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武石版画亮相国博环京津新闻网

“烽火艺途——武石捐赠作品展”于8月27日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百余件版画作品将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与和平年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国家博物馆北4展厅里,一幅幅版画作品或竖挂于展墙上或平铺于展柜中,画作的内容有的嬉笑怒骂,充满对敌人的讽刺和蔑视,有的柔情万里,洋溢着满满的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尺幅不大色彩也不丰富的小小版画,却将从战争岁月一路走到和平时代的不易展现地淋漓尽致。

《枪杆子里出政权》、《最后一根钢梁》……现场有不少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一幅《到前线去》单色木刻版画创作于年,黑白画面中一群人在“仇式公祠”前,墙壁上贴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墙报,人物中有人低头倒茶,有人扛枪远行,也有人正在宣讲新政……画面质朴、简洁,却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感人力量,弥漫着强烈的中国精神。

此次展出的余件作品均出自我国著名版画家武石之手,系统呈现了武石捐赠国博作品的全貌,分“刀与笔——宣传的战士”“喜与歌——时代的新颜”“思与忆——征途的回望”“意与趣——芳草久已茂”四个章节,结合不同时期的报纸、杂志、档案、手稿、书信、照片等辅助文献,全方位地展示了武石的戎马创作生涯和革命艺术造诣。

武石原名冯子树,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年投身抗战救亡运动,认识到版画在战时利于革命宣传的优点后,他以木刻刀为“武器”,走上了以版画抗日救国的艺术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他将作品中的“国难和战争”主题转为反映新中国建设和社会新气象内容,创作出一批讴歌新中国建设的作品。晚年他多次重访当年战斗生活过的边区和战地,将对边区军民和战友的深厚感情倾注于笔墨之间,以中国画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火热的革命斗争情景。展览将于10月13日闭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赵婷婷

编辑/彭小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