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期分享3本宋朝历史小说,乱世用重典,主角誓要杀出个煌煌盛世来!
第一本:《情种宋朝》作者:罗之门
简介:穿越来到宋朝,开始了他在宋朝的人生路,凭着一技之长,一步步攀登上功名之巅。美女相伴,名利皆收,创下一代文人大业……^^^^^^^
内容摘要:张择端和凌慕云便走上去,何宗飞看到张择端双眼就生出不甘与火气。张择端倒是没放心上,问那老李头:“李管事,你这么急匆匆干吗?”李管事哪能说是因为何宗飞比试描摹画品输了要离开画坊,嘴上就吞吞吐吐的:“张公子……何画师……”“李管事,你先下去,这儿有我们。”凌慕云给了李管事一个眼色。李管事便退下去了。凌慕云看看何宗飞道:“何公子这副行头,是打算离开么?”何宗飞瞄了张择端一眼,别过脸去,鼻子里轻哼一声。既然何宗飞讨厌他,他就暂没开口,心道这小子如此小器,难怪画技那么拙劣,凭此气量,若是有大发展,才叫稀奇哩。凌慕云接着又道:“何画师该不会是为一场无关轻重的比试心有不服吧,想当初凌老爷看重何画师,便是何画师工笔画技不凡。张公子在工笔画技上就不如你,你其实没输。”何宗飞或许听到凌慕云说他没输。一下便转变了态度,问道:“凌公子不是评判我输了,现在又说我没输,凌公子是在说笑么。”凌慕云摇着折扇,很有风度的笑笑:“何公子的工笔画技优点与缺点显而易见。公子日后倘若以一颗从容平淡之心作画,定会更上一层楼。画艺较技,输赢胜负在所难免,何必计较一时成败。何画师若能弥补缺失,将来成为一代画师又有何难。”凌慕云一半肯定一半恭维的话,让何宗飞打算离开的想法一下没了,看向张择端又恢复了那股神气。张择端看了看凌慕云,觉得这个公子哥倒有点口才,三言两语就找回了何宗飞的自大神气。可惜何宗飞未必真正领会他的意思。“老爷,就在前面。”这时李管事和凌普从另一面廊道匆匆赶来。凌普见到何宗飞拎着包袱,赶紧挽留:“公子,你这是?”凌慕云忙道:“叔父,何公子没事,他跟我们一同晨练。”张择端差点扑哧的笑出声,帮着凌慕云说道:“我们一道晨练锻炼身体啊,不巧子遇到何公子,我们就一起锻炼嘛。”凌普知道何宗飞要离开,自然心急,那一场比试本就不算什么,因为比试而离开,那他的画坊岂不是损失掉一个画师。李管事跑来汇报,他马上就赶来了。现在看到无事,便吐了口轻松的气。“何画师,老夫以前给你说过,公子在我玉璞画坊可以自由创作,老夫不作过多干涉,好好干,老夫不会亏待你。现在是以后也是。”凌普舍“公子”之称,尊称“画师”,特意突出画师在画坊的重要性。何宗飞拱拱手,“凌老爷瞧得起我何某,何某定当不遗余力做好分内之事。”凌普脸上好不容易露出一丝笑来:“如此甚好。你看……”何宗飞将包袱提到手里,“凌老爷,凌公子,我这就回去开工。”说罢,不忘瞪了张择端一眼,似乎不打倒他不会甘心。何宗飞离开后,张择端才道:“想不到何画师为了一场比试要离开。凌老爷,看来该离开的是张某人啊。”呵呵,凌老头你留张某么。“张公子难道也这么心胸狭窄。”凌慕云回过头来朝他揶揄一句。凌普赶忙道:“张公子不仅木刻雕版技艺非凡,更是丹青高手,你这样的人才老夫若是放你走,老夫真是有眼无珠。张公子有任何要求,老夫尽量办到,一定不会推辞。”张择端不会为了凌普这几句赞语而得意,认为自己真的技艺非凡,他若离开不是让那个何宗飞更嚣张得意么,而他根本没打算离开。“凌老爷如此器重,我自当尽力而为。”望了眼凌慕云,但见他的嘴角浮上一丝淡淡笑意,他一时愣住,不知为何,那样的笑意竟叫他有些迷恋。靠,该不会自己慢慢的倾向“断背背”了?……这之后,张择端没事了便在画坊里磨蹭些杂事。当然他再不用当杂役,也不用亲自雕版。他只在画坊里走来走去监督,见到雕版工不合格的地方就指出来。相当于雕版工的指导员。接连几天那个何宗飞都不理他,何宗飞只在自己的画内乾坤里,而他只在自己的地盘上。渐渐的一个画坊便被分作两派。张择端根本无视何宗飞的种种淡漠,他只将心思化在雕版仿真画上。他一直想制作超越现今三尺的仿真画。如果能够成功,将是一个创举。以前在萧家画坊,他就很想亲自实验,可恨萧大画不给他机会,现在自己拥有了一定自主权,行事便自由多了,正是大好时机。首先他看了画坊里的所有雕版仿真画,各样题材尺寸都有,皆以小品为主。最大的仅有三尺。四尺或四尺以上皆是手工描摹画品。说实在的,他认为手工描摹从某种意义上来论,已经脱离了仿真画的范围,而是一种创作,尽管这种创作有盗版赝品的嫌疑。他现在思谋的,却是怎样突破雕版仿真画的传统沿革。一般的仿真画皆是先由雕版工描摹底胚于画板,然后倚着底胚一个步骤一个步骤雕刻,简单的山水花鸟不难雕刻,不管是写意工笔,都不费事,像过年大门上贴的门神等,是以人物肖像为主,工笔雕刻就相当耗时,还好这样的仿真画大都早有以前的雕版模板在。他注意到,大凡市面上的雕版仿真画,一般很少有当代肖像画品,表现城市风物的就更少。这可能与九州古代雕版画的民间性有关。因为雕版画与手工描摹画是两个档次,前者适用于普通民家,具有广泛性,后者属于仿真精品性质,适用于中层以上人家或者一些茶楼酒楼会馆之类的地方。雕版仿真画是以最简单的题材来雕刻,销售模式多产多销,走的路子很像温州人只赚一分钱的经商之道。画坊赚大钱的还是以手工描摹画品为主。这便是一个画工月薪高过一个雕版工的原因。总的而言,雕版仿真画只有丰富题材类型,才有可能更多盈利,若能配合四尺仿真画,就更王道了。可问题依然明显,因为一般的雕版都不会超过三尺,太大不容易操作,而且雕版容易掉板,即使勉强雕刻而成,也会遗留下拼凑的木缝痕迹。这样复制出来的仿真画只能列于次品,毫无美感。故而解决雕版的问题首当其冲。假如现在能够发明出珂罗版,相信一定震惊中外。哎,古代就这么落后,没办法啊。当然若能以活字印刷来复制仿真画,亦不失为好事,四尺画品轻易便可实现。奈何一旦实践,就并非构想那么简单了。
第二本:《我的宋朝之旅》作者:椰子有心
简介:。1.我比你们多进化了八百多年,你们以为这是白进化的?2.我来的目的,是解救万千失足少女,踩踏各路风流才子。文斗宰相,武压群雄。3.公主,请张开嘴巴,我是认真的4.这跨时代的奶油蛋糕,就是你的生日礼物。什么?这么多人看我不爽,那来找我啊。文章《我的宋朝之旅之金牌皇城司》(本文以宋朝为背景,讲述了一次从现代穿越到过去的故事。注意,本文纯属虚构,认真就输了)
内容摘要:
收拾了东西,跟着老鸨来到后院。打开一扇木门,一片片的灰尘迎面扑来。“嘛,这是嘛?你就让我睡柴房啊?”楚辰逸看着地上的土灰能有半尺高,没等来那一阵穿堂风吹过。说话吐出的气流,已经开始让这个屋子仙气缭绕。就像是被谁扔了颗烟雾弹在里面。“啊喂喂,这怎么还有堆柴火,这是人住的吗?你不会想公报私仇吧?我鄙视你。”楚辰逸抱着被褥,看着里面一堆堆的柴火,瞬间想起了老鸨和自己谈条件时的笑容。怪不得答应的那么爽快。想想也是,她不敢赶走自己,还不能好好折磨自己。“什么公报私仇,本来我是这么打算。不过眼下给你一个机会,如果表现好,我会让三更他们在外面搭个棚子,把柴火搬出去,然后给你好好布置布置房间。精品。”“我就知道你黄鼠狼给鸡拜年,肯定没什么好事。”楚辰逸低声嘟囔了一句,伸手拍掉一个木板上积攒了不知多少年的尘土,放下被褥,才看向老鸨。“你不会是让我把那洛樱蕊给忽悠过来吧。”“哎,不得不说,你这小脑袋瓜子还真是灵光,一点就透。哎,有了这个绝世小美人,我们玉香阁绝对会名扬天下,怎么样?想想办法,精品卧房,这条件不错吧?”楚辰逸只是低咕了一句,没想到还真被自己猜对了。但就那小丫头,自己哪是对手。更何况,这样纯洁的一个女孩子,他才不会让她吃这个亏。想到这,楚辰逸摆了摆手:“我做不到,连你都不说她的对手,我怎么行。”“那你就睡着这里吧,整个地板都是你的床铺,想怎么睡就怎么谁。”老鸨此时听楚辰逸拒绝,立马换了一个模样,抱着胳膊就要向外走。“哎哎,鸨儿姐。您找那丫头不就是为了店里的生意吗?其实就她的性格,是能吸引一些客户。但那不过是一小部分,估计还不够被她打跑的,我觉得赚不了大钱的。”楚辰逸的一番话倒让老鸨又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向楚辰逸:“我知道,老娘生意以前好着呢。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店里出现了尸体,这一给查封,没人来了。客人自然都去旁边那家万香楼了,我这不就是想找个好看点的姑娘重新吸引一下大家的注意力嘛。”楚辰逸闭上眼睛想了想,张口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能让玉香阁恢复往日雄风。不过你得把这柴房给我弄好了,还有不能去打那小姑娘的主意。”“就你,怂包一个,也能有好主意?”老鸨此时白了楚辰逸一眼,她这也是激将法。要不然也不会好声好气的来找楚辰逸了。“不听算了,穿越这么久,什么地方没睡过,好歹这地方还能遮风挡雨。”楚辰逸根本不吃这一套,眼下说着,便找来扫帚打扫起来。老鸨这一个倒是蛮着急了,连忙上前一把夺过扫帚:“你说,有什么办法。办法好,我这就给你打扫房间,安置家具,晚上就能住。”哈,变脸还真是比翻书都快。想到这,楚辰逸却端起了架子:“谁能保证你不会向上次一样,说好单间给我弄一柴房。有前科,我才不信。”“那老娘去给你立个字据,如果你想的馊主意,不不。你看我这张嘴,是好主意。它真能让生意好起来,我一定说道做到。”“这还不错,哈哈哈。”楚辰逸嘟囔一句,拉着老鸨就回到大厅,跑到柜台拿来了纸笔:“现在写,我说你写。”“你,行,算你狠。”老鸨咬着牙咯咯直响,看着楚辰逸一脸信心满满的样子,也收回了指着他的手指:“说,别要求的得寸进尺。要不,老娘劈了你。”说话间,一把菜刀出现在楚辰逸面前的桌子上。这泼妇哪来的菜刀?眼下不管菜刀,先办好正事才要紧。“简单几条,第一:金丝楠木床。第二:昆仑神木桌。第三:金枕玉被。很简单,就这三条。”‘唰’,还没等楚辰逸说完,菜刀已经被老鸨举起。此时正恶狠狠的看向楚辰逸:“你老母的真是活的不耐烦了,老娘要有这些东西还来找你?”楚辰逸看着闪着寒光的菜刀,不觉得吞下一口口水:“我就是举个例子,床啊桌子凳子什么的,和他们一样,是木头的就好。至于被褥,我还是觉得我原来的比较亲切,没他睡不着。”“那就好。”老鸨看着嬉皮笑脸的楚辰逸,白了他一眼,放下刀。继续开口:“那还不赶紧说。”“哦哦,说。那什么,这第一条,要提高三个质量。”“一口气说完。”老鸨再次拍了一下桌子,楚辰逸也是一口水差点被呛死。赶紧伸手拍了拍胸膛,继续开口“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产品质量,还有提高你的质量。”老鸨听后竖起手指,掰着就自言自语的嘟囔起来:“提高服务质量,这我们一向是最好的。产品质量,我们这里姑娘也不能算赖。哎,这提高你的质量是什么。”“是你的。”“。。。好,那提高我的质量?那你直接说,要我怎么做?”看着老鸨还算认真,细细看去是有点求贤若渴的样子。楚辰逸也就继续开口,当然也为了自己的小窝。“就是说,以后你要改进对我的态度。你对我态度好了,我也就能想出更多办法。就比如现在,我渴了。”楚辰逸一番话说的老鸨想了半天,最后才明白过来,猛地一拍桌子:“说。”“你看这质量又下来了。”刚说完,看着老鸨又有去摸菜刀的冲动,只好笑了笑:“不过我大人有大量,不跟你计较。等一下,你先别动那刀。搞什么,老是打扰我的思绪。”看着老鸨气得咬牙,一肚子火没地撒,楚辰逸自然是不敢再玩了。说不定再闹一会,就真该去睡草棚了。“哎,我悄悄告诉你。从明天起,把重建玉香阁,全场七折的消息扩散出去。让全城的人都记住这个消息,并传开这个消息,为此,吸引第一批客户。不求人多,有人来就好。”楚辰逸看了看听得认真的老鸨,话说这泼妇安静起来的样子,也挺好看。挠了挠脑袋,又想到一个办法,于是继续开口。“然后,咱们推出‘老推新’的政策,我相信,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没问题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重振雄风。”
第三本:《生活在宋朝》作者:吴钩
简介:如果你以为只有今天才有“黄金周”, 如果你以为只有今日才有“元宵联欢晚会”, 如果你以为只有当下才有“快餐外送”, 如果你以为只有唐朝的女性才敢露“事业线”, 如果您以为只有日本才会有香艳的“女相扑”, 如果你以为只有现代中国才有职业的消防队, 如果你以为现代西方国家才有引咎辞职制度, 如果你以为现代社会才有“国家赔偿”…… 那么我想说,你“以为”的都是你自以为的。 因为这些事物与制度,宋朝社会早都已经有了。如果你不相信,请翻开这部《最宜生活是宋朝》。 这本书并不是告诉你这些“死”了的历史冷知识。作者想重新讲述宋代中国的三百年繁华,重新发现中国的文明传统,破除人们对宋朝的成见与偏见,再现一个“活”着的时代。 本书 显然,这是一部史料丰富、文笔活泼、既有说服力、又有可读性的作品,比“╳朝那些事”更靠谱,比严肃的学术著作更生动。 腾讯大家专栏作家吴钩新作,文史江湖的知名鬼才、人称“马亲王”的马伯庸倾情作序,《生活在宋朝》全方面展现一个跟你想象大不一样的大宋王朝。
内容摘要:
宋人也有“黄金周”不知道您会不会好奇:古人是不是也能享受“黄金周”(七天长假)?许多朋友可能以为休假制度是到了现代社会才出现的。其实不对。中国早在汉代,便有完整的休假制度:每年的夏至、冬至,朝廷都要给官员放假若干天;此外,官员每上五天班,可以轮休一天,叫作“休沐”,因为汉代官员上班,食宿都在政府机关大院内,大概当时也没有什么公共浴堂,所以每隔五天,便要放官员回家洗澡、省亲。到了唐朝,休假制度已经非常完善:每年的传统节日、节令,如春节、元宵、清明、夏至、腊日等,国家都要给官员放假,其中春节与冬至各休假七天,所以我们不妨说,唐朝人可以享受两个“黄金周”。每个月的上旬、中旬、下旬,也各休假一日,这叫作“旬休”,相当于今天的周假。另外,唐朝官员还享有田假、授衣假、探亲假、婚假、丧假等休假福利。一年算下来,唐朝官员的节假日,至少在天以上。节假日天数可以跟唐朝媲美的,是宋朝。天节假日宋朝每年有多少天的节假日呢?宋人笔记《文昌杂录》里有对北宋中前期官员休假制度的详细介绍:“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春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社)、秋分、授衣、重阳、立冬,各一日;上中下旬各一日。……百司休务焉。”这里的“祠部”,相当于“国务院节假日办公室”。可以看出,宋代的法定节假日挺多的,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元日(春节)、寒食、端午、重阳、腊日等传统大节,以及冬至、立春、立夏等节令;一是“天庆节”“天圣节”“先天节”“降圣节”“天贶节”这几个官方设立的政治性节庆日。在这些普天同庆的节日,宋朝的“节假日办公室”都要给官员放假,其中元日、元宵节、寒食节、天庆节、冬至5个大节各休假7天,合计35天;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日7个节日各休3天,合计21天;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春社、清明、上巳节、天祺节,立夏、端午节、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秋社、秋分、授衣节、重阳节、立冬21个节日各休假1天,合计21天。总计77天(《文昌杂录》的统计是76天,似有误)。跟唐朝一样,宋代官员每个月还有三天的旬休,一年合计36天;再加上77天节日假,可以算出来,宋朝人一年有天节假日,与今日中国大陆的节假日天数差不多。但宋朝官员享用的休假天数,应该比今人更多一些,因为还有探亲假(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三年即有30日的探亲假)、婚假、丧假等未计在内。也许你要说了,这只是官员才能享受到的假日,寻常市民也有休假的权利吗?也有。在宋朝的官营手工业坊场中,雇佣工人是有节假日的,一年大概可以休假60天,包括每月三日的旬假,以及元旦、寒食、冬至、圣节、请衣、请粮、请大礼等节假日。这些工匠每日的工作时间约为10小时,每年炎夏时节,即从五月初一到八月初一,这三个月里,每日的工作量还会减半,如果换成时间,即相当于工作半日。至于私营行业的佣工在节假日是否休假,宋政府似乎并没有作出规定,大概这属于民间社会自行调节的事务吧!五个“黄金周”从宋朝祠部的休假清单,我们发现,宋朝的七天长假有五个,分别是元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天庆节、冬至。换言之,宋朝人可以过五个“黄金周”。“黄金周”的说法,据说最早由日本传入,意指国家通过给国民放长假的方式,刺激旅游、餐饮、购物、娱乐等节日消费,从而达到拉动经济的目的。如果以这个含义相衡量,宋代的七天长假符合“黄金周”的定义吗?不太严格地说,符合。宋朝的五个七日长假,至少有三个就是旅游旺季与购物旺季:春节、元宵节、寒食节。今人过春节,逐渐兴起出游的方式。其实宋人也有春节出游的风尚。南宋时候,每逢春节,杭州的“街坊以食物、动使(小物件)、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类似于有奖销售)。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这则记载透露出两条信息:一是宋人过春节会尽情购物;二是春节期间,宋人不论贫富,都喜欢出门游玩。元宵节更是宋朝人购物、娱乐与出游的狂欢节。节日未至,宋朝人已早早准备好过节,开封街头,各种娱乐节目早已开演:“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购物也是宋朝元宵节的热潮,最畅销的商品要算各种精美的花灯,“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时人形容“灯品至多”,“精妙绝伦”。有一种“无骨灯”,是“混然玻璃球也”;走马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还有一种名为“大屏”的巨型灯,“灌水转机,百物活动”,是用水力驱动旋转的。从正月十四夜起,宋人开始放灯,连放五天,至正月十八日收灯。收灯之后,元宵节的热闹气氛还未结束,市民们又纷纷出城旅游。北宋时,开封“收灯毕,都人争先出城探春”;南宋也一样,“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开封城外的园林山水,杭州的西湖,都是宋人“探春”的好去处,“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鲤狂”。为鼓励市民出游,宋朝政府还“立赏格,竞渡争标”,在郊外举办龙舟锦标赛,比赛之时,“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这股始于元宵节的“探春”旅游热,通常要持续到二三月份的寒食节。而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连,又是宋朝的另一个“黄金周”。我们若以为清明—寒食节是伤感的日子,那就想错了。清明时节其实是宋朝最大的旅游旺季,借着出门扫墓的机会,宋人尽情游玩于山水间,“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宋朝的节日旅游业十分发达,旅游又带动了交通、食宿、购物、娱乐等消费热。也因此,宋朝人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浓郁的繁华、闲适、富有生机的气息。而从元代开始,法定节假日锐减,元朝的节假日只有52天:“若遇天寿(皇帝生日)、冬至,各给假二日;元正(春节)、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给假一日。”明代的法定休假日更少:“国朝正旦节放假五日,冬至三日,元宵十日。”只在元旦、元宵、冬至三个节日休假,共放假18天,每月三天的旬休也取消了。大概朱元璋这个出身贫寒的皇帝认为,闲适并不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清代的休假制度则跟明朝的差不多,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才在个别新式学堂试行西方式的星期日休息制度。民国时,曾有“公知”大发感慨,批判中国人缺乏西方的“星期文明”“:西人星期日不做事,尽兴游息,然及做事则聚精会神,不或稍苟。吾国人最大弊端,即做事与不做事,往往分不清楚。要做不做,不做之做,萎靡苟且,不见精神,至于星期日亦然。”他可能不知道,中国早在唐宋时期,就已产生了跟西方“星期文明”类似的旬休制度。元宵是宋人的狂欢节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对于生活在宋朝的人们来说,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并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说起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必想到花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放灯时间为三天(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赵宋立国后,宋太祖于乾德五年正月下诏:“上元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后遂为例。”将元宵放灯时间延长至五天。南宋淳祐年间,又增为六夜,正月十三日就开始放灯。而元宵放花灯的节日气氛,老早就开始酝酿了。才过了冬至,在汴京宣德门前的御街上,开封府早已用竹木搭好了用于放灯的棚楼,饰以鲜花、彩旗、锦帛,挂着布画,“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这种棚楼叫作“山棚”。从岁前开始,汴京御街两廊每天都有各色艺人表演各种娱乐节目:魔术、杂技、说唱、歌舞、杂剧、蹴鞠、猴戏、猜灯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节目单绝对比央视春晚的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东京梦华录》收录了一份当时最受欢迎的节目名单与艺人名录:吞铁剑的张九哥;演傀儡戏的李外宁;表演魔术的小健儿;演杂剧的榾柮儿;弹嵇琴的温大头、小曹;吹箫管的党千;作剧术的王十二;表演杂扮的邹遇、田地广;筑球的苏十、孟宣;说书的尹常卖;弄虫蚁的刘百禽;表演鼓笛的杨文秀。随着元宵节临近,人们又在御街山棚的左右,摆出两座用五彩结成的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塑像,身跨狮子、白象,从菩萨的手指,喷出五道水流——这是最早的人工喷泉装置吧!从山棚到皇城宣德门,有一个大广场,官府在广场上用棘刺围成一个大圈,长百余丈,叫作“棘盆”。棘盆内搭建了乐棚,教坊的艺人就在这里演奏音乐、百戏。游人站在棘刺外面观赏。到了放灯之期,山棚万灯齐亮,“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上面站着身姿曼妙的歌妓美女,衣裙飘飘,迎风招展,宛若神仙。山棚还设置有人工瀑布——用辘轳将水绞上山棚顶端,装在一个巨大的木柜中,然后定时将木柜的出水口打开,让水流冲下,形成壮观的瀑布,灯光映照之下,甚是好看。宣德门楼的两个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有灯球、灯槊、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等等,灯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南宋临安府的元宵节庆,也是早早就拉开了序幕。时序才进入冬季,街市上已开始销售各种漂亮的花灯,“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一入新正,灯火日盛”,正式的闹花灯时间尚未开始呢,市民们已先试着放灯。街市上出现了很多支歌舞队,表演“傀儡、杵歌、竹马之类”的节目,她们“首饰衣装,相矜侈靡,珠翠锦绮,眩耀华丽”。贵邸豪家经常邀请这些歌舞队前往表演。杭州三桥等处,“客邸最盛,舞者往来最多”,每夕华灯初上时分,客人到酒楼饮酒,“则箫鼓已纷然自献于下”,只要不多的一点赏钱,便可欣赏到精彩的表演。“终夕天街鼓吹不绝”,节日的浓烈气氛,“自此日盛一日”。转眼就到元宵放灯时候。每夕入夜之后,从大内到坊间,各种花灯争奇斗巧。宫廷的花灯无疑最为豪华,某年宫禁制作的“琉璃灯山”,高五丈,上面有各式人物,由机关控制,活动自如。至深夜,则“乐声四起”,“放烟火(即烟花)百余架”。民间也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灯品至多”,“精妙绝伦”。走马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珠子灯,“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或为龙船、凤辇、楼台故事”;羊皮灯,“镞镂精巧,五色妆染,如影戏之法”;罗帛灯,“或为百花,或细眼,间以红白,号‘万眼罗’者,此种最奇”。有一种“无骨灯”,浑然是一个大玻璃球,非常奇巧;还有一种名为“大屏”的巨型灯,“灌水转机,百物活动”,用水力驱动旋转。“又有幽坊静巷好事之家,多设五色琉璃泡灯,更自雅洁”,如花女眷,“靓妆笑语,望之如神仙”。西湖诸寺,以灵隐山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寺“张灯最盛”,而且,“往往有宫禁所赐,贵珰所遗”,“都人好奇,亦往观焉”。宋人说,“君王不赏无人进,天竺堂深夜雨时”。清河坊的蒋检阅家、张府等富家林苑,不但挂出“异巧华灯”,还放烟花,唱雅戏,“笙歌并作”。这些私家林苑是对外开放的,游客可以进来观赏,“游人仕女纵观,则迎门酌酒而去”,林苑主家还会向客人提供“奇茶异汤,随索随应”。怪不得“游人玩赏,不忍舍去”。杭州各大酒楼也点起灯球,“喧天鼓吹,设法大赏,妓女群坐喧哗,勾引风流子弟买笑追欢”。宋朝人的元宵夜,恰如辛弃疾《元夕》词所形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朝元夕,“华灯宝炬,月色花光”。比月色更迷人的是人间的灯火;比华灯更动人的是观灯的美人。正如梆子戏《看灯》的唱词所言:“正月里闹花灯,姊妹娘儿去看灯。城中仕女多齐整,汴梁城中人看人。”元宵放灯,万人空巷,不仅为观灯,更为观人。司马光闲居洛阳时,上元之夜,夫人欲出门看灯。司马光说:“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曰:“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是鬼耶?”司马光性格严正,缺乏生活情趣,所以不能理解为什么夫人要跑到外面观灯,“兼欲看游人”。不过,如果我们以为宋朝的女子“躲在深闺无人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则是想错了。平日里,汴京的“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茶坊)”,元宵更是女性夜游的狂欢节,放灯期间,每当华灯初上,宋朝女子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貂袖、项帕(都是首饰的名堂),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出门赏花灯。夜市之上,“都民仕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观灯的女孩子,尽兴游赏,甚至彻夜不归:“每出,必穷日尽夜漏,乃始还家。往往不及小憩,虽含酲溢疲恧,亦不假寐,皆相呼理残妆,而速客者已在门矣”。早晨归家后,虽然疲惫不堪,却舍不得小憩片刻,整理一下残妆,又与朋友游玩去了。元宵之夜逛街看灯的女子之多,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那就是灯收人散之后,汴京、临安的市民都有持灯照路拾宝的习俗,往往能拾得观灯妇人们遗落的贵重首饰。《武林旧事》记载:“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遗钿堕珥,往往得之。亦东都(汴京)遗风也。”多情少女、风流少年明着看灯,眼角却偷偷看人,宋词说,“这一双情眼,怎生禁得许多胡觑”?男女四目相对,难免擦出一些醉人的火花,恰如明朝的文人所描述:“宋时极作兴是个元宵,大张灯火,……然因是倾城仕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其间就有私期密约,鼠窃狗偷,弄出许多话柄来。”但明朝文人的说法或许带有偏见,发生在元宵夜的爱情其实很美好,哪里是什么“鼠窃狗偷”?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如此良辰美景,岂可辜负?于是在宋朝的元宵夜,“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东来西往谁家女?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那游赏之际,肩儿厮挨,手儿厮把,少也是有五千来对儿”,谈情说爱的情人们是那么肆无忌惮,手挽手、肩并肩。汴京城里甚至设有专供少年男女谈恋爱的地点,“别有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春情荡扬,酒兴融怡,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许多人都以为宋代“礼教吃人”,“男女授受不亲”,却不知宋朝的少年男女也有自由恋爱。好事的宋人还总结出一套跟女孩子搭讪、交往的指南,叫“调光经”“爱女论”,换成今天的说法,大约可以叫作“把妹秘诀”。“调光经”告诉男孩子,遇上了心仪的女孩子,当如何上前搭讪,如何博取对方好感,如何发展感情:要“屈身下气,俯就承迎”;“先称她容貌无只,次答应殷勤第一”;“少不得潘驴邓耍,离不得雪月风花”;“才待相交,情便十分之切,未曾执手,泪先两道而垂”;“讪语时,口要紧,刮涎处,脸须皮”;“以言词为说客,凭色眼作梯媒”;“赴幽会,多酬使婢,递消息,厚赆鸿鱼”;“见人时佯佯不睬,没人处款款言词”。宋话本小说《张生彩鸾灯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元宵节的爱情故事:南宋年间,越州有一名“轻俊标致的秀士”,年方弱冠,名唤张舜美。因来杭州参加科考,未能中选,逗留在客店中,一住半年有余,正逢着元宵佳节,“不免关闭房门,游玩则个”。恰好观灯时候,在灯影里看见一名楚楚动人的小娘子,不由怦然心动。张舜美便依着“调光经”的教导,上前搭讪。“那女娘子被舜美撩弄,禁持不住。眼也花了,心也乱了,腿也酥了,脚也麻了,痴呆了半晌,四目相睃,面面有情”。两人由此相识、相爱,并相约私奔,经一番磨难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少话本、小说、戏文讲述的爱情故事都不约而同地以汴京或临安的元宵节为时空背景,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宋朝人的上元佳节,确实是一个很容易产生爱情的浪漫节日。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元宵节在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跟市民文化的兴起、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宋政府对元宵闹花灯的赞助是息息相关的。与元代“每值元夕,虽市井之间,灯火亦禁”、明朝因“正月上元日,军民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而“痛加禁约,以正风俗”的做法不同,宋政府对于元宵节的国民狂欢表现得非常宽容,诚如宋太祖所言,“宜纵士民之行乐”。北宋时,应天府倒发生过一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走了样,事情的真相其实是:应天府留守田登,名字与“灯”谐音。下属为避讳,遇到“灯”字一概改为“火”字。“忽遇上元,于是牓于通衢:‘奉台旨,民间依例放火三日。’”台谏官获悉此事,立即弹劾,田登因此被罢了官。宋朝从未有“不许百姓点灯”的事情。恰恰相反,民间放灯一直受到宋政府的鼓励。南宋时,依照惯例,元宵期间,临安府会蠲免公租房的三日租金;从正月十四日起,官府每天都要给各支歌舞队发钱发酒,以资犒赏;每至傍晚,临安府还要差人到各家各户询问:点灯的油烛是否够用。若不够,官府“各给钱酒油烛,多寡有差”,领取酒、烛到升旸宫,领取钱到春风楼。到了放灯最后一夜,即正月十八日晚上,临安府尹要出来拜会市民。每当这个时候,府尹大人就坐着小轿,在舞队的簇拥下,招摇过市,“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临安政府的“吏魁”跟在小轿后,背着一个大布袋,里面装的都是“会子”(纸币),每遇到在杭州城做生意的商民,便给他们派钱,每人数十文,祝他们新年生意兴隆。这叫作“买市”。不要以为这是我编出来的,《武林旧事》有记载:“吏魁以大囊贮楮券,凡遇小经纪人,必犒数十,谓之‘买市’。”有一些狡黠的小商人,用小托盘放着梨、藕数片,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重复领赏,官府也不去计较。宋朝的元宵节还有一个惯例:天子与民同乐,以示亲民。一首宋代小词写道:“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说的便是宋朝皇帝在宣德门与民同过元宵的情景。每年的正月十四(或十五,或十六)之夜,皇帝都要“乘小辇,幸宣德门”,观赏花灯;随后,“驾登宣德楼”,宣德楼下早已搭好一个大露台,诸色艺人在露台上表演相扑、蹴鞠、百戏等节目,皇帝坐在楼上欣赏表演,“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先到宣德门下的市民,“犹得瞻见天表”,得以近距离一睹龙颜。这时候,叫卖“市食盘架”的小贩守候在门外,等着赏灯的嫔妃宣唤,皇室中人叫买小吃零食,出手非常大方:“妃嫔内人而下,亦争买之,皆数倍得直,金珠磊落”。有些幸运的小贩,一夜之间就发了财,“有一夕而至富者”。北宋徽宗年间,皇室还在皇城端门摆出御酒,叫“金瓯酒”,由光禄寺的近千名工作人员“把着金卮劝酒”。“那看灯的百姓,休问富贵贫贱老少尊卑,尽到端门下赐御酒一杯”。侍卫呼喝提醒游人:“一人只得吃一杯!”话说有一年元宵,某女子游了皇城后,已是深夜时分,见端门摆着“金瓯酒”,也饮了一杯。饮酒后,又顺手牵羊将金酒杯塞进了怀里,想偷走。谁知被皇室卫士发现,一把抓住,问她为什么偷东西。女子说:“妾身的夫君平日管得严,我今天喝了酒,面带酒容,回家后夫君会不高兴的。我将金杯带回去,做个证物,说是皇帝御赐的酒,夫君就不敢有意见了。”只听隔帘有人笑道:“将金杯送给她罢。”帘后那个说将金杯送给女子的人,便是宋徽宗。这个故事记录在宋人万俟咏《凤皇枝令》诗的序言中,应该是可信的。后来又被改编进话本《宣和遗事》,就更有戏剧性了:“宣和间,上元张灯,许仕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女子窃所饮金杯,卫士见之,押至御前。女诵《鹧鸪天》云:‘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令卫士送归。”元宵节宋朝君主登上宣德门楼看花灯,当然不是贪图声色享受,而是“秀亲民”,用宋仁宗的话来说:“朕非游观。与民同乐耳。”千灯照夜成何事,一点疏防万屋危宋朝元夕放灯,“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多得连找个喝酒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宋人描述说:“所谓车马往来、人看人者是也。都人欲为夜宴,则绝无可往处,人多故也。”这么多人涌上闹市,又是男女混杂,又是夜晚,又是满城灯火,免不了要对当时的城市治理秩序与公众安全提出挑战。元宵节最容易发生的意外主要是火灾、儿童走失与治安事故、刑事犯罪。正月还是天干物燥的时节,又兼千家万户彻夜燃烛点灯、燃放烟花,一不小心,便会引发火患。诗人陈著有一首《元宵》诗写道:“火是人生日用资,难凭回禄做儿嬉。千灯照夜成何事,一点疏防万屋危。”便是提醒家人:元宵放灯之时要注意防火。所幸宋朝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消防制度,一百多万人口的杭州城配置有五六千名专职的消防官兵,每二三百步设一个巡察火警的哨岗,作为城市制高点的望火楼也是日夜有人值班瞭望,一旦发现哪处起火,立即拉响警报,附近的消防队很快出动救火。元宵放灯期间,宋政府当然更会注意火警,“分委府僚巡警风烛”。热闹的上元夜,文静的仕女都出门赏灯了,好动的儿童又如何肯待在家里?他们“拦街嬉耍,竟夕不眠”。但小孩子懵懂无知,人潮拥挤之下,极容易走失。这个问题,政府也应当给予解决。宋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每一坊的巷口,在没有乐棚的地方,多设几处“小影观棚子”,里面放皮影戏,吸引小朋友进来观看,“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万众狂欢之际,也难免有人浑水摸鱼,或诱拐儿童,或偷劫财物,或调戏妇人。宋神宗时,某年上元夜,礼部侍郎王韶的幼子王寀才五六岁,随着家人出门观灯,家人将小公子扛在肩上,边走边看,目光为华灯丽人所吸引,不料有一伙奸人,见王寀头戴珠帽,晓得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便趁着人潮拥挤,将王寀抢走了。王寀虽年幼,却极聪慧,也很镇定,一声不吭,悄悄将戴着的珠帽塞进怀里。待奸人扛着他走到东华门时,王寀看到皇室的侍卫队,立即大呼。奸人骇惧,只好撂下孩子逃走。宋神宗叫人将王寀抱来,一问才知道是王韶的儿子,便交代侍卫把孩子送回王家,并下令开封府追捕奸人。为防范这样的奸人趁火打劫,趁乱作案,宋政府在元宵夜会加强巡警,“命都辖房使臣等,分任地方,以缉奸盗”。“都辖房”是宋政府设于城市的治安机构,“专以缉捕为职”。凡热闹人多之处,皆点巨烛、松柴照路,亮如白昼。又派大量兵卒巡逻、站岗。宣德楼下,更是戒备森严,“两边皆禁卫排立”。元宵放灯之期,设于京城的几个刑狱机构,也会张灯,“建净狱道场”,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同时“陈列狱具”。这是对潜在不法分子的警示与威慑。京都的“元宵法制警示”最有意思:在“繁闹之地”点燃巨烛,“照耀如昼”,警卫押着囚犯数人,并有布幅纸板写明他们的犯罪行为:“某人为不合抢扑钗环,挨搪妇女。”意思是说,这些不法分子乘人不备抢夺观灯妇女的环钗饰物,或趁着人流如潮对观灯女性耍流氓。然后,京尹当众宣布对他们的法律惩罚。实际上这是一场表演,那些被当众宣判的囚犯,并不是真的犯了盗抢财物与调戏妇女之罪,而是监狱里的犯人,被官府临时提出来充当一回“群众演员”,以配合官方的“元宵法制警示”。官府的用意,是“姑借此以警奸民”。可以看出,宋朝对于“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元宵狂欢,并无意于干涉,政府禁止的对象只是“抢扑钗环,挨搪妇女”的不法行为。倒是明代弘治年间,朝廷曾饬令两京并各州府严禁妇女元宵夜游;清代嘉庆年间,也有大臣提出查禁上元夜“男女交路,而瓜李无嫌”的“狂荡”行为;元代更是干脆禁止民间元宵放灯。生活在元朝的宋遗民刘辰翁,只能通过对故国元宵花灯的回忆来排遣愁怀了:“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长是蛾儿作队行,路转风吹去。十载废元宵,满耳番腔鼓。欲识尊前太守谁,起向尊前舞。”拟一份大宋“元宵联欢晚会”节目单宋代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却有“元宵联欢晚会”——这不奇怪,宋朝时候,元宵节远比春节热闹、隆重、盛大。按大宋习俗,每至元夕放灯期间,皇城的宣德门广场上(北宋汴京与南宋临安皇城均有宣德门),早早就用竹木、彩帛搭建成巨大的灯山,一入夜,灯山万灯齐亮,将整个广场照得如同白昼。元夕二鼓时分,皇帝驾临宣德门,乘着小轿出来赏花灯,然后登上宣德门城楼,观赏“元宵联欢晚会”。宣德楼下早已搭好一个大露台,诸色艺人就在露台上表演文娱节目;“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君主与万民同乐。先到宣德门下的游人,“犹得瞻见天表”,还可以近距离一睹龙颜。宋朝“元宵联欢晚会”到底会表演哪些节目,已无可考证。不过,根据宋人笔记记录的零散信息,我尝试拼接出一份宋朝“元宵联欢晚会”节目单,不敢说是“还原历史”,但庶几反映出当时元宵联欢盛况之万一。我设定的时段是南宋理宗年间的临安元宵节。之所以选择理宗朝,是因为宋人笔记《武林旧事》收录了这个时期临安城各色著名艺人的名单,并收录了一份理宗皇帝寿辰文娱汇演的节目表,是我们重构宋朝晚会节目的重要参考信息。好了,下面就来看看我们虚拟出的大宋“元宵联欢晚会”节目名单。节目虽为虚拟,但均有所本,节目名录与演员名单均来自《武林旧事》及其他宋人笔记。大宋“元宵联欢晚会”节目单节目一:唱赚《升平乐》表演者:临安知名官妓金赛兰、范都宜、唐安安、倪都惜、潘称心、梅丑儿、钱保奴、吕作娘、康三娘、桃师姑、沈三如。(“唱赚”为南宋盛行一时的说唱艺术之一,金赛兰等人则是当时临安府唱曲唱得最好的官妓,《梦粱录》说她们“娉婷秀媚,桃脸樱唇,玉指纤纤,秋波滴溜,歌喉宛转,道得字真韵正,令人侧耳听之不厌”。)节目二:说浑话《齐谐》表演者:蛮张四郎(“说浑话”是流行于宋代的说话节目,类似于今天的脱口秀,以诙谐、讥讽为特色。北宋汴京有位“说浑话”艺人,名叫张寺,“以诙谐独步京师”“,其词虽俚,然多颖脱,含讥讽,所至皆畏其口”,是当时最著名的毒舌。蛮张四郎则是南宋临安最有名的“说浑话”艺人。)节目三:相扑竞技赛表演者:周急快、董急快、王急快、赛关索、赤毛朱超、周忙憧、郑伯大、铁稍工、韩通住、杨长脚等。(相扑是大宋的国技,逢重大节庆,如“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元宵联欢晚会,相扑表演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节目。)节目四:女相扑表演表演者:嚣三娘、黑四姐、韩春春、绣勒帛、锦勒帛、赛貌多、侥六娘、女急快等。(我们可以确认一件事:在宋朝“元宵联欢晚会”上,女相扑表演是最火爆的节目之一。嘉祐七年的元宵节,宋仁宗驾临宣德门城楼,“召诸色艺人,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者,亦被赏赛”。此事还引来司马光的抗议。)节目五:说书《中兴名将传》表演者:乔万卷。(《梦粱录》记载,南宋临安的说书艺人,“敷演《复华篇》及《中兴名将传》,听者纷纷,盖讲得字真不俗,记问渊源甚广耳”。)节目六:弄影戏《群仙会》表演者:尚保义、三贾(贾伟、贾仪、贾佑)、三伏(伏大、伏二、伏三)、李二娘、王润卿、黑妈妈。(年春晚,来自匈牙利的Attraction舞团表演影子舞《符号中国》,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实际上这种利用光影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宋代已非常流行,叫作“弄影戏”。《武林旧事》载,南宋元夕,“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节目七:舞绾《寿星》表演者:张遇喜、刘仁贵、宋十将、柴小哥、林赛哥、张名贵、花念一郎。(“舞绾”即舞蹈表演。)节目八:杂扮《四时欢》表演者:胡小俏、周乔、郑小俏、鱼得水(旦)、王道泰、王寿得(旦)、厉太、顾小乔、陈橘皮、菜市乔、自来俏(旦)。(“杂扮”为杂剧散段,情节简单,以逗人一乐著称,风格有点像赵本山小品,好模仿乡下人口音取笑,“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叟,以资笑端”。)节目九:筑球比赛表演者:左军一十六人,有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有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筑球”为宋代蹴鞠的比赛形式之一,类似于今天的足球赛。宋人逢盛大节日,通常都会举行精彩的筑球表演赛,以庆祝节日。上面列出的表演者为南宋的“皇家足球队”,叫“筑球三十二人”。)
以上就是3本宋朝历史小说的全部内容,喜欢这一类型的书友记得点赞跟收藏啦,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