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middot纪念陈植先生

哪家医院能够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983144.html

全文刊登于《中国园林》-04期P36-39

陈植

造园学家、林学家、教授

日本古代庭园虽取法中国,同属山水式庭园,但以其所取景为其本国的风物,其所取材为其本国的物产,故其成品于山水风中,又别树一帜,形成日本式的山水庭园而闻名于世。兹将日本庭园艺术曾受中国影响之处,择要略举如下。

1

寝殿造及寝殿造庭园的引进

日本平安时代(公元—年),相当于唐德宗建中2年至南宋孝宗淳熙16年),当10世纪左右,(即宋太宗、真宗时代),采用南向、左右对称、中供起居之用的中国式建筑,谓之“寝殿”,以供天皇及贵族起居之用;所谓“寝殿造”,即中古时代所采用的中国古建筑形式。考宋·李诫《营造法式》卷一的“殿”引《义训》:“汉曰:‘殿’,周曰:‘寝’。”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在其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中曾称:“汉代之称宫者……宫垣之内,除皇帝朝会之前殿,及综治政事之寝殿,后宫,帝后妃嫔寝处殿舍之外,尚有池沼、楼台、林苑、游观部份。”对我国古代的寝殿是作为“综治政事”的专用宫室,作了论述。据日本文献记载日本的寝殿因用途之不同,故在东西两侧各有对屋(僮仆所居之屋),其间以渡殿(即回廊)相联结,对屋向南,东侧为泉殿,西侧为钓殿,形成两翼,两殿均无墙壁而架于池泉之上,以供垂钓、纳凉及舟楫上下之用。由于“寝殿造式建筑”的引进,而“寝殿造庭园”亦随之俱来;“寝殿造庭园”亦称“寝殿式庭园”。寝殿之前部为广庭,亦称“南庭”,地面铺砂,前面有池,池中有岛,池上架以拱桥,对岸为平桥。通常由东北部引水(遣水)入内,即从寝殿东边经渡殿下的暗沟(潜池)引水入内,以供盛夏降温纳凉之需。池中可泛龙头鹢首之舟。当其最盛时期,京都市内所有贵族建筑皆取此制,迄至今日,只余京都宇治的平等院犹可见其遗迹。至于水景,则仅余安艺严岛神社而已!

2

日本神社及寺院境内的建筑和庭园风尚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年,日本天平胜宝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夜,高僧鉴真大师由扬州大明寺作六次东渡,于翌年二月三日到达曰本京师奈良东大寺。因他在国内曾建筑过二十余处寺院,对寺院建筑富有经验,遂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年,日本天平宝字元年),由其师徒依椐唐代寺院风格开始营建伽蓝(寺院),越年落成,命名“唐招提寺”。其中建筑形式和造园艺术,对日本社寺造园,都有深刻影响。日本奈良东大寺的重修,由僧人重源从宋朝引进的所谓天竺式建筑,实质上还是纯粹的中国建筑形式。就古代日本的神社和寺院建筑形式而论,都与“唐招提寺”相近似,即使是纪念明治天皇的明治神宫內苑的近代建筑宫殿形式,亦无不脱胎于唐招提寺形式,(扬州平山堂东侧新建鉴真纪念堂,即全按日本奈良时代所建的唐招提寺金堂形式而构成)。即就日本社寺及一般庭园中常设的石灯笼而论,亦为中国产物。石灯笼在中国古代称为“石灯”或“燃灯石塔”。原取供灯形式,供佛前点灯之用,京都平等院内即沿此制,置于佛前中央。今我国山西太原童子寺〔按:乾隆四十八年修《太原府志》“寺观·太原县”:童子寺在县西十里龙山上,北齐天保七年(公元年)宏礼禅师建,时有二童子见于山有大石似世尊,遂镌佛像高一百七十尺,因名‘童子寺’。前建燃灯石塔高一丈六尺,后凿二石室,以处众僧……。”〕“金天辅元年(公元年),毁于兵,明嘉靖初僧道永重建。”此为中国唯一最古的石灯笼,后由中土传入朝鲜,至今朝鲜境内尚有多处新罗遗迹。日本佛教的传入为公元年,即日本钦明天皇十三年,石灯笼亦于此时经由朝鲜传入日本。今扬州鉴真纪念堂内石灯笼置放佛前,全遵唐制;证明唐招提寺内石灯笼的置放形式与日本古代亦复相同。这种佛前放置形式的废止,可能由于寺院常因此发生大火灾所造成。以后因茶会在夜间进行,便改供茶庭照明之用,今日石灯笼已成为彼国庭园内一般装饰品,不再作照明之用了。

3

茶庭的流行

日本所谓“茶室”与“茶庭”都起源于“茶道”。唐代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人,隐于苕溪,自号“竟陵子”又号“桑苧翁”。卒于德宗贞元末年)。所著《茶经》分为十门: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道,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据日本人相传其中含有“茶道”。此时正当日本奈良时代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公元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此后关于茶书,虽代有名著,然陆羽《茶经》实为嚆矢。至于“茶室”与“茶庭”的有关内容,以上诸书,均未叙及。只有明·华亭·陆树声(字与吉,号平泉,又号无诤居士)《茶寮记》(见《宝颜堂秘笈》)称:“园居启小寮于啸轩埤垣之西,中设茶灶,及瓢汲罂注濯拂之具咸庀,择一人稍通茗事者主之;一人佐炊汲。客至,则茶烟隐隐起竹外。其禅客过从余者,每与余相对结跏趺坐,啜茗汁,举无生活。终南僧明亮者……所烹点绝味清,乳面不黟,是具入清净味中三味者。要之,此一味非眠云跂石人,未易领略。余方远俗,雅意禅栖,安知不因是遂悟入赵州耶?时杪秋既望,适园无浄居士(陆树声自称)与五台僧演镇,终南僧明亮同试天池茶于茶寮中漫记。”又在同书“茶勋”条下称:“除烦雪滞,滌醒破睡,谈渴书倦,是时茗碗策勋,不减凌烟”,把饮茶的好处作了高度的评价。而文震亨的《长物志》卷一《室庐》茶寮一条云:“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音wu)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就把“茶寮”列为造园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专用“室庐”了。中国自唐、宋以来,上自宫廷,下至士人,旁及僧侣,视品茶为韵事。曰本吸收汉文化,唐代殆为最盛之时,佛教的茶汤法,禅宗的献茶式传入日本后,不但由饮茶而厌弃饮酒,为了坐禅、却睡、清神起见,尤为僧侣、士人所喜爱。种茶、饮茶、点茶之法,茶庭、茶室之制,均由遣唐使归国时所引进。在镰仓时代,由于禅宗的流入,所有饮茶的爱好及茶道的精神,因感召更深,便形成制度。自镰仓末期梦窗国师(—年,名“疏石”号“智雄”,“梦窗”其字)创建不少寺院后,醍醐天皇(—年在位)封为“国师”,因其精于点茶及造园之术,遂为日本茶道及造园艺术的首创。所谓“茶室”,即进行茶会的房屋,亦称“茶寮”。经过室町时代(—年)及桃山时代(—年)便以日本的风土民情为基础而成为日本纯自然式的特有风格。其内部加上各种庭园建筑和庭园设施,如石灯笼、飞石、门、墙垣、洗手钵、井户(即井栏)等,古趣盎然,引人入胜。自从明代及朝鲜的种种造园建筑的引入以后,日本茶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风尚。日本茶庭常附属于茶室的庭园之内,其中花木的配植,庭石的组合及其室內的陈设,均因茶会的性质不同,各有其一定的法则,而分为禅院、草庵、书院等三种形式。至江户末期,在《筑山庭造传》中载有详细的《定式茶庭图》,直至今日,依然采用。

4

文人庭的风尚

日本江户时代(—年)可谓日本庭园的复兴时代。当时流行中国明、清两代的文人画法,通过日本庭师的选用,一种新式的“文人庭”(文人画式庭园)便随之产生,尤以德川(德川幕府)初期的造园名手小堀远州(—年,名宗甫,原名政一、号孤蓬,自称“小元”及“远州”)所营造的桂离宫及蓬莱园为然。所谓“庭园的真、行、草”,也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当时庭园所取材的风景画重在描绘中国景物的画幅,充分说明中国画对曰本庭园风格影响的深远。

明祚将绝,遗臣朱之瑜(—年)浙江余姚人,字鲁屿,号舜水。明亡,东渡乞师不成,客死日本。当其流亡时期,被德川光国尊为“国师”,死后葬于光国隐居的西山庄(今茨城县太田市)私谥为“文恭先生”。其学问道德对日本影响甚深,迄今全国上下,敬慕如故。在日居留期间受聘在江户(今东京都)小石川营建后乐园,椐田村刚博士面告,其主景取材除摹仿我国江西庐山及杭州西湖两处景色之外,并加入日本的渡月桥、大堰川、木曾山、寐觉床、龙田川、通天桥、爱宕坂、清水观音、唐崎松等胜景在其内。引水入池、掇石为山,植树成林、湖山之美、宛若天然。“唐门”(园之大门)题字亦其手迹,故国之思,情何能已。该园在东京名园中列为国宝,今已改为公园,对日本文人庭的勃兴影响甚深。年春,当我留学东大时代曾与全班同学在田村博士(日本国立公园权威,不幸于年逝世)引导下入园游览。因园在原炮兵工厂内,年东京发生大地震时并未引起火灾,幸保无恙,弥足珍惜。

5

“枯山水庭”的思想根源

“枯山水庭”为日本特有的象征式庭园。所谓“枯山水”亦称“干山水”,即无水的山水,以其无水而在铺砂上靶之成纹,象征水纹,甚至波涛。这种禅意哲理的意境,给人以宁静深邃的遐想。此中布局仍有赖于白川细砂之点缀其间,布置得法,颇有“神游象外,意在圜中”之意。因京都盛产白川细砂,故此式庭园,发源于京都,在室町时代,京都极为流行。该处除大仙院、龙安寺、聚光院、金地院之外,尚有其他遗迹依然可睹。

6

对中国专籍的珍视

日本高等以上学校对于造园课程之设置,以东京帝国大学农科大学(从年起改称农学部)林学科自年起由林学博士本多静六教授所开设之选修课“景园学”为滥觞,农学科则由农学博士原熙教授开设“庭园学”为最早,一院之本,不相统一。因两博士均为日本权威学者,各持己见,影响全国科学发展,实非浅鲜。后经双方在我国明代末期崇祯七年(年)出版的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县)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所著《园冶》中的友人郑元勋题词:“凡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中,发现“造园”一词,如获至宝,(中国“造园”一词,椐文献引证,通用于元、明、清三代,非自明末开始)认为言简意赅,含义甚广,庭园、公园及天然公园等均可包含在內,博得彼邦造园界人士一致拥护,七十余年来不特为日本全国通用,且作为英语“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同义词。

《园冶》一书,我在日本留学时期于本多博士研究室內始见此书,为北京所购木刻本三册。回国之后,该书由《喜泳轩丛书》及中国营造学社相继重印,年又由城建出版社重印出版,并由我作序。今已由我注释成书,名为《园冶注释》,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付印出版,并拟译成英、日文问世,使之流传更广,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日本因长期派遣留学生至我国学习文化艺术的关系,各个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庭园风格也不例外。但由于他们珍视本国的景物及民族的习惯,所有作品并不与中国一致而能显示其本国的特征,构成日本式的风景园式或山水园式的特有风格。这是日本学习他国先进、联系本国实际的可贵经验,值得我们虚心学习。庭园为造园发展的起点,近代国际趋势,造园事业均从庭园出发而向大自然美化发展,绝不满足于长期停留在造园初步的庭园阶段而无所进展。所有古代庭园只能作为文物对待,必须严加保护,以资学术上考证,不应等闲视之,作为一般公园开放,而招致不必要的损坏。在古代庭园所存不多的我国,更应倍加珍惜,不容忽视。日本的古代庭园,据《全国主要庭园一览表》(见东京农大《造园学科案内》年)所载,目前保存者尚有处,上自平安时代,下至明治时代无不具备,为庭园史研究的可贵史迹,实为难得。目前日本的大学中设置造园学科及造园研究室者共36校。全国主要公园共处,国立公园27处,国定公园50处,造园学会及其协会共23所,造园顾问协会即造园设计协会91所,造园学术杂志共46种。建议中日两国从速派遣学生留学,组织专家参观,并互派专家相互讲学,交流学术经验,聘请有关专家来华协助开发风景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事业等,以促进我国造园事业迅速向现代化目标迈进。

-End-

《中国园林》新媒体部

校对排版

王晴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