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卡艺术,笔者不懂,但看着好看,也就好奇。当一个多月前在长沙博物馆参观了在这里举办的“大美墨言——中国古代唐卡展”,更是对这一门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古老艺术赞叹不已。赞叹之余,就禁不住想了解唐卡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与唐朝有关吗?为什么有那么浓郁的神秘意味和绚烂的色彩呈现,而且都有佛像在里面?
12月1日上午,当笔者在长沙博物馆聆听了唐卡艺术家曹子丹举办的以《带你走进唐卡艺术》为题的讲座后,了解到唐卡艺术作品讲述的佛教故事,绘制过程以及收藏和保存的方法后,对唐卡艺术的美好才算是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曹子丹先从藏传佛教开始讲起。关于藏传佛教的缘起,曹子丹讲到了佛教和苯教(Bon),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其下又可分为密宗与显宗,它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为佛教三大体系;佛教与喇嘛教;藏传佛教分为四大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
他介绍了西藏宗教艺术的历史:公元7世纪进入西藏并开始传播,公元7世纪至9世纪进入法王时代,9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公元10世纪是后弘期,11世纪至13世纪是融合期,13世纪至14世纪是蒙古时期,15世纪至17世纪是巩固期,18世纪至19世纪是汉藏艺术融合期。
对唐卡的定义,曹子丹说,唐卡(Thang-ga)为藏语音译,意为用彩缎装裱而成的佛教卷轴画,产生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所以,唐卡的唐与中国历史上的唐朝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恰好纠正了我和不少人以往的认知。
唐卡的发展与佛教息息相关,当佛教传入西藏,藏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游牧生活,固定的寺庙无法满足众多迁徙不定的信徒需要。于是唐卡这种以卷轴画形式出现的艺术,满足了信徒的需要。
据他说,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唐卡的内容主要以佛、菩萨、度母、护法神、祖师等佛教题材为题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宗教色彩,以及独特的绘画技法、审美标准和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唐卡是藏族传统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社会历史、政治、民俗风情、天文历算、科技医学、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因此,唐卡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关于唐卡的分类法,按地区分为藏中、藏西、藏东,按画派分为勉唐画派、钦则画派、嘎玛噶孜画派。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构图严谨、程序极为复杂,讲究绘画度量经的法度和美学标准,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唐卡艺术画法主要以工笔重彩和白描为主。
曹子丹按绘制方法把唐卡分为彩唐、黑唐、金唐、红唐、木刻、刺绣、堆绣等7种。当然有的唐卡艺术家也把唐卡分为彩绘唐卡、刺绣唐卡、堆绣(织锦)唐卡、缂丝唐卡、贴花唐卡和珍珠唐卡等。
唐卡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青金石、珊瑚、绿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用料十分考究。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夺目,经久不褪,对比度强烈,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具有浓郁的雪域高原情调。
曹子丹分享了他平时绘制唐卡的工艺流程和切身体会,制作画框、打好基底和底子、打磨、根据画框框定的面积进行通盘考虑,起稿与油画起稿差不多,按度量经的法度。他讲到了三经一疏即《佛说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画相》、《佛说造像量度经疏》。
他说,绘制唐卡中的佛相要严格按规定的比例来,不允许创新和自行其事,而唐卡艺术上的尺寸与我们常说的尺寸不一样,一个头长或一个掌长叫拓,拓的二分之一叫缩,缩的四分之一叫刚巴,刚巴的二分之一叫乃。
曹子丹还讲到了唐卡的画面形式、唐卡的着色、唐卡的色彩倾向。关于色彩倾向,他说,红、白、花,是美丽的装饰色,黄、红主色代表灿烂和光明,蓝、绿的美景代表欢乐的环境,而深红、藏青,则代表威严、畏惧、雄伟等倾向。关于唐卡的勾线方法,有淡色、粗细均匀的平勾,有凸处粗、凹处细的衣勾,有中间粗、两头细的叶勾、有老鼠尾巴线的云勾、有粗细变化很多的浊勾等五种。
他还讲到了勾金与开眼、唐卡的装裱和当代唐卡与鉴别。每一幅唐卡艺术作品都是藏族文化历史及藏传佛教的浓缩展现,其画面不仅表现出了抽象的佛教理论,反映了藏传佛教的内容,更体现了藏族地区的历史、地理、传说、文化、科技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他提醒大家,市面上有许多唐卡是假的,只有懂行的人才会鉴别,一般人的看不出真假的。
之后,曹子丹讲了老唐卡叠画、老旧唐卡的意义以及唐卡的保存与清洁。唐卡的保存办法主要是通风、干燥、防虫、防鼠、防压、防折等。
讲座结束后,进入互动环节,曹子丹对现场听众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湖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武汉大学图像传媒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再教授,作为这场讲座的特邀嘉宾,在听取了曹子丹的讲座后,也就他关心的问题与曹子丹进行了现场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9月下旬起在长沙博物馆展出的“大美墨言——中国古代唐卡展”,就是长沙博物馆联合湖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共同打造的又一新作,共展出23幅精美绝伦的唐卡作品复制件。现场不少听众与笔者一样,都是先参观了这个展览后来听曹子丹的讲座的,因此觉得收获更多。
另据悉,唐卡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其传承人传承保护过程中携带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向前探索发展,对维系人类文化交流及文明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讲人曹子丹简介:六岁习画,十四岁随父入藏区,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SOAS)人类学部艺术史与考古学系硕士。主修方向为西藏艺术史、东南亚艺术史、中国古代艺术史。年于拉萨拜勉唐派唐卡大师西藏大学艺术系丹巴饶旦教授为师,研习传统唐卡绘制。近几年来尝试使用西方绘画材料,从事新唐卡的创作。已发表论文7篇,出版专著2本,创作新唐卡30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