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木刻 >> 木刻市场 >> 除夕话年画儿

除夕话年画儿

禁放加疫情使得除夕变得越来越冷清了。除了日历上标注的除夕俩字以外,现实中少了许多欢闹。

唯有在中国年画儿里,还记录着喧闹的年味儿。年画儿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古人过年时总会张贴它,以增添节日喜庆的气氛。

图片源于网络

中国年画其实很多外国人非常喜欢的,它能出口创汇。在我的审美理念中,雅俗都值得欣赏,只要它积极阳光。

”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摘自网络百科。

图片源于网络

民间年画分为四大家,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四川绵竹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属于中国江南民间艺术。它起源于宋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了明代发展为民间艺术流派,清雍乾时期为鼎盛。

图片源于网络

杨柳青年画儿有着年历史,位于天津。以木刻版画套水印手绘为主,独具一格,闻名天下。

图片源于网络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于明代兴起,早期受到过杨柳青年画的影响,鼎盛于清代。下图为发行的杨家埠年画儿邮票。

图片源于网络

四川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鼎盛期。它以彩绘见长,分为红货和黑货,红货指彩绘拓片,黑货指墨色或朱砂拓片。下图该是红货年画儿了。

图片源于网络

唠了半天木版年画儿的种类,其实也没说尽,还有许多小的分支,就不逐一尽道了。还是借着除夕话年画儿,拣些”俗俗”滴年画儿来欣赏热闹一下吧。只是如下年画儿,都不是木版水印年画儿,而是手绘年画儿。色彩呢不像木刻年画儿那么对比强烈,但反应的故事,却是一样的“俗”。

”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宋.冬舂

图片源于网络

上图是一幅为过除夕而准备聚餐食物的年画儿,反应了普通百姓在除夕到来之前的忙碌与欣喜。画面着色并非大红大绿,而是比较和谐的色调儿。图片上黑体字是画中落款题诗(如下均如此)。

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宋.馈岁

图片源于网络

上图是一幅邻里送年盘的画儿,逢年过节四邻之间互赠家里的好吃的,温暖而和谐。现在估计都是“街坊高打墙”,对面邻居不相识吧。

”塾中先生不甘贫,书写春联卖斯文。当众挥毫显身手,自夸笔力胜右军。”~清.卖春联

图片源于网络

贴春联是家家户户过年必须的一个程序,古代没有印刷的春联,都靠手写。家家都买得起,则说明花费不多即可买来贴上,那可是肉眼可见的纯毛笔手写春联。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令小儿尝。”~清.吃灶糖

图片源于网络

上图年画儿,是期盼送灶王爷上天不言”坏”的。民间盛行着腊月小年吃糖瓜的习俗,百姓们都期望着糖瓜可以黏住灶王爷的牙齿,让他不要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愿望简单朴素,也透着”俗”味儿,年味儿。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敲竹歌噪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清.跳灶王

图片源于网络

上图画面反应的是,一群乞丐扮演灶王爷小鬼啥的。他们从家家户户门前经过,给了赏钱的人家,则预示着灶王爷上天去不会跟玉皇大帝说这户人家的坏话。在特定时间利用特定的心理需求而赚银子的乞丐们,也算因年得温饱了。

春前五日夜初更,排门燃火如昼晴。儿孙围坐鸡犬忙,迎得来岁好收成。~宋.烧火

图片源于网络

上图年画儿表现的是农民为了来年收成好,而生旺火祈求天公作美的。农耕之家期盼劳动收成好,再简单不过了,年画儿在昭示着民以劳动为幸福和快乐的价值理念。虽然俗,但也脚踏实地,价值观不俗。

除夕黎明打粪堆,一任灰尘满院飞。但求万事如吾愿,定放汝向彭泽归。~宋.打灰堆

图片源于网络

不是看见上图年画儿,估计现代农家人也不知道打粪堆的习俗了。农家农事,在年画儿里反复呈现,这也是一种宣传。民以食为天,耕田种地才能撑起天。

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传到草民小茅舍,也请将军佑吉祥。~明.贴门神

图片源于网络

《隋唐演义》中的秦叔宝,居然成了家家户户张贴的门神,今天知晓才明了自己的孤陋寡闻。其实民俗画儿里的学问也是不少的,挖掘下去,都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可以变现为钱地。

钟打五更又一年,儿孙长高开笑颜。分食枣糕与橘荔,更喜遍赐压岁钱。~清.压岁钱

图片源于网络

上图年画儿反应的是,孩子们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的习俗。这是天伦之乐,这也昭示着门楣香火的旺盛,这还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本。三孩政策后,将来的孩子们,又有了兄弟姐妹,叔叔舅舅姑妈姨妈了。被独生子女荒废的亲戚间的称谓,会慢慢寻回来的。

天涯海角难相逢,尺素传达赖远征。驿站健卒鞭快马,山高水长亦贯通。~元.驿站送信

图片源于网络

上图年画儿画的是邮差在驿站歇脚儿。天涯海角佳节思亲,于分别两地的家人来说,一封家书抵万金。古代的邮差骑马送信,而今视频的两头以网络连接就能见面。在摸不到对方的咫尺天涯,一解佳节思亲之苦。“咫尺天涯”的造词者,我真的佩服他,他居然有先见之明。虽然歪批了“咫尺天涯”,诸君见谅图个乐儿吧。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宋.燃爆竹

图片源于网络

古代燃放烟花爆竹,显得简单粗暴,执放人的动态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烟花爆竹的炸响。今时为了环保只能把春节的烟火爆竹戒掉,人们还可以在年画儿里寻找放鞭炮的热闹。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明.拜年送名片

图片源于网络

上图年画就如同当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