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鄂伦春人在恶劣的环境下是如何生

物质生活与经济生活是相对的,物质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障。其内容包含了很多方面,主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等。

清末鄂伦春的物质生活主要就是其在服饰、住所、饮食和交通等方面的表现。鄂伦春时代生活在黑龙江流域以及大小兴安岭之间,该地区河流密布,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如此便利的资源,鄂伦春人世代以游猎为生。可见鄂伦春人的衣食住行都于此息息相关。

一、清末鄂伦春服饰

鄂伦春人穿的衣服,主要是兽皮所做。这是由于鄂伦春世代生活在东北地区过着狩猎为主的生活。春冬天的衣服使用的是带有长毛的兽皮制作,非常的保暖。秋夏的衣服使用短毛的兽皮制作,适合秋夏两季穿。鄂伦春人主要是采用狍皮制作衣服。

鄂伦春男女的服饰有一些区别。男人的皮袍叫做“尼罗苏恩”。主要有两种款式:一种是没过脚背的长袍,主要是在冬天打猎时穿的;另一种是到膝盖下的短袍,是在夏天打猎的时候穿的。相比较而言,短皮袍更加便于打猎。

女人穿的皮袍叫做“阿西苏恩”,只有长袍一种款式。为了美观,鄂伦春人的皮袍会染成黄色,也会在衣服的脖领、袖口等处绣上花纹。鄂伦春人不管是男士还是女士,都会扎腰带,腰带的制作材料一般是鹿皮或者是犴皮。

鄂伦春人的帽子同样也是使用兽皮制作的,较为原始古老的帽子叫做“灭塔哈”。其制作材料是完整的狍头皮。早期鄂伦春的男女都戴这种狍皮帽子,尤其是打猎的时候,狍皮毛也是一种很好的伪装。在鄂伦春人与内地有了交流之后,鄂伦春的妇女逐渐开始流行戴毡帽。

鄂伦春人穿皮靴,主要也是使用兽皮制成的。鄂伦春的皮靴主要有两种款式。一种是使用狍皮支撑的“其哈密”。它是用16条狍腿皮缝制成的两个靴靿,用狍脖子皮做靴底。这种靴子,男女都可以穿,走路轻巧且声音很小,尤其适合在外出打猎的时候穿。

另一种靴子是用鹿皮和犴皮制作的“温得”。这款靴子靴靿高,主要是男人打猎的时候穿的。由于“其哈密”和“温得”都是单层的靴子,冬天走在雪地里不暖和,所以鄂伦春人还会穿“道不吐恩”(狍皮袜子的意思),这是用半张狍皮制成的袜子。

清朝末期,鄂伦春的衣服除了使用兽皮制作之外,还会穿使用布匹制作的衣服。这些布匹并不是鄂伦春人自己生产的,而是通过向清政府贡貂所得的赏赐以及与周边民族进行交换得来的。但这并不能满足大部分鄂伦春人的需要,因此,穿兽皮制作的衣服在鄂伦春地区一直是占据主流地位的,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

二、清末鄂伦春饮食

清朝末期鄂伦春人的食物主要是兽肉,这与其生活环境及生产方式密不可分。鄂伦春人吃的肉类主要是狍子、鹿、野猪、熊等野生大型动物,此外,一些小动物也是他们食物的来源。

鄂伦春人食用兽肉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达拉嘎兰”,即烧肉的意思。这种方法是将兽肉放在火炭上翻烤,做出来的食物外焦里嫩,这种方法直到解放前的鄂伦春人仍在使用。

煮肉也是鄂伦春人的一种食肉方法,就是将兽肉直接放到锅里煮,煮熟即可使用。除了上述吃法,鄂伦春人还会将兽肉加工之后晒成肉干,这样既可以方便储存,又可以当孩子平时的零食。此外,还有“波油色”即灌血肠、“乌满”即骨髓油等食用方法。

清朝末期时,鄂伦春地区也出现了米面等食物,但是由于“米面既难得,遂视为贵重物品,不能常用,其常用者为禽兽之肉,盖事使然也。”所以,由于米面的珍贵,鄂伦春地区并没有普遍的食用,食用兽肉一直在鄂伦春地区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情况直到民国时期依然存在。

三、清末鄂伦春住所

鄂伦春人以狩猎为生,其居住地常常随着猎物的迁徙而移动。所以,为了方便移动,鄂伦春的住所非常简单。鄂伦春人居住的房屋叫做“撮罗子”,也叫“斜仁柱”。

这是用二十多根木杆搭成一个圆锥形的架子,根据季节的需要,冬季在架子的周围使用兽皮包裹,夏季则是用桦树皮包裹起来。为了散烟和采光,“斜仁柱”的上方会留有空隙,一般门设置在“斜仁柱”的南侧或者是东南侧。

“斜仁柱”的内部结构非常的简单,内部设有可以住人的床铺,一般是将床铺设在正对门的地方和左右两侧。根据鄂伦春人的习俗,正对门的铺位叫做“玛路”,这是供神的地方,只有男性客人和家里的男主人可以坐卧。

鄂伦春还有一种房屋叫做“恩克那力住哈汗”,一般是搭建在“斜仁柱”的东南面,这是专门为鄂伦春妇女临时搭建的产房,里面设施非常的简陋,除了产妇所住的床铺,就只有陪产人的床铺以及一些取暖洗漱等用具。

产妇要在里面带到孩子满月才可以回到“斜仁柱”居住,产房就可以直接拆除,若是日后需要再行搭建。鄂伦春还有一种用来储存东西的仓库“奥伦”,一般是搭建在打猎的中心地带或者是外出打猎经常经过的地方。

“奥伦”存放的是不常用的东西,例如衣服,被褥枪支弹药,食粮食肉干等物品。每当换季的时候,鄂伦春人就会到“奥伦”中取生活需要的东西,此外,如果是猎取到较多的猎物,也会将部分猎物放到这里储存。

随着鄂伦春人与周围民族的交流日渐增多,尤其是与周围农耕民族的频繁交往鄂伦春也有了土窑子和木刻楞房这两种居所。这两种房子适宜冬天居住,有非常好的避寒效果,但是这样的房子是固定的,不能够随便迁徙,一般都是要住三四年的。

鄂伦春的住所与他们的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大部分的鄂伦春人在清末仍然是以打猎为生,所以,他们的住所多为“斜仁柱”,方便迁徙和搭建。因此,直到民国时期,鄂伦春人居住“斜仁柱”的人数居多。

四、清末鄂伦春交通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生活,尤其是衣食住行等方面。清朝末期鄂伦春陆上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匹。鄂伦春人以游猎为生,为了获得充足的食物必须长期随着猎物的迁徙而迁徙。因此,马匹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据鄂伦春老人回忆,在早些时候鄂伦春人还有使用驯鹿的,但由于驯鹿对食物要求很高,渡江之后的生活环境不适合在饲养驯鹿,所以,鄂伦春人开始养马。鄂伦春人饲养的马,身材矮小,但是适合在山间行走。不但如此,鄂伦春的马跑得快且负重多,是鄂伦春人打猎搬家的好帮手。

鄂伦春人在冬季还会使用一种叫做滑雪板的交通工具。这种滑雪板是由松木做成的,使用的方法是双手撑杆,向后使劲。滑雪板就会快速地滑动,冬天用滑雪板追逐野兽速度非常的快,也是一个很好的运载工具。

除了陆上的交通工具,鄂伦春人迁徙常常需要渡河。因此,他们也有一些水上交通工具。最具代表性的水上工具是桦树皮船“扎哈,小舟也。以皮革或桦皮为之,较威呼尤轻捷,载受两三人,陆行载于马上,遇水用之以渡。”鄂伦春人常常使用桦皮船狩猎,运载东西或者是捕鱼。

五、总结

鄂伦春人的饮食、服饰以及交通工具和房屋住所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鄂伦春人饮食以兽肉为主,所穿的衣服也是兽皮所制。制作“斜仁柱”以及桦皮船、滑雪板等所需的一切材料也是来自于大自然。鄂伦春人的生活极其地依赖大自然,所以直到民国时期甚至是建国之前,鄂伦春人仍然是这样的生活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