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蒋肖斌)年至年——四年14次走黄河,足迹遍布8省区,拍摄数千幅图片,整理出20多万文字,这就是《黄河十四走》。它将一批有数千年历史却岌岌可危的中国民艺,发掘整理成册,推向世界,成为中国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百科全书”,它的作者正是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创办者杨先让。10月19日,“黄河回响——《黄河十四走》艺术回顾展暨开幕分享会”在北京建投书局举办。
杨先让
《黄河十四走》
说起“黄河十四走”的源起,杨先让说:“直到我下定决心,率队走访黄河流域各地,才像捅破窗户纸,看清楚民间美术的来龙去脉,也摸着了民间美术的根……当然考察也是为了教学的需要。”
为组织“民间美术系”的教学工作、收集教材并建立民间美术的理论,杨先让于年年底开始了“黄河十四走”的壮举。四年间,一行人的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八省(区),从黄河上游一直搜寻到黄河入海口。其间,他们数度出入民俗活动特别丰富的中游地带,如新绛、华县等地,以便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记录工作。
在走访中,考察队将图片和文字汇集成为台湾汉声杂志社年出版的《黄河十四走》一书。书中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
通过《黄河十四走》,民间艺术家们的姓名第一次传出了村落。杨先让向“剪花娘子”库淑兰献上研究者的崇拜,“在一座破窑洞里,我见到了真正的艺术殿堂和一位艺术大师”;杨先让用“无法替代的一座最美的艺术化身”赞美皮影艺人潘京乐;见到85岁高龄的山西剪纸能手苏兰花,杨先让注意到“她精神乐观,衣着整齐,谈吐风趣,心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拿起剪子和红纸,准确无误,每剪必成,从不浪费一点材料”。
广西师大出版社此次出版了大陆首版《黄河十四走》,杨先让特地为这一版本撰写了十余篇、约两万字的“《黄河十四走》背后的故事”。
黄永玉评价:“《黄河十四走》这一走,他把近百年来张光宇、张正宇、张仃、郁风、廖冰兄这些前辈老大哥为中国民间美术实践、奋斗、呼号,由于力薄势单成不了气候的凄楚处境,变成无限广阔的灿烂局面。”
陈丹青在《热情的记忆——读杨先让老师文集》写道:“在我印象中,《黄河十四走》是(上世纪)90年代、也是此前半个世纪国中最为周正而用心的民间艺术图文集。其内容和体裁,介于田野调查、文本分类、历史综述、美学阐发之间。如今市面上各种美术史豪华版画册泛滥成灾,可是仍然无法替代《黄河十四走》,不消说,每一页图文背后,都可见先让老师的雄心。”
在杨先让看来,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艺术的本源,宫廷、宗教、文人艺术都是由它发展而成的。后来的皮影、民瓷画、木版画又是以民间美术为主,吸收宫廷、宗教、文人艺术而派生的。陈洪绶的线描,石涛、八大山人和齐白石的大写意,林风眠的水墨与西画合璧,古元的木刻,都是不同程度地吸收民间美术的气质、题材,民瓷绘画及年画剪纸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本次展览展出了山东、河北等地区的数十件民间艺术作品,如清代的云肩、银饰、布老虎、剪纸等。其中剪纸作品为胶东窗芯剪纸,带有独特的山东剪纸的特色和韵味。
在谈到剪纸作品在民间艺术中的分量时,杨先让说:“剪纸这种民间美术形式,是中国各民族的农家妇女所熟悉的,历史悠久,风格丰富多样。中国可称为剪纸的故乡了。剪纸是妇女创造的母体艺术中的平面造型艺术,是民间美术的基础部分。要研究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法则和哲理内涵,从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中寻求将是一条快捷方式。”
10月26日和11月16日,杨先让和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教授杨阳还将分别以“行走黄河,寻找失落的根和魂”“民间的艺术表现与情感表达”为题进行讲座,讲述《黄河十四走》背后的故事。以此展览为契机,台湾汉声杂志社主编黄永松将和杨阳将分别带队到甘肃碛口、黄河三门峡等地重走《黄河十四走》之路。
此次展览由建投书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烟台市胶东民间艺术博物馆、北京上尚艺苑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展览将持续至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