饾版印刷精湛之作,十竹斋画谱之石谱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芥子园画谱》,原版为《芥子园画传》,但是一直被有些人诟病,因为原版是清康熙刻本,采用的是木版印刷,而清光绪的巢本版是用得石版印刷,成本比木版印刷要低廉的多。而且也不是芥子园所主持的了。

王本一直是由芥子园书局出版的,虽然芥子园变更主人多次,但是翻印仍然保持原有的追求品质的优良传统。

木版的成本较高,但是木版印刷有个极大的好处,是刷墨汁(就是中国画的墨)方法印刷的,能很好的还原墨之韵味,虽然木版印刷会导致有断笔断线之现象发生,但是却能还原了墨韵,所以更为人所珍藏。毕竟像《芥子园画谱》是为了教人画画所用,对于墨色变化极为看重。同时老版是请得当时清代出名画家王概兄弟,而清光绪年间巢本石印本请得画家功底明显不如王概兄弟的画功精湛。而且清石印本也加了一些原版没有的画集。当然不论如何,《芥子园画谱》价值仍然非常高,只是大家选择尽量选择康熙的芥子园的王本为上。这儿我们着重介绍的是比《芥子园画传》(实际初版人家就是叫芥子园画传,后来芥子园或者其它书局翻印的也叫这个名字)还要早的明代的《十竹斋画谱》。

这本画谱虽然不如《芥子园画传》有名气,但是却在当年出版时也是非常轰动的,因为它有很多中国印刷史和版画史上的创举,更为中国版画研究专家郑振铎先生所推崇。

左十竹右芥子园,可对照看出谁高谁低

这本画谱虽然早于《芥子园画传》但是其价值和印刷质量却是高于《芥子园画传》的。

原因无他,十竹斋的主人胡正言除了是一个儒商外,还是一个画家,虽然不算出名,但是戎有绘画功底,同时擅长刻版,为了能出版质量上乘的画谱,他除了斥巨责请当时著名画家进行摹刻外,还请得名刻手来进行刻版还原。为了达到质量高能很好地还原画稿,还采用当时最费时间最费钱的”饾版”印刷技法。

据记载,为了保证质量,胡正言同刻版工人吃住同行,悉心研究怎么提高印刷质量,正是这种坚守让这本画谱一发行,就卖断,大家莫不竞相购买。

从历史上来,明代的印刷技术反而比后世清代的印刷技术要高,中国很多质量好的古籍都是明代出版,同时也大量翻刻宋版古籍。在明代私刻书局发达,形成产业化,以徽州和苏州为中心的印刷业超常发达,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从业人员专业化的现象。

他们不只是刻印儒家经典,还刻印大量明代小说类书籍、军事类典籍、科技类典籍等等,还有大量面向普通的书籍,绣像类小说及图文并茂的儒家典籍也是从明代开始大量流行的。画谱印刷同样在明代达到高峰,明代还有一本《唐诗画谱》也非常的珍贵。

唐诗画谱部分页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专业人员,有专业书局,有专业临摹的,所以明版书继两宋又达到一波高峰。同样也保证《十竹斋画谱》的最高印刷成就。

《十竹斋画谱》中的《石谱》共分上下两卷,有设色,有墨色两种。

最为称道的地方,就是“饾版”印刷将墨色还原非常准确,就是现代说的有渐变色值,而不是石印本只能一个颜色走下来。石印本就是类似现在的线稿图了。

第二个细节印刷非常到位,每一个色,每一个纹理都是纤毫毕现。

第三个绘制的画多是参考名家之作提取出来单独列图,各式各样的石头画法均有所体现。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和临摹。

每一画后均有根据画谱内容进行题诗,而且均是当时书法名家之手书,然后再刻版印刷。高阳、凌云翰、吴士冠、魏之璜、魏之克、胡宗智、高友及行一和尚等同校。胡正言、汪楷等刻。可谓“编委会”非常强大,这可不是巢本“编委会”可比拟的。

饾版,是将彩色画稿按不同的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种颜色刻成一块小木板,然后依次逐色套印或迭印,最后形成完整的彩色画面。印一幅画,多的能用上千块版,少的也要十几块。因为一块块镌雕的小木板形似饾饤,故称饾版。

用这种办法印出的画面,其色彩的浓淡深浅、阴阳向背,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出来,几乎与原作无异,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版画史上,明代彩色套印版画所遗作品最多,成就也最高,自宋、元以来,人们长期探索的木刻彩印技术,至此产生了质的飞跃。饾版的出现,使中国的版刻和印刷能随心所欲地调节浓淡色调,不仅仅是彩绘,就是单色绘画,也达到了与画家手绘同等的效果。可以说这是中国雕版木刻印刷术的又一场革命,对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虽然我们不能说是胡氏发明了这一技术,但可以说胡氏将这种技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直到今天,木版水印全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大体上还是沿袭胡氏的模式。

胡正言十年如一日。由于饾版技术繁复,要求高,分版、刻版、对版、着色、印刷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在付印前他都要亲加检校,以保证质量。所以,印出来的作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化境。可称“浓浓淡淡,篇篇神采;疏疏密密,幅幅乱真。”

胡正言绝对可以称为在中国版画史和印刷史上有杰出贡献的人物,颁他“科技进步奖”一点不为过的。

而且中国版画研究专家郑振铎先生就非常推崇《十竹斋画谱》,并且还同鲁迅先生合作做《北平笺谱》就是深受这本画谱影响。他还收藏了一本珍贵的《十竹斋画谱》后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读古籍,赏古画,读人物史,往往会发现很多历史上没有记录的东西,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不能一味的看所谓别人写的史,也不能一味看别人的观点。爱历史文化就要潜心去阅读古籍,自己去看,而不是不管不闻不做考据就去复制粘贴别人的观点,或者成为别人错误观点的复印机。

十竹斋书画谱:梅谱京东¥32.9购买

这儿是“艺术泛舟”,每天分享发现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催人泪下的故事。

注:《梅谱》《兰谱》《竹谱》已经发在本人百家号,搜索即可阅读,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