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非遗
贯穿于昨天
今天和明天
年5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茂名市政府联合主办,高州市政府承办的年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在茂名高州根子镇盛大开幕。
伴随着大唐荔乡的悠久香甜,根子镇桥头小院处举办了“非遗文化”主题活动,多视角诠释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动形象地展现古老技艺,并且充满互动性,赢得群众的一片赞扬。
高州木刻画
欣然接受邀请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州木刻画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南粤工匠吴思志,在根子镇桥头小院现场制作木刻画,迎来茂名市委书记许志晖、茂名市市长袁古洁等一行人的好奇和认真观看。
茂名市委书记许志晖(左三)、茂名市市长袁古洁(左一)等一行人观看现场制作木刻画
除此之外,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吴思志继承人的最新作品《一骑红尘妃子笑,原是茂名荔枝来》和其他作品等。
高州木刻画作品
《一骑红尘妃子笑,原是茂名荔枝来》
高州木刻画源于唐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以黑白木刻为主要创作形式,由艺人雕木像、雕木牌改为雕木刻年画、神牌、门神、利是、符咒等进行印刷演变和发展而来。吴思志继承了传统的高州木刻画雕刻技法,又独创了“粒点刀法”“拼板套色法”和“背拓着色法”等绝技。他的作品作为文化名片被选送到美国、埃及、意大利等地交流达百多件,让中国的传统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吴思志继承人现场制作木刻画
高州角雕
高州角雕是一项茂名市县级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活动现场开了一个展位,给观众们观看到了财源广进、神仙鱼、蜻蜓等代表性角雕形象。
高州角雕工艺是全国最早开拓的第一家,是广东高州市的名优特产。采用各种水牛角、山羊角,利用其形状、纹理、色泽,经过精心设计,运用钢锯造坯,钢刀精雕细刻,再涂以蜡油,最后抛光等等工艺,而制作成的工艺美术品。《神仙鱼》和《草虾》便是这一艺术的代表作。
缅茄雕刻
缅茄雕刻是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桥头小院处开展了一个展位给群众呈现丰富的缅茄雕刻作品,并且有代表性继承人张俊雄在现场进行缅茄雕刻。
代表性继承人张俊雄现场展示缅茄雕刻技艺
高州缅茄,国内为高州所独有,被誉为中国的“一枝独秀”,世界上也罕见。高州缅茄雕刻是广东省一种独有的的雕刻工艺品。按照老一辈的传统,茄雕雕刻方法有7种:即龙、狮、凤、龙凤、龙狮、双龙、双狮,每个品种都要经过7段工程加工程序:即粗工、通道工、龙珠工、修整工、龙须工、龙麟工、泡光工,这样才算完成了一件珍贵的缅茄工艺品。
除此之外,活动现场还展现了高凉彩玉,由陈家瑞师傅当场制作民间特色小吃粉皮、豆饼角。
01
高凉彩玉
一种可观欣赏、可以雕琢的石种,产于广东省高州市北部地区,是广东省近年来新开发出的特有观赏石种类之一。年1月14日,中国观赏石协会观赏石命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将此石种命名为高凉彩玉。有着凸显高硬度、高水头、高通透、高晕彩的特性,既具翡翠的光泽,又有和田玉的温润。
02
特色小吃粉皮、豆饼角
陈家瑞师傅在活动现场搭建工具制作民间特色小吃粉皮和豆饼角。
粉皮:磨浆后舀一小勺到特制的托盘中,然后用刮板将米浆刮成一层,摊平到托盘上,放入抽屉式蒸架中蒸熟,然后取出用竹片划成矩形。因为其身干条细,均匀片薄,韧性好,拉力足,食之柔软爽口,既可作主食,又可作菜肴,深受人们喜爱。
豆饼角:选材讲究,采用个小黄豆,磨浆制成豆腐后,压少水份,经10多道制作工序后,制出来的成品表面金黄,香浓软滑,结实而煎不粘锅,煲不易碎,吃起来嫩滑爽口,因此远近出名。
文/小名
来源:茂名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