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遍江南甜到世界中秋月入选中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许川如《甜遍江南》

许川如《中秋月》

近日,“润物细无声——许川如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展览呈现了许川如一百余件版画、水墨作品及大量手稿和文献资料。在展览开幕式上,许川如还向广东美术馆捐赠了《甜遍江南》《中秋月》等5件代表性作品。

第一眼看到许川如的版画作品,会感觉到美好、纯真、浪漫,再仔细一琢磨,又会感觉到他在色彩、构图上,既新鲜又别致。事实上,回看许川如的艺术创作历程,会发现,他一直都在努力自我突破。因此,他的作品《甜遍江南》20世纪70年代末就被选送到世界各地巡展;他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秋月》,到了年也仍然能入选九年义务制教育美术教材。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江粤军

许川如生于“版画之乡”澄海,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涉足版画,并在著名版画家陈望老师指导下进行版画创作。受陈望老师的影响,当时他的作品大多是黑白木刻,风格借鉴了抗战时“延安新兴版画运动”期间版画作品的技法和表现形式,以潮汕本土的人文、社会活动背景等为元素进行创作。

到了20世纪70年代,许川如的版画创作进入成熟期。主要创作套色木刻版画,这一阶段,他的作品风格受“北大荒”套色木刻版画影响,刻法上在“北派”风格基础中,又有意识地融入了潮汕柔美的人文特点,在色彩运用及色调处理上大胆采用冷色调,呈现了鲜明的个人特征。作品内容大多取自潮汕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劳动的情景,朴实、抒情。

年,许川如创作出了经典作品《甜遍江南》。在这件描写丰收画面的作品中,他“破天荒”地以甘蔗田青纱帐的翠蓝来替代传统意义中象征丰收的火红与金黄,这种实验性的表达展现出许川如对传统绘画的发展和对现代性的探索精神。这件作品在年就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年又入选第六届全国版画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被选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展览》,到世界各国巡回展出。

到了20世纪80年代,许川如的版画创作达到高峰和黄金时期。除继续创作套色木刻外,他致力于摸索和开拓水印木刻的创作。大批套色木刻、水印木刻作品频频入选国内外画展并获奖。像《中秋月》年参加“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荣获优秀奖;年被“岭南美术出版社:美术教育编辑室”选用在《广州市乡土美术教材》中;年选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初中/小学)》课堂教学范画(例)”中。年参加“天津、汕头美术作品联展”,被收入《国际潮人美术作品选》。

尽管在版画创作上硕果累累,但许川如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曾表示:六十岁后如果不思进取,便是在走重复之路,这是艺术创作的大忌。正是这种自我审视,使他即便到了古稀之年,仍深入生活,笔耕不辍。正如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蔡拥华所说的:“许川如的作品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乡情,令人倍感亲切,在他的艺术世界里,没有左冲右突的刻意,没有神秘的技巧,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默默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