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有对男女因葫芦结缘,种了个葫芦长到1

背景:兰州刻葫芦兰州刻葫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汉族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刻葫芦和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兰州三宝。坊间有:“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的说法。

兰州刻葫芦一直闻名于全国。齐鸿民、张红夫妇就是玩葫芦刻葫芦的,几年前,他们花费4年心血亲手种下的一只葫芦长到了1.60米,现在还放在家里不敢下刀,怕人偷走。而他们也因为葫芦被一些人称为“葫芦王”。

“葫芦王”很年轻

原以为与葫芦结缘的齐鸿民、张红夫妇应该是一对鹤发童颜的老者,端坐于一清静之地,悠然持刀,从容自如,谈笑风生,具有“王者”风范。但穿过兰州熙熙攘攘的人流,见到到齐鸿民、张红夫妇,不想他们却只有四十岁左右。如今,他们在外地发展,平时不怎么回甘肃。齐、张二人雕刻出的葫芦,构图新颖,线条流畅,笔法细腻。多年来,他们以古代小说、古诗词、戏曲以及动物、花草、山水为题材,创作出了葫芦雕刻艺术10多万件,因其作品雕刻考究、技艺精湛、艺术气息浓厚而被国内外许多好家收藏,有些作品甚至漂洋过海被英、美等10多个国家的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那些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古代美文,被他们刻在葫芦上,读起来总有一番别样的滋味,多出是几分古色古香的成份,一如人类绽放开来的美好情怀。而那些花鸟虫鱼、山水草木更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张红的葫芦以传统题材居多,在刀法上柔中带刚,妩媚清秀。齐鸿民的葫芦以西洋画为主,用木刻刀代替微雕刀。张红以线见长,齐鸿民以面为主。两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著名艺术李默然和影星孙海英、吕丽萍夫妇来兰时,看到他们雕刻的葫芦都赞口不绝。为了进一步扩大了雕刻面,齐、张二人通过摸索与研究,用英语刻沙士比亚诗词,用阿拉伯语刻《古兰经》等,使自己的刻葫芦技艺独树一帜。葫芦王的“爱情史”年,齐鸿民高中毕业后,同家人一起从靖远迁移到兰州。在兰州举办的一项美术展览上,经人引见,他结识了全国工艺美术大师阮文辉先生。第一次去阮先生家,他看见一个女孩正在上一束明媚的阳光下刻章子,右手拿着一块石头,左手拿着一把刀子。女孩长得白白净净,很是俏丽,手握雕刀之时神情之中充满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贵与潇洒之气。此后,他的脑子里怎么也都抹不去这个女孩儿的身影,而这个女孩就是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阮文辉的外甥女张红。那时,齐鸿民在一家服务公司当车工和钳工,晚上在库房值班,一个月才挣40来块钱。除了在那间库房里写写字,画张画之外,齐还有一个天天写日记的习惯。见到张红的那一天,齐在日记上写了这样一句话:“11月25日,始见张红。”别的什么也没写,好像从那一天起他就预感到以后会天天见张红、年年见张红,一直会见到白头到老似的。这种一厢情愿的“爱情”一直伴随了齐鸿民一年多的时间,那段时间他为张红写下了一大撂子诗,他甚至还写了一首藏头诗叫:“张红非齐不嫁”。

功夫不负有心人。俏丽的张红很快便被齐鸿民这份痴情打动了。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筹办婚事时,齐鸿民的母亲给了齐鸿民元钱,他们花了元钱买了一件低档沙发,然后收拾了一件别人家里准备劈柴烧火的大衣柜做了张床,在房间贴了个大喜字就算把婚给结了。婚后,齐、张二人准备买些桔子去看兰州的姨妈,齐鸿民看见桔子堆里面有两个桔子连在一块儿,便单独把它们买了下来。他想,那就是一个桔枝上结下的两个果子,就是所谓的“连理枝”。他把那两个桔子拿回家,挂在了他和张红的结婚照下,一直挂到了今天,桔子成了桃核的颜色,变成了古铜色的。张红很是喜欢它们,就连过年过节打扫房间卫生,也不许任何人去碰它们一下。葫芦长到了1.60米尽管兰州的气候适合于葫芦的生长,而能用来雕刻的葫芦却要百里挑一。齐鸿民告诉我,真正的好葫芦在刨光之后,通体透明,像玉一样圆润光滑,这样的葫芦才是上品。因此,市场上出售的葫芦,对于一个优秀的雕刻者来说总有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介绍这些给我时,齐鸿民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他说,就像甘肃的临洮出美女,但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任何一个女人不一定都是貂婵(据说,临洮是貂婵的故乡)。为使兰州葫芦雕刻这一民间工艺从以往“高处不胜寒”的境地上走出来,走进寻常百姓家,齐鸿民决定亲自去种葫芦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十多年前,齐鸿民从兰州市郊区的刘家堡承包了4亩农田,开始了自己的种葫芦生活。

在那4亩田里,齐鸿民先后投资建成了温室与大棚。家里也因此摆满了有关种植学的各种书籍,齐鸿民像伺候婴儿一般地伺候着那些娇小的葫芦,为它们施肥、浇水、喷药、上架、翻身……他常常吃住在田地里,连家也不回。有人劝他雇几个农民来种植,但他怎么也不放心,成天一身汗一身泥的,把自己变得比农民还农民。每年春节一过,他就得进入温室育苗,清明过后,他又得将温室里育的苗移入大棚。在种植兰州地区原有的小宝葫芦、鸡蛋葫芦的同时,0年的一天,极具创新意识的齐鸿民脑子里忽然就产生了种些大葫芦出来创作几幅大作品的想法。于是,艰苦的摸索与试验开始了。他曾先后十多次去宁夏、山东等地考察,请教那里的一些种植葫芦的师傅,学习技术,引进品种。然而,当年,他通过嫁接等技术种下的一枚大葫芦好不容易长到近1米时却突然夭折了。人们常说,希望破灭的地方也便是希望诞生的地方。齐鸿民深信这句话,又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培育,5年底,他种下的一枚葫芦居然长到了1.6米!我问及这中间的技巧时,齐鸿民却讲述了一件与此仿佛没什么关联的事情:年底,齐鸿民要和爱人一起回靖远老家过年,而回老家就得走走亲戚。那时,他的经济拮据得要命,甚至连上百元的路费也拿不出来。于是,他只好和爱人加班加点做了些工艺品拿到兰州的农民巷去卖。因为急着要回家,那些工艺品卖得极为便宜。有个顾客看好以前齐鸿民先前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刻下的葫芦唐诗首,齐鸿民要价元,但那位顾客连元也不肯出。最后,他们以元的价格成交。顾客捧着齐鸿民忍痛割爱卖出的葫芦,反而对说:“其实这枚葫芦的价格至少也在元以上,但我只给了你元,因为我知道你现在需要钱!”齐鸿民还说,那时天冷,他连给张红买双棉皮鞋的钱也没有,张红的脚实在冻得不行了,就脱掉鞋子在他的怀里暖和。

齐鸿民在讲这个故事给我时,很是平静,他说,人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就像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我一刀刀雕出来的一样,就像我的葫芦是一天天长到了1.6米一样。现在,这枚高达1.6米的“葫芦王”,成了齐鸿民、张红这两位葫芦雕刻师的又一面招牌。面对这个“葫芦王”,他们却不敢著一字,怕一刀下去弄坏了它。“它被我保存在家里已经很多年了。”齐鸿民说。人物简介

齐鸿民,男,出生于甘肃靖远,其父爱好书法,其母擅长民间剪纸。自幼受父母影响,对绘画书法情有独钟,上学伊始,常独自闭门习画,无师自通。中学毕业后,举家迁移兰州。之后,干过瓦工、车工等多种职业,但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张红,女,出生于兰州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其舅阮文辉先生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母在书法、绘画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12岁便开始了自己艰辛的艺术生涯,在书法和工笔人物画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顾。“羽衣渐丰”后,又专心研习书画数年,继而主攻葫芦微雕。链接:兰州刻葫芦兰州刻葫芦,融诗书画于一体,主要是以刀和针为工具,运用雕刻技法加以表现,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其刻绘之线条多源自中国传统白描绘画,图案丰富,许多好的作品要在国家级博物馆才能见到。兰州刻葫芦,凝集了历代兰州葫芦艺人的文化修养、艺术遐想、精湛技艺和高洁的情怀,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珍品。兰州刻葫芦,起源于魏晋。考古资料已充分证明,自魏晋起,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时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商人便接踵西行。至此丝绸之路益加畅通,大量丝帛锦绣通过兰州不断西运,同时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输入中国。魏晋时,东西商业往来不断,位于丝路咽喉重地的兰州和敦煌,就是胡商的聚集地。5~6世纪时,南北朝分立,但沿丝路的东西交往却进一步繁荣。北魏建国后不久就派使者前往西域,以后中亚各国的贡使、商人常集于金城兰州,金城兰州更成为各国商人荟萃之地,金城中也聚集着不少胡商。因此金城兰州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补给地之一。当时胡商从和田带过来的巨型葫芦(盛水用的),经兰州工匠刻上图案和文字出售,这便是最早的兰州刻葫芦。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8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