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根植于大地的希望之光

北京专科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314/8744638.html

《绵竹县志》载:“以竹造纸,明清极盛……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印为书籍,制为桃符,画为五彩神荼、郁垒,点缀年景。”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距离成都市区83公里的绵竹市,因盛产绵竹而得名,是古时著名的竹纸之乡。绵竹年画的兴旺与这里曾经盛产竹纸有很大的关系。北宋时期,成都就有了专门销售桃符(年画早期形式)的市场,而当时最受欢迎的就是绵竹年画。杜甫曾诗赞绵竹为“绵水之滨,茂林修竹”,现实的年画之乡绵竹与字里行间的韵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初入绵竹境,就能感受到其作为年画之乡的魅力:灰瓦、白墙、翘檐构成的川西特色民居矗立在道路两旁,很多民居的墙上都绘有不同主题的彩色年画。当车子行驶到年画村的南大门,一对色彩浓烈、造型喜庆的巨幅门神,立刻占据了我们的视线。走进年画村,仿佛走进了梦里水乡,绿油油的麦苗和零星点缀的油菜花,映衬着错落有致的川西民居,从抱着鲤鱼的送福童子,到神气活现的武将,再到娇羞丰腴的仕女……花红柳绿的线条色块,在千家万户的墙壁上盛开,栩栩如生地地表达着历史及本地典故韵律,因是年节,很多人家的门前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小桥流水、田园乡舍,整个村落就是一幅层次丰富、色彩鲜明的美丽画卷。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地震重灾区,在年“5·12”地震中,曾遭受过严重破坏,房屋全部被毁,年画博物馆也受损惨重。然而,生活在这里的百余位年画艺人没有倒下,他们重拾画笔,在震后的一个月就复工画年画,热情描绘家乡的美好前景。“地震给我们造成那么大的损失,我们要靠画年画加紧弥补哦!”“我们从废墟中站起来,继续拿起画笔,描绘出家乡的未来。”年画村的村民们如是说。在苏州的对口支援下,灾后的绵竹,结合苏州桃花坞年画营销的成功经验,建成了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中国年画村”。在打造年画村的同时,苏州搭建了各种平台,促进桃花坞木刻年画与绵竹木版年画的交流。

避邪迎祥是绵竹年画的主要题材,据村民们说,地震后的第一个春节,年画村的喜庆年画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卖得好。那些慈眉善目的老者、围着肚兜的胖娃,乃至丰满巧笑的民国美女,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慰藉人心的力量,带给多少绝望中的人一抹绚丽的曙光。

今日的年画村,汇集了30多家“前店后院”式年画作坊,近千人在此传承年画艺术、发展年画产业,年画产品已经达到多种,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何俊是村口迎春画社的主人,他的画社里,各种装裱好的年画和印有年画的彩灯、摆件等都有出售,每年春节,这里不仅年味浓而且是人气最旺的地方。我们来到画社时,他正紧张地赶制年画底稿,桌子上放着已刻好的年画模板,底稿没有上色,游客们可以根据原图为年画上色,这是最方便也是最基础的年画体验。“过节来我们这里的人很多,常是一大家子人一起来体会年画文化。以前在年画村放一张桌子就开始基础普及,如今成立了画社,方便体验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传播年画文化。”除服务游客外,何俊最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村民。如今绵竹年画的品牌已打出去,每年都有订单,村里很多会年画的人享受到实惠。但是村里还有一部分村民不会年画技艺。“我会利用淡季在画社开培训班,让村里不会年画的村民来学习。”

粉笺纸、鸳鸯笔、印金花、敷粉面,一张完整的绵竹年画,经过数十道工序才算完成,水墨浓淡、线条比例、人物神韵、就连穿衣打扮,手持物件,处处都有考究。据何俊介绍,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汉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四川地方特色。线版在绵竹年画中只起轮廓作用,其余全靠人工彩绘,经过不同艺人的手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个艺人绘制不同的画幅也会产生不同的趣味,这是绵竹年画区别于其它产地年画的主要特点。

年味浓郁的冬日阳光下,年画艺人们端坐版前,或轻描淡写,或添彩着色,一个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画卷,让围观的游客叹为观止,年画在这里已然成为一道独特的旅游风景。眼前的年画村,就像是一幅大大的年画。人们用纯朴的笔墨静静描绘,让岁月留驻,让幸福永恒,让穿越千百年时光的年画,风化不尽持久的生命力。“只要人在,我们的文化就能传承下去,还能传播得更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