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这辈子刻的木刻,大部分都来上海了

“这是我一辈子刻的木刻,大部分都在这里了,可能四百块左右。”这是黄永玉“入木八十年”自述的开头,也是他回忆八十年版画创作生涯的开始……

由中华艺术宫、北京画院主办的“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近日在中华艺术宫正式对外展出。此次展览是继年8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的黄永玉木刻展基础上,延续“入木”主题,策划的上海站同名巡展。展览以黄永玉第一人称叙述开启,串联了其从年代至90年代期间近两百幅版画作品。

黄永玉手书“入木八十年”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

年轻的黄永玉正在刻木刻为了给上海观众更好的观展体验,根据中华艺术宫展厅空间重新思考布局,形成全新的展览结构,并关联了青年时期黄永玉与“大上海”结缘的历史语境,增加“黄永玉与上海”文献区,同时结合“肖像主题”“插图主题”与“经典主题”三大展厅专区,力图全面、完整的勾勒出这位艺术家的版画发展叙事与创作面貌。

展览现场“这辈子,我最倾心的地方莫过于上海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盛起。少年黄永玉因木刻家野夫的《怎样研究木刻》一书,开启了自己的版画创作之路。少时离乡,辗转多地。福建、江西、上海、台湾、香港、北京……黄永玉的流浪之路,似乎没有停下过脚步。其中,停留于上海的短暂一年,却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体验。

黄永玉,《鲁迅先生和青年木刻工作者》35×45cm年年,黄永玉来到上海。“来到上海,打开眼界,看到那么多延安木刻家的作品……一个那么大的局面,那么新的世界,呈现眼前。”至今黄永玉回忆起上海的那段经历,总是带着别样的感慨。七十多年后,黄永玉在其连载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三部里,真切地回忆起了与友人在上海相处的光景:作为越来越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