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张士友曹挺
纺纱织布是农村妇女的一项主要劳动,也是农户经济收人。界首四周广大农村的女孩从七八岁起就要学纺花(纱),到了十五六岁就要学织布,从而形成了农村妇女个个会纺花,户户都织布(当时名称叫纺赚花)。它为抗日故争时期界首三镇花布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货源。
一、花布行业的分类
当时的花布行业分为两类。一是花布行,一是布案(也叫布摊)。花布行是有国定的店房和地址,经营大宗棉花、布匹,是代客买卖的中介代理商;布案一般规模较小,临时摆在街旁。
二、花布行业的经营方式与分布
花布行的经营方式有:代客卖棉花、代客以棉花换土布、代客买布,资金雄厚自营。而布案是从花布行里购买(或赊欠)小部分棉花,在街上摆摊以花换布或买布的业务,它把换或买的布匹卖给花布行,从中获取利润。
柴进注:此系王东军老师提供的改革开放后之布摊照片,这种街头摊点延续了民国经营风格,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摊点对面为槐草(或麦秸)作顶的土坯草房。
当时花布行主要分布在至公街和南太平街(大关帝庙巷)一带,年全城有花布行86家,其中规模较大者16家,分别是德丰恒、西德顺、恒昌和、德源恒、义兴昌、正太祥、荣兴、义大、文昌祥、三兴合、锦源、土产推销社、采购站、供应站、祥太、利源等行,业主在至公街的主要有邢丙乾、周利民、郭殿相、于学勤、王树锡等;在太平街的主要有徐金斗(徐瞎子)、王德运等。
柴进注:至公街,街名自民国至今未变;南太平街(大关帝庙巷)这一段即是现在的健康路南段,为原一小(今四中)至大义街北头。
三、货物的来源与销路棉花
主要来源是以潢川为中心的湖北省北部和河南的东郡地区,土布来源于界首四周的农村,土布的销路西到西安、重庆、武汉一带,东至颍上、蚌埠及江苏等地。年出口土布一百万斤至三百万斤。
四、棉花、土布的相互交换
本地农户多是把织好的布匹卖掉,再买棉花,然后再织成布,这种过程就是纺赚花。农户把土布拿到花布行换花时,由掌案的(掌案人是花布行里的主要技术人员)拿起布掂一掂重量,看一看宽度,数一数几折,往自己身上一比即可知道该布的重量和长度,或由掌案的在木案上量尺寸(木案旁竖一长尺或案上刻有尺寸)然后再根据布匹的质量,即告知兑换多少棉花。农户有择花布行兑换的自由。
质量上菜的布匹标准是纺纱细、均匀,布织得很密,布边整齐,布面平整,一斤布可换二斤棉花;质量中等的布一斤兑换一斤二两棉花;质量低等的布一斤兑换一斤或八两左右的棉花(均以老秤计算)。
外地客商多是带钱来购布的,也有带货来界首,货物出售后再买土布的。客商和行主为了使客商买到布,采取以花换布的形式,就是购布客商先买花,交由花布行代其换成布;资金雄厚的花布行则是先用棉花兑换成布,直接卖给客商,客商通过花布行可以兑换或直接买到布匹,促进了花布行业的繁荣。
五、外运
外运的交通工具主是船只。布匹要打捆外运,先将布一块一块的平铺地面,用铺在最下层的一块布折起来,四面包好,用绳打紧,然后在捆头上写明货主的姓名、布匹等级、数量等。捆是长方形,每捆少的有尺至尺,最大捆达尺至尺。
资料来源:《小上海岁月》
界首市政协编印出版
黄山书社,年11月第一版
文字录入:柴进
王东军老师提供老布摊摄影照片
木刻版画来自《界首一览》
题图为网络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