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你心中的大象又是什么模样

辽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6563.html

当有人看问题片面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忍不住嘲笑一句“盲人摸象”。但“盲人摸象”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大家了解吗?

《盲人摸象》6cm×8.5cm年

年获“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大展”金奖这个民间故事家喻户晓。在我的心目中,很多民间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哲理性很强。“盲人摸象”这一生动的故事告诫人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把局部看成整体。不过盲人因为盲,反映问题不全面是可以理解的,而瞪着两只大眼睛指鹿为马的又是何等可悲!——周东申该作品主题来自《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把局部看成整体。周东申亦看到了该故事中丰富的哲理性,而且他认为这个道理不仅适应于反映历史上的人或事儿,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盲人摸象》局部一

周东申将《大般涅盘经》中有关“盲人摸象”这个故事的语象,用黑白木刻版画语言的形式转化为更为通俗和直观的图像,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更强。如此,观众用全能视角非常清晰地看到四个盲人摸到的并非大象的全部,而只是一个鼻子、一条腿、一条尾巴,多么滑稽而可笑。看后、笑后,观众不禁若有所思,从而使这一哲理影响到他的想法和行动。

《盲人摸象》局部二

周东申仅用黑白二色表现大象和盲人形象,将文本语象、自己的想象力和故事的哲理性都融入版画创作之中,构筑了一方充满童趣、幽默感和无限想象空间的版画天地。首先,从大象身上佩戴的装饰来看,它来自印度或尼泊尔;观察四个盲人的装束和打扮,该是生活在清朝时期的大臣或贵族。这些特征拉远了画面图像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令观众的代入感更弱,更方便跳出来看问题,从而看得更为仔细和透彻。其次,采用对称式构图,使画面形成一种均衡感;而左右各一个盲人和画面上方的铃印,使画面更加稳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道理,周东申除了精确地刻画出大象和四个盲人的神态、动作之外,还用多变的刀法、精细的线条、完美的黑白过渡,对大象的强壮身体、精美配饰,以及四个盲人的衣服进行了细致地刻画。从而使大象更高大雄伟,盲人摸到的那个部分更加逼真,也更加直观地揭示了真相:这四个盲人各自摸到的只是大象的局部,而不是大象的整体,因此他们所认为真相并不是真实的。由此,作者将盲人摸象的含义表达得更加深刻,借此反映了指鹿为马的可悲社会现象。

《盲人摸象》局部三

周东申主张版画应雅俗共赏,要让别人看得懂。这便是一件让观众都能看懂的艺术作品,而且在看懂的基础上还有所参悟、有所行动。作品中讲述的这个故事和道理虽老,但绝不过时。这是一件难得的精品,实现了艺术性与思想观念性的高度统一。既有生活痕迹,又有故事情节,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云沙西河

《盲人摸象》局部四

其实我们对于眼前事物的判断依据无非是掌握的信息,而信息搜集的再详尽,拼凑的再完美也还原不了事实。对于真实情况的判断,永远是主观性的。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盲人摸象。但是,就像周老说的那样,“盲人摸象”总好过指鹿为马,睁着眼睛指鹿为马的才是真的可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