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五个县市脱贫摘帽丨宁洱绿色家园

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9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15个县(市)退出贫困县序列,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榜上有名。10月14日出版的《云南日报》,采用头版消息加整版特别报道“1+1”的形式,深入报道宁洱县如何“团结一心携手奋进”,打造“绿色产业”,发展“宜业宜居”的美丽乡村。

宁洱县境内居住着14个世居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55.5%

是一个集“老、少、山、穷、边”

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

全县共有贫困村32个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户人

资料图云南日报记者:张彤摄

作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

和民族工作第一碑的诞生地

近年来

宁洱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

互帮互助

牢记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铮铮誓言

奏响了脱贫攻坚“大合唱”

激发起各族群众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资料图云南日报记者:杨峥摄

宁洱被称为“茶源道始”,是普洱茶的故乡、茶马古道的源头,从年起,一场脱贫攻坚硬仗在宁洱大地打响。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齐心协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闯出了一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团结奋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成绩单

云南日报美编:刘一飞制图

宁洱县是如何取得这些成绩的?

在“脱贫摘帽”中有哪些经验?

我们一起来看

团结一心携手奋进

我们一心一德

团结到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巍巍屹立

铮铮誓言镌刻在宁洱县人的心底

面对脱贫攻坚大考,宁洱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践行着这庄严承诺和誓言,党委、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保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资料图云南日报记者:徐雁摄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以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为引领,团结带领全县19.5万各族群众大胆探索和实践,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六个精准”要求和“五个一批”脱贫路径,全力推进产业扶贫、住房保障、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基础建设、生态补偿、素质提升“八大工程”,做到因村布局、因户施策、精准“滴灌”,激发起广大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资料图云南日报记者:陈飞摄

传承誓词碑精神,宁洱县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携手奋进、共同发展,涌现出一批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他们带领各族群众发展增收产业。全县27家龙头企业、82个专业合作社参与产业扶贫,来自家中央、省、市、县部门和9个乡(镇)共个干部进村包户,干部力量、社会力量、群众力量凝聚起来,“攥指成拳”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资料图云南日报记者摄

“众人拾柴火焰高,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空前,补齐了贫困地区发展短板,打牢了可持续发展基础。”宁洱县扶贫办主任王旭说,为最大限度汇聚扶贫资源和力量,宁洱县采取“九个一点”方式筹措资金投入脱贫,即向上级争取一点、县级配套一点、政策性借款一点、金融资本运作一点、帮扶单位支持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企业垫支一点、保险分担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年以来,共投入脱贫攻坚资金23.33亿元,为脱贫攻坚各项措施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绿色产业方兴未艾

牢牢抓住发展产业“牛鼻子”

带动贫困户增收

以茶叶、咖啡、冬农开发等

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风生水起

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关键。宁洱县按照“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布局,“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思路,探索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扶贫措施,实现了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宁洱咖啡种植资料图云南日报记者摄

在宁洱县宁洱镇谦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应东一家有5口人,因缺技术缺资金,前些年尝试发展产业,都失败了。年,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来到他家,在对杨应东家进行贫困情况和生产资料分析之后,建议他把现有的4亩茶园进行提质增效,改造成生态有机茶园,同时在茶林里养殖土鸡发展林下经济,并给予他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扶持,扩大种植养殖规模。

通过精准的产业帮扶,杨应东家顺利实现了脱贫,他不光成为一个养殖大户,还入了党,当选为村民小组长,带动村民搞起了适宜谦岗村发展的魔芋、无筋豆种植等多种产业,帮助带动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宁洱生态茶园资料图云南日报记者:杨峥摄

授人以渔,将产业扶贫扶到根上,宁洱县采取“党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实施产业扶持措施,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之间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宁洱全县85个行政村均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集体经济项目全覆盖。培育了茶叶、咖啡、核桃、坚果、烤烟以及中药材等特色产业40多万亩,农村人口人均达3亩以上。同时,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全县林下经济产值达3亿元以上。

宁洱县通过实施产业扶持措施,一项项增收产业“落地生根”,实现贫困群众每户建档立卡户人均1亩中长期产业(1亩茶叶或1亩咖啡或1亩其他经济林果),人均1项短平快产业(1亩烤烟或食用菌或蔬菜或生物药材或一群畜禽),人均1份股金分红或户均享受1项产业资金扶持,户均1个劳动力输出或1项技能培训,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美丽乡村宜业宜居

那柯里通过提升人居环境

挖掘文化元素

发展成为宁洱旅游的一张名片

这为宁洱乡村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幽幽古道、小桥流水,客栈茶店、绝版木刻……从宁洱县城往南行车16公里,普洱茶马古道上的古驿站那柯里村民小组游人如织,融入了传统的茶、古道、马帮文化和人文风情,那柯里形成今天古道驿站氛围浓厚、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资料图云南日报记者:杨峥摄

年4月,宁洱县出台《脱贫摘帽人居环境提升实施方案》,全县各乡(镇)加快实施通水通路、危旧房改造、活动场所建设、垃圾集中处理、人畜分离、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旅游扶贫、信息化、改厕、污水处理“十大工程”,硬件设施改善了,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管理,城乡环境发生美丽蝶变。

资料图云南日报记者:杨峥摄

宁洱脱贫攻坚瞄准基础设施补短板,切实增强了农村发展后劲。通过实施危旧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年以来共投入民房建设资金7.03亿元,实施民房改造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人,确保所有贫困人口都住上了安全稳固的住房。

同时,围绕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光纤宽带等基础保障要求,全县9个乡(镇)85个村道路%硬化到村,85%以上村民小组公路实现硬化通达;所有行政村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所辖自然村%通V三相动力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实现行政村、学校、村卫生室光纤宽带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所有行政村均有达标村卫生室、公共活动场所和水冲式卫生厕所。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资料图云南日报记者:黄喆春摄

走硬化路、喝干净水,宁洱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旅游新业态创造了条件。立足交通区位、生态资源、民族文化优势,宁洱县按照“一轴三环一廊一带”思路打造全域旅游,通过旅游扶贫,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

打造“普洱山普洱茶”品牌

宁洱生态茶产业资料图云南日报记者:杨峥摄

宁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是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和集散中心,是古普洱府所在地,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是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茶产业十强县之一。早在宋朝时期,宁洱就是著名的“茶马市场”。

目前,全县共有茶园27.56万亩,其中,现代生态茶园14.72万亩,野生古茶园12.48万亩,栽培型古茶园亩。去年,生产毛茶1.12万吨,实现总产值22.4亿元。茶叶美了一方环境、兴了一方经济、富了一方百姓。

普洱茶厂生产线云南日报记者:张彤摄

“宁洱通过成立茶产业诚信联盟,从种植、采摘到加工、产品质量检测都已经实现全程可追溯,因此这片‘新’的茶饼包装背面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