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版的意义徐匡的木刻观念及其历史价值

独版的意义徐匡的木刻观念及其历史价值

蒋文博

原载于北京画院《匠心独行:徐匡独版画艺术研究》

在绘画里激起普通人的美感。

人民大众站到画面前说:

还可以,好看,看懂了。

——徐匡

《牧马》cm×cm年独版木刻

一、从木刻原版到独版木刻

严格地讲,徐匡并不是版画专业出身,他的版画创作起步于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分配至重庆美协工作之后。第二年,徐匡创作的木刻套色版画《待渡》,参加了德国莱比锡世界版画比赛会。从此之后,这位半路出家的版画创作者一发不可收拾,他潜入生活的底层,大口呼吸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气息,把自己“晒得比藏族人还黑”,坚持用具象的语言和坚实的造型,镌刻着自己对美的体悟。几十年来,徐匡画出《嘉陵江上》()、《乡村小学》()、《大江之源》()、《草地诗篇》()、《主人》(,与阿鸽合作)、《洁白的哈达》()、《在那遥远的地方》()、《奶奶》()、《家园》()等大批杰作,获得国内外众多艺术大奖。日臻完善的形式结构、木刻技术和创作方法,如经典教科书般影响着一代代的版画学习者、创作者和研究者,成为人们临摹的范本。无疑,徐匡凭一己之力,开启现代中国木刻版画的全新审美境界,也让自己到达艺术的巅峰。

《待渡》41cm×33cm年木刻版画

然而,徐匡从不耽湎于虚荣,他始终在想办法突破自己。20世纪80年代,詹建俊、周思聪等画家来四川采风,造访徐匡的画室。当时徐匡正在刻《守望》(),大家看到未完成稿非常激动,建议徐匡别再刻了,也不要印,留着原版便已很好。这件事给了徐匡很大启发。作为一位功成名就、有典型风格和明确追求的艺术家,他却大胆考虑放弃原有艺术样式,尝试独版木刻,将刻过的板子变成作品,而不再用来印制版画。

也就是从80年代左右,徐匡遇见刻得特别满意的板子,偶尔也会保留几块原版,不再印刷;90年代之后,徐匡开始有意识地刻制这种不用于印刷的独版木刻。汶川地震一周年时,徐匡开始刻制《山寨依然美丽》(),构图精妙,刻完后效果很丰富,舍不得印,留下来成了独版。可是,翻遍中外美术史,我们也找不到“独版木刻”这类创作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徐匡的“独版木刻”已经超越版画的范畴,难以归类于任何一种现存的艺术样式。尽管还不知该如何命名,但这种艺术样式却很快引起专业圈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