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曾作诗《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苏州城外的一片天地——桃花坞,在明代已经是风物万千,美不胜收。而让那里更为著名的是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南桃北柳”一词更是将桃花坞和杨柳青——一南一北的富有诗意的名字,和中国传统年画艺术的代表联系在了一起。
本次活动因有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所所长刘超老师的讲解,才得以窥见木版年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南桃北柳”不同的艺术面貌背后的缘由。二者皆是细腻精致的风格,杨柳青的细腻主要靠印制之后的手绘所呈现,而桃花坞则是以套色印来完成,基本以7套色为标准,其中墨线稿是第一套,之后有多种颜色的套色印刷以墨线稿来定位。
桃花坞受到明清两代的文人画艺术家的风格影响,兼具文人趣味和市民化的世俗审美;杨柳青则因地处北方,更偏向宫廷的样式和喜好。明清时期苏州为手工业作坊的集聚地,每家铺子画工、刻工和印工分工协作,相互独立又紧密关联,三者统一于画铺之中。特别到了明代,各地年画的题材和造型多见相同之处是因为吴门画派的统治地位,因桃花坞的年画工匠脱胎于吴门画派的审美体系,大都画技卓绝,全国年画铺子都纷纷来苏州买绘稿用以刻印,一时风靡全国。刻工则是周边地区农闲时的季节工,印工是人数最多的,一个年画铺子至少要配7-8个人。
清代康乾时期是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全盛期,史称“姑苏版”,还吸取了铜版画的技法,融合西方“泰西笔法”,借鉴透视和阴影的概念,在风景和人物的题材上反映更为明显。年画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绘稿制作成数量巨大的绣稿,江南各地的绣娘也都纷纷效仿,至清末的《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的绘画者如吴友如等大多也是擅长年画的画师。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非遗传承人王晟航老师现场使用了清代杨柳青年画老版进行制作演示,展现了版画印制过程,同时也了解到对手艺人的超高要求,印制时粽刷顺着雕版的画面布局来上墨,也是保护老版的手法,同时要求手腕平行移动,用力均匀,每张印两遍难度更大,翻页的力度要持续保持一致,印制图案才能前后吻合不错位,这些都是从老师傅手中学来的手艺,看似普通的操作,其实饱含了诸如长时期在印台前形成的经验和手感,对墨汁浓淡的精密把握等传统技艺细节。
年画雕版多用梨木,木质硬且细腻,木纹不容易崩断,足够坚硬才可以增加印刷次数,一般印在张左右木板就会收到过度的磨损,线条变粗无法使用。这才显得老版弥足珍贵,且多用双面刻,墨线版背面有套色版,来节约成本。
近年来,木版年画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相应的保护,刘超老师谈到旧时的年画铺子经历时代变迁,出现生存危机是因为在现代已经没有与之对应的实际生活形态,缺乏市场需求,年画作为大众艺术和文化商品,蕴含着人们对节日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它既能及时准确地表现当下的社会生活状况,又能真切地表达人们内心的愿望与超越现实的生命理想,同时涵盖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民间文化传统。近代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桃花坞木版年画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下之急是原汁原味地保存传统技艺,不至失传,在新的文化视野与艺术维度中进行传承和研究,是年画够重新焕发生机的关键。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