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少华中国红色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中国财富

他是中国红色摄影事业的播种人,在敌后抗日根据地陆续开办摄影训练队,为我党培养了大批摄影骨干。

他是《晋察冀画报》的开拓者,在敌后战争环境下,协助社长沙飞创造了在大山沟里办出高水平画报的奇迹。

他是功力深厚、名声赫赫的摄影家,《毛主席和小八路》《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地道战》等众多经典照片都出自他手,他和沙飞、吴印咸并称解放区三大摄影家。

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中国摄影界的主要领导,是新中国摄影事业的重要奠基人。

烽火中的摄影战士

一望无际的冀中平原是中国人民抗战最为艰苦的地区,冀中军民顽强奋战、机智勇敢对敌斗争的感人事迹,深深激励着石少华。在冀中和晋察冀边区的几年时间里,他以相机为武器,多次深入一线,数次化险为夷,坚持与抗日军民生活战斗在一起,通过敏锐的捕捉与提炼,用摄影来揭露敌人犯下的累累暴行,反映冀中军民火热的斗争生活,记录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拍下了一幅幅影响深远、名闻遐迩的战地照片。《儿童团》《飞檐走壁》《铁骑——冀中八路军骑兵部队》《地道战中的杜伦上尉》《地下运兵》《埋地雷》《狠狠打击侵略者》……这些照片,每一幅都铭刻着一段历史,每一幅都隐含着一个故事。

碧波万顷的白洋淀和石少华也有着“同生死,共命运”的情缘。这个面积平方公里的辽阔大湖,西倚保定,东望天津,横卧在安新、雄县、容城、任丘等地之间,由大大小小93个淀泊组成,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安新县境内。湖中遮天蔽日的芦苇荡成为雁翎队与敌人斗争的战场。为了报道这支神奇的队伍,拍摄他们英勇打击侵略者的斗争事迹,从年到年,石少华“六进白洋淀”,和抗日军民一起摸爬滚打,目睹了他们的战斗生活,真实记录了水上抗日武装雁翎队的发展壮大过程,同当地军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的《白洋淀上的雁翎队》等系列照片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年9月下旬,石少华和九军分区民运科长带领十名火线剧社同志,取道白洋淀,准备返回冀中军区。在这里休整了7天。这是石少华平生第一次来到白洋淀,他们驾船进入了河道纵横,芦苇遍布的大淀,看到了身手矫健、如鱼得水的白洋淀渔家青年抬枪打雁,斗志昂扬的风貌,也了解到这些抗日热情高涨的淀中健儿,已经成立了水上抗日游击队——雁翎队。在党的领导下,他们依靠茂密的芦苇和复杂的水上通道,配合主力武装,神出鬼没,打击敌人,使日本侵略军屡屡受挫,闻风丧胆。当时在白洋淀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歌谣:“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苇塘里面拉战线,打得鬼子叫祖宗。雁翎队,是神兵。端岗楼就像拔大葱。过去火枪打大雁,现在专打鬼子兵。”雁翎队在晋察冀地区威名远播,成为人民战争史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

雁翎队的事迹触动了石少华。他深深感到,在这些勇敢的白洋淀人面前,来犯的日寇必将有去无回。他举起相机,拍摄了白洋淀人手持猎枪,打雁练武的矫健身影。

年春,在军区简报上,石少华恰巧看到白洋淀上的雁翎队痛击日伪的消息,心中立刻升腾起再进白洋淀,采访雁翎队的愿望。正巧,第九军分区司令员魏洪亮前来冀中军区汇报工作,石少华就由他陪同来到安新县,见到了县委的赵书记,魏洪亮请县委书记带石少华到荷花淀去见雁翎队。

荷花淀是白洋淀中的一片水域,它的前面是一片广阔的水面,背后和两侧,都长着又高又密的芦苇丛。木船隐蔽在芦苇丛中,外面是很难发现的。日军的汽船如果贸然闯入,芦苇丛下的水生植物,会把汽船的螺旋桨死死缠住,使它进退不得。因此,雁翎队在这里活动,是比较安全的。

雁翎队的大本营就设在荷花淀中的一个小岛上。石少华到来时,他们正在这里部署作战计划,进行作战训练。雁翎队长郑少臣带领石少华观看了雁翎队员出色的泅渡表演,领略了他们精湛的水上功夫。石少华坐在船头,只见远处水面上露出十多根苇秆,慢慢向船漂来。原来这是队员们在练习集体潜泳,以便袭击鬼子的水运船,芦苇秆是队员们潜泳时呼吸用的。郑少臣告诉石少华,自从鬼子进入白洋淀后,要求参军的青壮年很多,由于装备有限,他们只能挑选最精干的,等再打几个胜仗,枪支多了,队伍再扩大。雁翎队眼下有30多人,队员的装备大都是缴获的三八式步枪、手榴弹,侦察员和班长则配有日制手枪。

这次是石少华在白洋淀待得最长的一次,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和雁翎队员们同吃同住同战斗,拍摄了雁翎队袭击鬼子岗楼、火烧淀上粮点、伏击日军运输船等大量珍贵的战斗生活照片。

“年,环境大改变,白洋淀的岗楼端了多半边。”在“二进白洋淀”的一个月后,石少华第三次进淀。虽然离开的时间不长,但敌我力量进一步发生改变,雁翎队蒸蒸日上,不仅队伍壮大、武器增多,而且士气也日益高涨。

雁翎队用大抬杆痛打敌人运输船的战斗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和雁翎队员们一起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熟悉了淀中的芦苇湖汊,拍摄时愈发驾轻就熟、如鱼得水,《白洋淀上的雁翎队》《芦苇丛中的监视哨》等一批著名作品,就是在这时拍摄的。

《白洋淀上的雁翎队》摄取的是雁翎队革命生活的一个截影。在烟波浩渺的白洋淀,天高云淡,波平如镜。雁翎队的两排小船,由近及远,徐徐前行,宛如秋日里的“雁阵”,呈人字形向前划去。奋力划船的雁翎队员,高阔的天空,远方若隐若现的芦苇荡,凝练饱满、严整有序的构图,整幅照片洋溢着坚定有力、乐观向上的情调,表现出革命浪漫主义的豪情。

就在石少华淀中采访正酣的时候,他接到军区命令,急令返回,有重要任务。原来,成立不久的《晋察冀画报》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在摄影方面卓有成就的石少华自然成为最急需的人选。

《晋察冀画报》创刊于年7月7日,以刊登照片为主,是中共抗日根据地最早的综合性画报。除了刊登照片,画报上还有一些报告文学、诗歌、小说、木刻、漫画等文学、美术作品。《晋察冀画报》全面报道了边区军民5年来战斗和建设的情况,不仅在根据地声名响亮,在国统区、敌占区也具有很大影响。

年9月,冀中军区与晋察冀军区合并,石少华调任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即副社长),与社长沙飞并肩作战。他刚到阜平上庄的晋察冀画报社驻地,就赶上了晋察冀北岳区的反“扫荡”斗争。石少华协助沙飞,带领画报社全体同志,转移到了阜平、灵寿交界的花塔山打游击。当时已是深秋季节,山高风寒,风侵霜催,加上粮食不足,营养不良,不少同志病倒。

12月初,画报社得到情报,日军要“血洗花塔山”。12月8日,经过研究讨论,决定由战斗经验比较丰富的石少华带领部分同志坚守在花塔山与敌人周旋,沙飞、赵烈带领画报社骨干力量向比较安全的地区转移。12月9日,画报社奉命转移的部分同志,在阜平县柏崖村,遭到日本军队的偷袭。画报社指导员赵烈、资深技师何重生等9人在战斗中牺牲;沙飞、杨瑞生等4人在突围中负伤,画报社遭遇了其历史上最严酷的重创。

年12月底,石少华奉命带领画报社的二十几名同志转移到洞子沟,建立了画报社洞子沟基地。他组织画报社的同志们,将印刷器材从一百多里以外的上庄,转移到了洞子沟,分别坚壁到了不同的山洞里。这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搬运器材全部要靠马驮人扛,一百多里的山路至少要走3天以上。

这次反“扫荡”战斗中,牺牲和负伤的画报社人员都是画报的创刊元老、业务骨干,这对画报社的人员、条件和士气的打击都是极大的。在沙飞养伤的那段时间,石少华带领画报社尚存的20几名同志用了约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年1月28日出版了《晋察冀画报·增刊》第1期;年3月又出版了《晋察冀画报》第5期,以实际行动粉碎了日本人关于晋察冀画报社已被完全摧毁的谣言,极大地鼓舞了处于困境中的晋察冀军民的士气。

和在冀中一样,石少华在《晋察冀画报》继续培训了一批摄影干部,为革命摄影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进行到年,斗争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敌我力量消长明显。抗日力量日益壮大,而敌人则日暮途穷。在对敌作战中,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用照相机拍摄、记录边区军民英勇不屈的对敌斗争,成为画报社一项重要的政治和宣传任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画报社决定派石少华、纪志诚、张永华等4人到冀中敌后去采访。

这年5月底,石少华等人从晋察冀边区的画报社驻地出发,长途跋涉进入平汉线附近的游击区。要到冀中,必须跨越敌人的封锁线。张永华曾干过侦察员,在保定一带打过游击,熟悉这里的基本情况。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石少华等人穿过乡村的麦浪,跟着张永华找来的向导,快速靠近了封锁沟。不远处的岗楼上,闪烁的一束束灯光不时投射过来,游动着的敌人哨兵身影清晰可辨。石少华他们跳下封锁沟,翻过封锁墙,快速向前行进。这时,一辆敌人的铁甲车沿着铁路线迎面开来,晃眼的探照灯四下扫视。石少华等人立即卧倒,躲在密实的麦田里。装甲车开走了,大家迅速起身,闪进了附近的村庄。

几天之后,石少华一行抵达冀中九分区驻地白洋淀。对这次石少华四人的采访工作,分区政委王奇才非常重视。在他的安排下,石少华等人换上了特意为他们制作的便衣,化装成农民,绕过敌人的据点、岗楼,到达天津静海县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是八路军津南支队的驻地。

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华北战区,我党迅速调整,将军队化整为零,以武工队的方式向敌后进军。津南支队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以杂草丛生、水陆相间的文安洼为根据地,活动在天津以南地区。津南支队神出鬼没,就像插入天津日军心脏的一把利剑,搞得敌人惶惶不安。石少华提出要跟随这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到津浦路东采访,但支队领导不同意,说如果出了危险,没法向上级交代。经再三请求,最后才勉强答应。

那一年,冀中一带水灾严重,道路难行。出发的那天晚上,石少华和武工队蹚过一里多地的深水,才跨过子牙河上的大桥,来到运河边。在明亮的月光下,守路敌人的炮楼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他们趁着夜深,渡过运河,穿过津浦铁路,天亮后抵达静海县陈官屯一带。

津浦路以东是敌人的统治区,环境十分险恶。有一次,石少华冒着危险,跟随两名武工队员来到津浦铁路上,拍摄他们的侦察活动。两个侦察员要过铁路的时候,石少华在那儿准备拍照片。此时正好开过来一列火车。火车过来时,石少华赶快先拍了一张,眨眼间火车就到跟前了。这时才发现车上全是鬼子。要躲已经来不及了!两个侦察员急中生智,把驳壳枪别在屁股后头,从容不迫地冲着车上的鬼子招了招手。鬼子也不知道他们是干啥的,便稀里糊涂、高高兴兴地冲他们挥手,双方就这样擦肩而过了。

好险哪!如果不是随机应变,被鬼子发现是八路军,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此次石少华采访活动的区域,本属盐碱地带,平日生活已属不易,何况当年又遭洪水、蝗灾,加上敌人的搜刮抢掠,百姓缺粮少米,只得以野菜、蝗虫为食,生活苦不堪言。为了不打扰群众,石少华他们往往自带粮袋,与战士们一起,在海滨野炊。粮食短缺的时候,他们也和老百姓一样吃了蝗虫。

在敌人的腹地活动,更加考验胆量和智慧。这里没有共产党的组织,没有抗日的政权和武装力量。敌人白天经常成群结伙地四处游荡、巡查,晚上则躲在炮楼里。根据这种情况,石少华他们白天隐蔽在老乡家,晚上则宣传、发动群众。当地的老百姓,见到武工队和石少华等人,有的热情欢迎,有的紧张害怕。这里不是根据地,情况复杂,为安全起见,每当要转移时,石少华他们都要虚晃一枪,本来要往东走,却偏偏向西行,兜个大圈子再悄悄向东,以此迷惑敌人。

武工队刚到这一带活动没几天,敌人就开始“扫荡”、清乡。形势突变,情况紧急。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更安全。石少华与武工队商量后决定,就到有敌人炮楼的村庄隐蔽。

这天深夜,石少华等人来到一个村庄,敲开了村头一户老乡的门。看到石少华等人,老乡神情非常紧张。石少华连忙告诉他,自己是八路军,不会连累他们的,让他别害怕。从老乡那里,石少华和武工队了解到,炮楼里的伪军队长就是本村人。得知这一讯息,武工队立即让老乡带领,来到了伪军队长家。

看到石少华这些陌生人,伪军队长的父亲吓得浑身筛糠,直喊“饶命”。武工队把他全家叫到一起,向他们交代了我党的政策,并宣布要住在他家,吃饭会付钱,不会为难他们这些家属。但他的家人不准外出。如果有人来,也要留下,不能再出门。伪队长的父亲满口答应。接着武工队又对他说,你儿子如果回来,让他听我们的话,这样就饶他一条命。如果叫喊、反抗,就当场处决。同时还让他们转告伪军队长,不准替日本鬼子干坏事,否则以后会找他算账。惶惶不安的伪军队长父亲,忙不迭地说:“我一定让他听你们的!”

就这样,石少华和武工队在伪军队长家待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天黑了,才转移到几十里外另一个地方。

回到津南支队后,支队领导听了石少华的经历后,后怕地说:“太危险了!太危险了!可不能这样干!”

在津南支队驻地休息了几天,石少华又打算到渤海地区去采访。支队领导了解到他们的胶卷不多了,便通过党的地下渠道,从天津敌占区买回了一批日本富士胶卷。鉴于此前不久石少华采访中的惊险经历,为保障安全,津南支队此次派出了一个阵容庞大的中队,既开展抗日活动,又为采访保驾护航。整个中队由近百人组成,大家身着便衣,有步枪、手榴弹,还有机枪两挺。这在当时,武器配备已经算是很过硬了。

石少华一行从文安洼乘船,向东越过白茫茫的水面,日落时在文安洼东岸登陆。接着他们步行东进,在青县境内,顺利地通过了津浦铁路封锁线,辗转到了老河口一带,最后到达渤海区的最东端。这次采访行动,前后20多天,石少华拍下了中队进军渤海,开展宣传、动员等革命活动的画面。他们就像一台播种机,每到一处都撒下抗日的种子,增强群众抗战必胜的信心。

渤海湾地区的采访结束后,石少华马不停蹄,要赶往白洋淀采访。这一年的水灾使水位大涨,文安洼与白洋淀已经连了起来。在津南支队护送下,石少华乘船从文安洼前往白洋淀。

这已是石少华第四次进入白洋淀。这次采访,正赶上雁翎队侧应八路军主力部队,一举端掉了日伪的赵北口据点。随军采访的石少华拍下不少好照片。赵北口原本是一处历史遗迹,是清朝皇帝为了水上围猎方便而建起的行宫。抗战全面爆发后,被日寇占领,成为据点。饱经沧桑的行宫,在日寇蹂躏下,有多处建筑遭到毁损,石少华看到后,深感痛惜。采访回去后,他立刻就遗迹遭破坏的情况,向晋察冀军区政委程子华做了汇报。程子华十分重视,随即指示部队和地方政府加强对当地的文物保护措施。这才使得白洋淀上的行宫遗迹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还有所保存。

年底,石少华五进白洋淀。此时正值隆冬,原本水波荡漾的大湖已被厚厚的冰层覆盖。石少华在雁翎队员和军区侦察员护送下,踏着光滑的冰面,艰难跋涉二十里,才找到雁翎队。雁翎队修筑的“冰上工事”,让石少华大开眼界:叠起的巨大冰块,成为作战的良好掩体;人工开凿的冰河,能够阻断敌人偷袭;冰河上搭建的冰桥,平时方便自己人出入,战时紧张时刻,则可随时炸断冰桥,截断敌人通路。除此之外,他们还利用冰床这些滑行工具,在冰上自由来往,风驰电掣,时速高达60华里,使雁翎队的行动更加神出鬼没……雁翎队员的智慧、英勇,深深打动了石少华。他拿起相机,连续拍下了雁翎队冰上演习的生动场面,为白洋淀军民冰上游击战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

年春天,石少华从驻扎在河间县和白洋淀之间的冀中军区政治部出发,带着一个警卫员,六进白洋淀。这时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白洋淀的形势大为改变,散落在周边的敌人据点已全部拔除,冀中平原上的敌人已经肃清。在这里,石少华看到熟悉的老乡们在白洋淀上打雁、捕鱼,喜悦的情绪洋溢在脸上。此时的雁翎队已经从民兵转为正规部队,并入第九军分区某团。对雁翎队始终保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