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风景线赫哲族住房多代变迁升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321/4595280.html

新华社哈尔滨5月22日电题:东方的风景线——赫哲族住房“多代变迁”升腾新希望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孙晓宇、何山

初夏,阳光明媚,乌苏里江静静流淌。在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49岁的赫哲族村民曹丽伟正在自家鱼馆里忙碌。细嫩的鲤鱼肉被裹上面粉,在油锅中吱吱作响。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世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处祖国东方,被称为“守望太阳的民族”。打鱼是赫哲族传统的谋生手段,他们往往选择沿江两岸向阳的高处,住在用树干、桦树皮做成的“撮罗子”里,随时迁移搭建。

从17岁起,曹丽伟便跟随父母打鱼。“从春天开江到冬天封江都住在江边,夏天蚊虫叮咬,睡都睡不好。”曹丽伟回忆说,湿冷的环境让他们患上风湿病。

20世纪末,由于过度捕捞,捕鱼量下降,赫哲族面临生存难题。在国家支持下,赫哲族人放下渔网,开荒种地,住进了固定住房。

曹丽伟说,那时,她和丈夫在村里开了一家鱼馆,为天南海北的游客烹制江鱼和家常小菜,最多时一天要接待七八桌客人。

年夏天,黑龙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抚远、同江等地遭受洪灾。眼看房子被淹没,乡亲们心里很是着急。

为改善赫哲族人的居住条件,当地政府建设了“赫哲新村”。“我们只出了3万元,其他的都由国家承担,屋里有卫生间、自来水,冬天集中供暖,再也不用捡柴火、挑水了。”曹丽伟说。

谈及变化,年逾古稀的赫哲族老人曹秀贤同样欣喜。“以前住泥草房,年年补,年年修,年年不顺心。”曹秀贤说,当时的墙是木头垒成的,墙的内外两侧再抹上泥。每年夏天洪水退去,要重糊一遍泥,火炕也要重新盘。

如今,住上四层楼房的曹秀贤和老伴过上了舒心日子。“再也不用糊泥了,周围绿化和城市一个样。”曹秀贤说。

从“撮罗子”“地窨子”,到“木刻楞”、泥草房,到砖瓦房,再到花园式洋房和楼房,赫哲人的住宅经历了几代变迁,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参与采写:张涛)(完)

本文来源: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