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旅游城市,大草原上的俄罗斯风情小镇

我国幅员辽阔,每一寸土地都有专属它的符号。在云南,人们隔着高山对唱山歌,嘹亮的歌声萦绕山谷;在陕西,黄土高坡上飞扬的尘土卷起一句“信天游”;在内蒙,洁白的哈达上跳跃着羊群的呐喊。每一个地方,都有专属它的名片。今天,我想介绍的是内蒙古。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首敕勒歌,将草原风光完美展现。提起内蒙古,第一反应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呼伦贝尔,就静静地坐落于内蒙古的西北部。人们欣赏嵌在广阔草原的蓝眼睛——呼伦湖和贝尔湖,人们仰望矗立在边界线上的国门。可在这里,还有一个充满俄罗斯风情小镇——恩和。木刻楞在北纬51度的高寒地区,在大兴安岭以西的中俄边境线上,在俄罗斯一水之隔的远处。有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恩和,在古文献里,它有一个曾用名鞑靼。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起家的地方就在恩和,大汗的军队浩浩荡荡的南下,奔驰的马儿给恩和留下了记号,根里湿地的马蹄状小岛。后来呢,马蹄声渐远,异国的淘金者风尘仆仆的来了。年,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军队撤离,炮台拆毁,淘金者留了下来百年来,来自俄罗斯的姑娘成了淘金工人的妻子,这样的跨国恋爱在这里并不稀奇。他们代代相传,和睦生活,他们居住的房屋依然保留着俄式的“木刻楞”,色彩鲜明的“木刻楞”与湛蓝的天空相互映衬,山环水绕的恩和就在这里。清晨,袅袅炊烟徐徐升起,绕过树梢,混入晨雾,拉开素雅的窗帘,一幅山水风景画就这样开了头。邀请一匹马儿,去山边儿走走,说不定还会采到蘑菇。中午,在当地人的邀请下尝一口列巴,咬一大口俄罗斯红肠,品一口酸奶,想着都开始吞口水。傍晚,爬上恩和附近的南山,极目远眺,看那连绵的草原,蜿蜒的河流,还有艳丽的“木刻楞”。在太阳落山前,回到镇子上,守在湿地旁,等到月上枝头,星星眨巴着眼出现,周围一片漆黑,仿佛置身于银河系中。这里的居民热情好客,他们有蓝眼睛,黄头发,可一张嘴却是一口亲切的东北话。如果时间充裕,听听老辈人讲他们的陈年往事,他们是怎样相识相爱,一个俄罗斯少女如何成了中国淘金工人的妻子。镇子不大,可每一处风景都能作画。当辽阔的草原遇上鲜艳的“木刻楞”,当格瓦斯配上俄罗斯大红肠,当你来到恩和,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