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我国的木刻版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就出现了木刻版画的原始形态。由于木刻版画接近生活又物美价廉,明清年间的民间木刻年画更是异军突起,河南开封朱仙镇、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的木刻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刻年画。
木刻版画在我国农村广为流传,湖北郧阳也不例外。每逢春节,农村家庭都要请当地有名的木刻版画匠人制作几幅秦琼、张飞、关羽、尉迟恭等古代英雄人物的木刻版画,在大年三十中午12点前贴于家门,守护家庭平安,祈求来年幸福安康,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家住湖北省十堰市郧阳思源实验学校附近的张全海老人,就是非遗木刻版画的传承人,为了不让这一流传千年的手艺失传,他经常到学校教学非遗木刻版画,手把手传授技艺。美术教师闫庆对此十分感兴趣,他主动向老人拜师,在学校支持下办起“木刻版画工作室”,把木刻版画引进课堂。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学校积极行动,依托社团活动开展课后服务。在24个课后服务项目中,由闫庆负责的“木刻版画兴趣小组”最受学生喜爱,从刚组建时的10多人,半年之后就增长至多名学生。活动室人满为患,不得不办起了“庭院班”,从室内走向室外。
木刻版画制作过程分画图、刻板、调墨、拓印、晾干等步骤。刻板和拓印是关键,刻板需要心灵手巧,握刀的姿势和下刀的轻重要拿捏得十分到位——下刀用力大了会把模板划穿,用力轻了则轮廓不清晰,拓印出的图案没有层次感,也不够精美。拓印时,蘸墨的轻重也要掌握分寸,墨重了画面轮廓不分明,墨轻了则画面有盲点、有断层。
虽然学习木刻版画并不容易,但学生却学得十分起劲。如今,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特别是木刻门神画最受师生青睐。年春节,有的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年画作品贴在自家大门上,周围的邻居和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感到十分惊奇,纷纷称赞。还有的学生把精美的图案拓印在纸上、小扇子上或是小物件上,当作礼物送给前来学校参观学习的客人。
木刻版画的制作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体验到创作的快乐,而且让他们找回了自我。在木刻画小组里,有一个学生叫小明,9岁时从5米多高的石坎上跌落,头部撞在地上,命虽然保住了,但思维变得迟钝、说话也吐字不清,所以不愿意与同学交流,唯一的爱好就是画画。在教师的鼓励下,小明参加了木刻版画兴趣小组。没想到他表现得特别好,不到两个星期就熟练掌握了木刻版画的制作步骤,制作出精美的图案。现在,小明成了教师的小帮手,指导其他学生进行创作,与小组里的伙伴打成一片,有说有笑,变得非常自信。
为了将木刻版画兴趣小组办出成效、形成特色,学校高度重视,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出台了《郧阳思源实验学校木刻版画远景规划》,成立了由闫庆等12名教师组成的校内指导团队,聘请张全海等4名在本地木刻版画方面有名气的专业人士作为校外辅导教师,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年底,学校在附近的海德公园社区组织了一场大型木刻版画义卖活动,师生的作品深深吸引了众多居民。义卖活动不仅搭建了传承文化的平台,而且丰富了师生的校内外生活,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距离。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十堰市郧阳思源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年06月22日第5版
作者:熊巍梁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