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39.net/pf/a_6169124.html90多年前,鲁迅倡导发起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版画的序幕,开启了我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光辉篇章。近日,“晨星——中国现代版画的四个时期”专题展在槐轩举行,通过不同时期版画名家作品,向观众呈现版画艺术语言与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此次展览聚焦上海新兴木刻、战时版画、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版画及中国当代版画四个主题,展出了艺术家李桦、野夫、王式廓、力群、彦涵、黄新波、古元、黄永玉、杨先让等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在京派二进四合院的展陈环境中,经典展厅与当代展厅隔院相对,展现经典与当代艺术的碰撞与对话。上世纪30年代,在左翼文艺思潮的影响和鲁迅的推动与指导下,新兴木刻运动首先在上海展开。李桦、野夫、黄新波等进步青年迅速以刀笔当武器,用刚健质朴的黑白线条创作出大量揭露社会现实的木刻作品。展览展出了李桦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的《前进曲》等作品,画面中的人们怒吼着,发出“前进”“起来”的时代强音。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推动了美术走进大众视野的步伐,许多“新兴木刻”时期的积极分子奔赴延安,王式廓、彦涵、古元等艺术家坚持“文艺为人民”的创作方向,深入敌后战场与解放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从陕北民间年画、剪纸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更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延安木刻”。王式廓年创作的经典之作《改造二流子》在展览中亮相,生动展现了当时延安社会风气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后,版画创作中的人文精神进一步凸显,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如力群、广军在创作内容上转向了对田园诗意的追求和乡土质朴风情的表达。此后,版画家们面对当代广义而多元的社会语境,通过创作思路的转向和对当下社会不同维度的思考,探索着当代版画的新出路。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