里修行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解除自身的烦恼,接受天地间供养,不再受轮回之苦。
修行就是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一大早,我看到一众穿着橙色袈裟的化缘僧人,拿着大大的钵盂,排着队,走街串巷,而居民奉上美味佳肴。一处完毕,收拾心情,又向着下一个目标走去,背影渐渐消失在视线。
.9.28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