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经印刷历经百年风华,欣赏指尖流

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m.39.net/pf/a_7453605.html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及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

01/历史渊源

自先秦以来,就有将文字刻石,以拓印流通之法。然石材于取料转运、雕刻修改,多有不便,遂逐渐以木版代之。至此,雕版印刷之术正式成为隋唐以后,中国文化承载传播之主流。据史料可知,中国雕版印刷术当起始于公元7世纪之民间,用于印刷佛教经像。唐玄奘法师(-)就曾用回锋纸印制普贤圣像,施于四众。而现存标有纪年之雕版印刷最早实物,即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之公元年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之《金刚经》。

公元—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创始人毕升(约—)在总结了前代雕版印刷的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钻研试验,制作出了以胶泥为原料的泥活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划时代革命,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用泥烧制的活字很容易破损,后来还是以木头作为原料刻制活字,但由于种种原因,活字印刷术并没有在中国得到广泛普及,书籍仍以雕版印刷为主。

15世纪中叶,德国谷腾堡(JohannesGutenberg,约—)改良木活字印刷术后,正式掀开了西方近代印刷术的篇章。19世纪初,西方近代印刷术与印刷油墨同时传入中国。公元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WalterHenryMedhurst,—)在上海创办墨海书馆,标志着现代铅活字印刷术正式进入中国。在此后短短的几十年里,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急剧衰退,濒临灭绝。

公元年,杨仁山居士住持刻印的《净土四经》既标志着金陵刻经处的创立,也标志着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在金陵刻经处传承使用的肇始。

年刻经处得到完全恢复,面貌一新。年恢复刻经流通业务,古老的雕版印刷(木刻水印、线装函套等)工艺也得以恢复,还添置了先进的现代化印刷设备,以满足全球信众施资印赠佛教书籍的需要,继续为佛教界和知识界提供木刻版佛经,使金陵刻经处至21世纪仍为世界范围内的汉文木刻佛经出版中心,深受国内外佛教界的赞赏。

02/工艺特征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刻印流通的经书,刻印精工考究,所刻经书多为小方册线装本,其版式上下天地头的宽度以及中缝齐线,均有一定规格。用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刻印的经书,选本精严,内容纯正,校勘严谨,版式疏朗,字大悦目,刻印考究,纸墨精良。将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同佛教文化与佛教艺术结合起来,形成了宗教性、艺术性、文物性兼具,独树一帜的刻印风格。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的刻本统一开本,为每筒页20行、每行20字、用老宋字体,成书长25厘米,宽16厘米,内页天头6厘米,地脚2—2.5厘米。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刻印本不仅不是简单的翻刻,而且还统一加句读、分段落,以便于读者理解。

03/工艺流程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刻版、印刷与装订。

(一)刻版

1、底样:底样全用老宋体字,要求“横平、竖直,点似瓜子,撇如刀,钩如皂剌,捺如锹”。

2、上样:将经处理的棠梨木板用水浸湿,再将样纸覆盖在木版上,待样纸半干后,用手指将纸质轻轻地一层一层搓去,将黑墨字迹留在木版上。

3、雕刻:先将木版上涂一层菜油(可使木质疏松,易于雕刻),然后发刀(刻字的左边),再挑刀(刻字的右边)。要求“发刀深透,挑刀快速”。

(二)印刷

将经版放在托版上夹紧,帚子将墨汁均匀涂刷在经版上,将宣纸覆盖其上。纸张上版,上下大小,全靠目测经验,版框处的天地头都有一定的标准:“三分脚子七头分”,就是上面天头留七分,下面地脚留三分。用擦子在宣纸上反复压擦、揭下,印刷完成。

印刷要求:“用墨匀净四角到,中缝黑。”视版片新旧,加减用墨;新版墨宜重,老版墨宜轻。拿帚子应均匀、平整、力足,宜用软劲。

(三)装订

1、分页:将每本书所印的散页按页码顺序排好。

2、折页:将每页按版芯中缝线对折。

3、撮齐:将书外口撮齐,要使“外口对齐如刀切”。

4、捆扎、压实:将一摞上下各放一块木板,用绳子捆扎、压实,至少24小时后松开,使折页平整。

5、数书:检查折好的书有没有缺页、破损、页码顺序等问题。

6、齐栏:将书本每页中缝黑口地脚的横栏线对齐。

7、串纸捻:在装订线偏里的位置上下各打一眼,串上纸捻,使书本初步固定,书页不产生移动。

8、贴封面、封底。

9、配书:一部书如果是多册,将其按先后顺序排列。

10、切书:将书黑口之外的三面切齐。

11、打眼:将书背处打上装订孔眼。

12、线装:用针线将书装订起来。

13、贴签条:将书名签条贴在封面上。

14、装函套:一部书为三册或三册以上的,另做函套,函套外再贴函套书名签条。

年5月20日,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说明

文章来源:网络,有修改。如有侵权,请致函即删。欢迎原创投稿,稿酬从优。

精彩回顾

明式家具:古、雅、丽、精

十三年一次的祭祖狂欢——苗族鼓藏节

阜新玛瑙雕——巧、俏、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