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八秩沧桑薪火相传,育九州英才谱写华章。年10月28日,由四川美术学院组织策划的“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80周年(—)”展正式开幕。
在80年的创作历程中,四川美院一直是中国艺术创作版图中的重镇,各个时期均涌现出代表性的艺术家与代表性的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四川美院的艺术家敏感社会现实的变迁,把握历史与时代的发展潮流,强调人文关怀,用作品表现时代所凝聚的文化理想与艺术精神。
本次展览按时间线索分为—年、—年两大板块,由十一个专题展组成,分别是:
第一单元与历史同行:—专题展
理想先驱——四川美术学院初创时期设计教育文献展
川流不息——四川美术学院新中国建设时期的艺术创作
承传启合——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的实践与探索
身份认同——川美雕塑的民族化探索
小人书,大境界——四川美术学院连环画专题展
第二单元与历史同行:—专题展
时代强音
现实关切
语言之思
传统再造
意象生成
实验之维
展览汇集了位艺术家的件作品,注重学统梳理,构建创作谱系;强调历史语境,重视地域特色,重点突出“文脉与历史”“传统与经典”以及时代使命与当代视野。
当前,在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进程中,四川美术学院以及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的文化精神,贴近人民艺术与文化需要的优秀作品,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年12月28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展览现场
前言
庞茂琨
(四川美术学院校长)
历八秩沧桑薪火相传,育九州英才谱写华章。年10月,四川美术学院迎来了建校八十华诞。
80年,砥砺前行,弦歌不断。年,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到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年12月,闪耀着革命光辉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部分骨干南下重庆,成立了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年,两校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年5月26日正式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八秩川美历经了筚路蓝缕到充实提高,进而辉煌壮大的发展历程,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铸就了川美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学术品格。
80年,四川美术学院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佳作,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铸就“出人才、出作品”的办学特色,致力于探索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川美之路”。新时代川美人秉承“志于道、游于艺”的校训精神,积极探索创新,主动服务社会,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不断续写华丽篇章。
值此八十华诞之际,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组织策划了“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展(—)”。展览按时间线索划分为两大版块:年—年、年—年,两大版块由十一个专题展组成,基本思路是注重学统梳理,构建创作谱系;强调历史语境,重视地域特色,重点突出“文脉与历史”“传统与经典”,以及时代使命与当代视野。
简要地追溯,在80年的创作历程中,四川美院一直是中国艺术创作版图中的重镇,各个时期均涌现出代表性的艺术家与代表性的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四川美院的艺术家敏感社会现实的变迁,把握历史与时代的发展潮流,强调人文关怀,用作品表现时代所凝聚的文化理想与艺术精神。年代初,四川美院高举抗战救国的旗帜,特别是在设计教育与理念方面,率先以“美化人生”为己任,主张设计服务民生,用艺术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以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为初心。新中国成立后,在构建国家意识与民族文化身份,以及在新的艺术思潮与艺术院系调整的背景下,四川美院秉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围绕“新中国建设”,以多元的绘画媒介,创作了大量体现时代变革的作品。年代以来,在追求文化现代性、艺术民族性的过程中,四川美院逐渐探索出一条融汇中西、贯通古今,具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创作之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线,深入挖掘西南的地域与文化经验,在民间艺术中吸取养料,不断为学院的艺术语言注入文化内涵。这种重视本土性、地域性、少数民族文化经验的创作思路,因四川美院逐渐形成了中国美术界独特的“西南经验”,也为年代“乡土绘画”的崛起提供了契机。年以来,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四川美院迎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一方面,在绘画领域先后出现了“伤痕艺术”“乡土绘画”“生命流”“川美新生代”“中国经验”“都市人格”等艺术思潮与创作现象,在中国当代绘画的阵营中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另一方面,四川美院在各个阶段都涌现出代表性的艺术家,老中青三代济济一堂,各领风骚,共同塑造和构筑了四川美院在当代艺术领域的人文传统。就四川美院的创作谱系与艺术追求来说,一条重要的线索,体现为现实主义艺术观念的绵延与发展。譬如,年代主张艺术为时代,艺术为人生,艺术为民众。到年代,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注入民族性、地域性。年代的“乡土绘画”追求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反映都市变迁与消费社会的景观现实主义,以及年以来,以日常、微观、身份为特点的“新现实主义”倾向。
当然,四川美院在创作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与美院长期致力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年代伊始,四川美院在响应国家院系调整的背景下,不仅完成了成都艺专与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部分骨干教师的合并,并且,以美术、设计学两大学科为主体,逐渐完善了自己的学科结构,建立了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的教学与创作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形成了鲜明的体系与特色。年3月,受文化部委托在我校召开的“全国艺术院校创作教学座谈会”,在当时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院长叶毓山先生坚持推动“创作带动教学”的理念,形成了我校“出作品、出人才”的办学特色。年代中后期,以油画系、雕塑系等系科为代表,不断地践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出工作室制、导师制。进入年以后,川美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是完成老校区的搬迁,建成了生态优美、风格独特的虎溪校区,为建设一流的美术学院夯实硬件基础;另一方面是打造一流的学科与一流的专业,在“双一流”的建设中成绩斐然。近年来,四川美院在院系调整的基础上,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引进优秀的青年教员,加大科研力度,巩固传统优势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建立十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与创新创业基地,持续推动“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加强跨学科的合作,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四川美院加强了国内与国际之间的校际合作,与欧美一些著名的艺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了一系列国际之间的学术研讨会以及艺术展览。
当前,在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进程中,我们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的文化精神,贴近人民艺术与文化需要的优秀作品,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览内容简介
第一单元与历史同行—
理想先驱
——四川美术学院初创时期设计教育文献展
四川美术学院追根溯源主要有两脉,一脉是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年更名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该校是年由李有行、沈福文、庞薰琹、雷圭元等艺术教育家在成都创立,另一脉是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年12月由贺龙元帅任校长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部分骨干南下在重庆九龙坡黄桷坪组建成立。年两校美术、设计类学科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定址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年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
展览系统梳理了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这一脉年至年期间设计教育的学术源流、办学思想和社会影响。该校诞生于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危难之时,美术界的同仁们高举抗战救国的旗帜,在大后方坚持办学,以“美化人生”为己任,践行设计服务民生之志,在工艺美术教育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影响至今。
展览分为“美化人生”“先生们”“学以致用”“为新中国建设”“薪火相传”五个版块,从多份珍贵的档案、手稿和原作中呈现四川美术学院初创时期设计教育先驱们中西交汇的学源背景,设计服务民生、用艺术唤起民众和投身新中国建设的初心,是反映20世纪早期中国设计教学思想和体系的川美文本。
参展艺术家(按出生年月排序):
李有行沈福文庞薰琹雷圭元吴作人梁启煜程尚俊刘健斌张仰浚杨富明彭邦一罗明遥王兴煜毛超群陶世智肖连恒李宝琴钟茂兰夏镜湖高玠瑜
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教师在“工”字房前合影,左二李有行、左三张秉瑛、左八沈福文、左九杨涤玄、右一毕晋吉、右五庞薰琹、右六雷圭元,年
《技与艺》创刊号封面年
李有行云涌高原纸面水彩23cm×62cm20世纪50年代
沈福文金鱼漆画75.5cm×90cm
庞薰琹工艺美术集·饭碗及茶盘之一纸本36.5cm×29cm年
雷圭元圭元图案集纸本年
川流不息
——四川美术学院新中国建设时期的艺术创作
从年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初创伊始,到历经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最后改名四川美术学院,我校的历史始终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经历了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改革等。尤其是,由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部分骨干南下,年在重庆成立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年与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设计类学科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我校从成立到院系调整合并,尽管只有短短三年时间,却完成了从短期艺术培训到新型正规高等艺术院校初级阶段的转化,并在院校选址、校舍建设以及军队文艺干部队伍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方面为四川美术学院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当时,学校成立正值新中国建设初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学校在创作方面遵循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方向,以具体有效的方式培养人民艺术干部。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年代,学院师生们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主,结合社会实践,把创作题材聚焦在重大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改革上,创作了大量作品,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如火如荼的时代图景。这些作品中有众多积极宣传抗战、鼓舞人心的佳作,其形式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宣传画等;他们的创作也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可以说,四川美术学院的美术专业的传统是老先生们凭借精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和创作经验,为四川美术学院的教学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功底。
今天再次回顾四川美术学院这段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创作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表达家国情怀,深入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从20世纪40年代以川美为核心的“四川版画”书写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辉煌篇章,50年代以现实主义绘画描绘新中国,新生活,讴歌新中国建设成就,60年代初塑造震撼世界的经典雕塑;70年代末以人道主义关怀为重要发端,成为新时期艺术界思想解放的先声。四川美术学院师生以一大批经典作品描绘时代画卷,与历史同行,铸造现实主义的艺术魂魄,反映了现代中国由苦难走向辉煌的时代主题。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阿鸽、蔡振辉、杜泳樵、范朴、冯建吴、冯星平、古月、何孔德、简崇志、江碧波、江敉、康宁、雷荣厚、李景芳、李少言、李文信、李有行、李正康、林昌骏、刘国枢、刘艺斯、吕琳、吕树中、马振声、米立权、苗勃然、尼玛泽仁、牛文、庞薰琹、其加达瓦、施肇祖、谭学楷、唐德泉、唐正兰、汪子美、王大同、王元寿、魏传义、吴作人、夏培耀、谢梓文、徐仲偶、杨受安、叶正昌、尹琼、袁吉中、张方震、张漾兮、赵蕴玉、周继雄、朱晓华
刘艺斯南瓜布面油画90cm×cm20世纪50年代
江敉战鼓黑白木刻35cm×50cm年
刘国枢修筑川藏公路布面油画cm×cm年
承传启合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的实践与探索
四川美术学院的中国画发源广泛,教师队伍中既有各大专业院校培养的专门人才,也广纳社会贤能,成就了中国画在四川美术学院的多源并存。从学校创始至今,从事中国画实践与探索的教师们,积极响应学校发展和学科设置调整的需求,广泛地参与到学校各教学岗位的工作当中,从事着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经典研习与传授上,继承中国艺术的伟大传统,并承传这一传统,他们在传统中寻找未来,使得中国画的基因浸润到了四川美术学院发展的精髓之中,为学校不同时期的教学、科研和创作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历经80年的风雨历程,四川美术学院在中国画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教学、研究与创作的方面,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四川美术学院的中国画,逐渐形成了注重传承、不断超越、开放包容的多元融合的风貌。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聚集和造就了一大批闻名中外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自年至年间,投身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发展与专业实施和探索的前辈艺术家的作品,他们都是长期根植于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艺术生态之中,在对传统艺术研习与创作的造诣、社会影响力以及他们在中国画领域,身体力行的实践与探索等方面,俨然已成为后辈艺术家发展的榜样。他们在中国画方面的艺术成就以及教学思想,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画现代的演进过程,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最为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中具有示范、楷模的作用与重大影响。
他们通过艺术创作,使我们感知到他们面对传统与时代时的独立思考,在实现的艺术梦想之路上的奋斗与执着,也是他们孜孜不倦追求与呈现的态度所在!他们的创作既是每一位前辈艺术家营造他们自己特属的视觉世界(即他们风格迥异的创作视觉呈现),又是他们尊重个体体验,充分表达自我的文化观念描述与表达。他们的艺术创作也是在不断的呈现,他们认识事物的文化态度。每一位前辈艺术家都是当代中国文化构建的,参与者、实践者与见证者,他们呈现的各式各样的文化态度,正是中国文化建构的给养!
参展艺术家(按出生年月排序):
丁六阳(丁愚)、杨竹庵、钟道泉、谢趣生、陆其清、毕晋吉、冯建吴、肖建初、赵蕴玉、岑学恭、何方华、谭学楷、黄原(黄海儒)、杜显清、杨富明、彭邦一、罗明遥、李文信、白澄、雷荣厚、赖深如、易本奎、杨祖懿、钟在本、林昌骏、白德松、米立权、杨麟翼、杨涪林、唐允明、傅仲超
冯建吴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纸本水墨cm×66cm年
李文信长征纸本水墨cm×cm年
钟道泉秋风吹冷艳,晨露湿新妆纸本水墨cm×62cm年
身份认同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的民族化探索
雕塑的民族化问题,是20世纪以来,激荡的社会变革与东西方碰撞之下,中国美术所遭遇的重要命题之一。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文艺革命化、大众化、民族化的方针,其后“民族化”更逐渐成为一种显性和主流的话语。这一话语背后,是文化认同的形成与主体身份的建构问题。在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以后,这一问题变得尤为迫切。川美雕塑的民族化探索,就是在中国雕塑的整体叙事中的一个重要的片段和切面。
中西方“雕塑”的知识谱系来自于不同的理念和范式,古代中国的雕刻、泥塑等用语,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雕塑”的概念,前者是所谓工匠的“皂隶之事”,后者是西学东渐过程中文化移植的结果。一方面,李金发、江小鹤、滑田友等人所引入的欧洲古典写实雕塑系统开启了中国雕塑现代转型的进程。另一方面,民族国家的独立,在艺术创作当中需要形成新的叙事方式,也因此,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历史的选择。
川美雕塑的创作和教学就主要渊源于这两大体系。曾求学于杭州国立艺专、深受留欧雕塑家影响的首任系主任郭乾德,自觉地使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重新阐释“雕塑”、在创作上也对中西融合做了初步探讨;入选了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的赵树同,系统学习了苏联的雕塑模式;参加年-年“刘开渠雕塑研究生班”的叶毓山、伍明万等人,又再次强化了欧洲的古典写实技法。传统文化秩序与外来思潮的相互激荡,使得川美雕塑系的师生在观念和实践的层面开始初步思考民族化的问题。
川美雕塑系从年开始对大足石刻的田野调查和持续性的翻制古代雕刻的过程,则形成了一个真实的艺术践行场域。一方面,传统的典型雕刻语言充实并完善了教学与创作的技法;另一方面,对古代文化的重新审视和理解也加深了东西方艺术观念的交流和融合。雕塑系师生开始逐渐摆脱西方古典雕塑教学对于人体模特的依赖,有意识地尝试运用传统造型手法创作。川美雕塑系逐渐在教学中形成了欧洲古典雕塑、苏联现实主义雕塑、中国传统雕刻技法并行的格局。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举办的“四川雕塑展”,是川美雕塑系在探索民族化进程中的第一次集中的呈现。年,重庆的雕塑家们将近期创作的件作品在北京、上海、武汉及重庆举行巡回展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题材广泛、对民间传统技法的借鉴以及贴近现实、富有生活气息是这批作品所集体呈现的特点。
20世纪40-60年代川美雕塑系师生的民族化探索,是中国雕塑建构自身现代性过程中的一种努力和尝试。一方面,它延续了新文化运动“引西入中”的思潮,在学习西方的雕塑技法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传统,探讨中西融合与再造的可能;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使得强化民族性成为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艺术作为文化的表征策略与话语范式,不仅要对现实做出批判性回应,也需要回到具体语境,跨越现代性的历史藩篱,从自身的脉络中寻找确立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的基本路径。
参展艺术家(按出生年月排序):
郭其祥、伍明万、龙德辉、叶毓山、王官乙、龙绪理
龙德辉觉醒铸铜cm×60cm×cm年
伍明万养猪妇铸铜19cm×21cm×72cm年
小人书·大境界
——四川美术学院连环画专题展
连环画是一个以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为目的的创作类型。连环画创作对创作者的绘画水平以及对文学故事的领悟力等方面要求都极高,同时还要受到政治宣传需要、市场环境等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连环画,又称“小人书”,是一种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的中国传统艺术。它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承载了新中国数代人童年的集体记忆。
在四川美术学院学统脉络、创作谱系的梳理中,连环画总是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的一脉。但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年来出现了一批批连环画创作者,他们的作品类型涵盖木刻连环画、水墨或线描连环画、素描连环画、水彩连环画等,广泛地从现实生活、历史故事、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取材,创作风格和特征随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有不断的延续。
20世纪30-4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前辈们就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抗战题材连环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少言的《八路军一二〇师在华北》、吕琳的《纪利子》等,均是木刻组画。这些抗战木刻连环画内容贴近生活,真实自然,表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鼓舞了革命根据地的战斗,激励了群众加入到抗日队伍的热情,充分发挥了连环画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20世纪6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创作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四川美术学院最具代表性的长篇连环画是《红岩》系列,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连环画读本之一。《红岩》取材于同名文学作品。年,学院组织创作小组,杜显清、白德松、尹琼、杜咏樵、施肇祖、周琳、钟在本、袁吉中等都参与其中,分册创作《江姐》《小萝卜头》《狱中除奸》《狱中迎春》《挺进报》等,著名版画家李少言为《红岩》创作了木刻版画插图。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四川美术学院的连环画创作内容丰富,风格多元,一度出现老中青三代连环画作者在连环画出版市场同台竞技的热闹局面。具有代表性的连环画家层出不穷,最富有民族特色与生活气息的是卡通式连环画家江敉,他的代表作品《熊家婆》在80年代广受欢迎多次再版;画法与技法卓越的“国画式”连环画家白德松,代表作有《西双版纳的故事》《野蜂出没的山谷》《红岩》《山月不知心里事》《熊猫的故事》等;善于抒情的现实主义油画风格的连环画家何多苓,代表作有《雪雁》《带阁楼的房子》等;喜爱以英雄人物为题材的连环画家罗中立、姚渝永、王以时等,作品有《水浒故事》《三国故事》《智取生辰纲》《三顾茅庐》《七侠五义》《雪夜上梁山》《斗杀西门庆》等,张奇开、张春新合作了《李元霸全传》。长篇故事连环画《玉娇龙》系列(共十二册),也是这一时期的优秀创作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连环画的市场大环境逐渐式微,吴松、李赵铭、刘智勇、周宗凯、陈荣、陈树中等连环画创作者依然执守这一方天地,他们的创作主题更加宽广,艺术表达语言及形式更为丰富和多样,《封神榜大迷宫》《三峡工程》《南京》《成都史话》等一批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本次展览呈现了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家不同时期的连环画创作,是前辈画家们施展绘画才华,为社会,为大众而不懈耕耘的一方天地。在“小人书”这片“大世界”,几代川美连环画创作者在有限的空间中形成了自身的连环画语言特点。今天的展览,在内容和形式上能呈现出如此多样性面貌,能展现出如此集宣传、教育与叙事性、艺术性融合的“大境界”,要深深感谢他们在这块天地持之不懈的贡献。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白德松、陈荣、陈树中、邓云宁、杜显清、杜泳樵、冯星平、傅仲超、高小华、古月、韩德雅、何多苓、胡名、江敉、康宁、赖深如、雷荣厚、李犁、李少言、李彤、李文信、李赵名、刘智勇、罗中立、吕琳、米立权、庞茂琨、钱来忠、任兆祥、石美鼎、施肇祖、孙文光、谭红、唐允明、汪子美、王果、王世贵、王以时、翁凯旋、吴松、谢趣生、杨涪林、姚渝永、尹琼、袁吉中、袁奕贤、张春新、张奇开、钟长清、周春芽、周良知、周璘、周渭淙、周宗凯
《昔日血泪》绘画:李文信、雷荣厚、赖深如、米立权北京出版社年
《挺进报(上集)(红岩连环画集)》原著者:罗广斌、杨益言改编:四川人民出版社绘画:尹琼、周琳四川人民出版社年
《西双版纳的故事》改编:刘治贵、白德松绘画:白德松四川人民出版社年
第二单元与历史同行:—
时代强音
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当代绘画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美院在“伤痕”和“乡土”时期涌现出一批影响中国画坛的艺术家,由于作品的风格和精神内涵的表现有着某种相似性,当时的理论界将他们称为“四川画派”。实际上,四川油画掀起的第一个高峰是-年之间,以高小华、程丛林、罗中立、何多苓等为代表,创作了《为什么》《一九六八年×月×日·雪》《父亲》《春风已经苏醒》等一批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在四川美院油画的创作发展中,“伤痕美术”掀起了第一个艺术思潮,在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伤痕美术”在语言上是对现实主义的一次延续,但是,其意义与精神指向则是多维度的:反思与批判的融会,文化记忆与生命拷问的交织。同时,艺术家以自身情感的表现为依托,彰显了艺术对个体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以及重塑了艺术创作的批判性。其后,“伤痕美术”在反思“文革”的过程中不断地拓展了艺术家的历史视野,像程丛林的《华工船》、《码头的台阶》、秦明的《求雨的行列》等作品将反思的深度推进到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批判中。
严格说来,乡土绘画的出现得益于“伤痕”后期的“知青题材”。因为“知青题材”向“乡土绘画”的嬗变只有一步之遥,不管是王川的《再见吧!小路》、王亥的《春》,还是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作品,都围绕农村生活展开,只不过作品在精神基调上侧重对知青生活的怀念,充满了个人的“忧伤”气息。但是,这批作品之后,作为叙事背景的农村成为了艺术家直接表现的主题,先前“忧伤”和“伤感的人道主义”情绪也逐渐被对真、善、美的农村生活的歌颂所代替。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思潮,“乡土绘画”的局限在于无法将乡土文化的现代性提升到现代主义的文化高度。年代中期,伴随着乡土的风情化,这股创作潮流逐渐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乡土绘画”后来的嬗变呈现出两条发展路径:一条以张晓刚、周春芽等为代表,借助乡土题材,但目的在于完成现代主义风格与语言的转换。另一条路径是高小华、程丛林、庞茂琨。他们将“乡土”向少数民族题材推进,亦即是说,不断挖掘作品背后积淀的地域生存体验与文化经验。
“时代强音”这个展览专题,体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的创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