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8日讯(记者万建辉通讯员夏梓)作为具备国际视野与影响力的艺术家,陈琦的创作始终传递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日前,“
武汉·无去来处:陈琦”美术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展,展出陈琦作品80余件,展示了一个“多棱镜式的丰富世界”。展厅现场。
年出生于南京的陈琦,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博士学位,后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其作品连续获得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及优秀奖,第十三届版画展金奖及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陈琦个人照。
此次在汉展出陈琦的80余件美术作品,涵盖其水印木刻的代表作及新作、水墨、装置、影像作品等,将“印”与“痕”的概念延伸到水墨、影像、数字空间等多个媒介之中,在实验与探索版画媒材边界的同时追问其创作的核心价值。
作为具备国际视野与影响力的艺术家,陈琦的创作从其早年的“明式家具系列”“佛印系列”“荷系列”,到近年的“水系列”“时间简谱系列”,他不仅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水性”明晰了水印木刻的特殊气质,更在传统艺术的当代转换中,逐步建构了东方自然哲学的自我表达方式,同时确立了版画本体语言的个人路径。
此次展出的陈琦部分代表作品。
近年来,陈琦除了继续坚持深入水印木刻的创作与研究,还创作了大量尺幅庞大的水墨作品,这些作品注重营构画面上整体的、宏阔的景象,把水墨的笔性和墨法发挥得恣意随性充满氤氲化醇的气息,如气势磅礴的《片石山房》和《盛夏》。此外,跨越传统媒介之外的作品《无去来处》,便是陈琦对于其在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装置作品的数字化转换。在他传统与当代的转场中,以民族传统工艺引入到创作媒介中,如将掐丝珐琅的传统工艺使用于作品《巨川》中镇水兽形象的刻画。
在本次展览中,陈琦以艺术家的创作与民族工业品牌进行对话,艺术家将极具个人化的标志性视觉符号与民族工业体系,以及民族传统工艺云锦、掐丝珐琅等进行融合,产生了《不息》这件作品。以至于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称本次展览呈现了陈琦艺术“多棱镜式的丰富世界”。
展览海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