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梁瑛/文韩墨/图
作为建党百年献礼,以深圳最重要的红色记忆“文化名人大营救”为主题的美术研究展6月29日在深圳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从深圳美术馆馆藏丁聪先生组画开始讲起,结合有关文化名人大营救主题的美术作品和文献资料,用艺术作品还原了80年前一段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抢救”。
回顾百年党史中的一段深圳记忆
在白石龙住草寮、轮流值夜班放哨洗露天浴、为东江游击队的《东江民报》画漫画……10幅漫画把发生在深圳的一段珍贵党史娓娓道来,这就是深圳美术馆馆藏漫画家丁聪作品《东江百日杂忆》。
年底香港被日军攻占后,留困在香港的大批中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遭到日本侵略军的搜捕,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江游击队排除万难,营救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沈志远、张友渔、胡绳、范长江、丁聪等等在内的多名文化民主人士及其家属冲破日军封锁线,从香港成功撤离。这场闻名中外的秘密大营救取得完全成功,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历史奇观,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文化界以及国际舆论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保护了中国的红色“文脉”和精英,堪称载入史册的光辉篇章。因此它被茅盾先生称之为“抗战以来(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秘密大营救中,深圳是极其重要的地区。由于毗邻香港,不论水路还是陆路,都是营救过程中关键的一环。且具体实施营救的东江游击队指挥部就在深圳(后来成立的东江纵队司令部也在深圳)。年,曾经被营救的文化名人之一画家丁聪先生根据回忆画出了这一段经历,题为《东江百日杂忆》又名《东江纵队天》,组画共十幅,并于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丁聪画展”时将原作捐赠给深圳美术馆永久收藏。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文化名人大营救——深圳美术馆馆藏丁聪《东江百日杂忆》组画暨专题美术作品展”正是以这组画作作为缘起,回顾了这段百年党史上的深圳记忆。
美术作品再现珍贵党史
据了解,《东江百日杂忆》是丁聪先生71岁高龄之时的创作,以他的亲身经历为线索,他曾写下《终生难忘的一幅漫画》一文,讲述这段被营救的经历,可见营救经历在他心中的分量。因此他的组画以第一人称讲述这段经历,10幅作品中有8幅都有自己的形象在画面之中。技法上他摒弃了漫画夸张变形的处理,以平实的手法客观地进行描述,使观众更加体会到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他那一丝不苟的人物造型、灵动的线条以及黑白灰的特别经营,让人一眼就看出是丁聪的作品。而作品也将丁聪先生乐观的人生信念、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相信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即将到来的信心和憧憬充分传达出来。
Δ撤走的人都装扮成回乡难民模样,背上简单的行李,靠两条腿从九龙走到宝安游击区。音乐家盛家伦把他的大衣罩在背上的行囊上,我们笑他像个“骆驼”。
Δ住在山坳草寮里的男同志,曾安排值夜巡逻:一只怀表,一个手电筒,每班两个小时,到时叫醒下一班来接替,直到天亮。谁偷懒睡过了点,交班时就会被发现。
Δ我曾为《东江民报》画过漫画。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画在蜡纸上的画。铁笔划在有网点的钢板上跟用毛笔画在纸上的劲儿完全不一样,好不容易才完成了这一幅使我终生难忘的漫画稿。
Δ女同志曾被派白天在山顶的树荫里放哨:看山这边日寇的动静,看山那边顽、伪的行踪;同时,还不停地干着手里的毛线活。
文化名人大营救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精彩的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直以来对文化民主人士的关怀和重视,东江游击队员们舍生忘死的精神,以及被营救的民主文化人士在各自领域为民族救亡斗争和国家建设做出贡献,都不断激励着后人。在本次展览中,主办方汇集了广东美术馆、深圳画院、大芬美术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等多家文化机构的藏品,展出现当代老、中、青三代画家在先辈革命者的感召和激励下,以各自擅长的方式创作的文化名人大营救主题美术作品,包含国画、版画、油画、雕塑等不同美术类别。其中由蔡迪支、许钦松创作的黑白木刻版画《晓风残月》曾在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节目中被重点介绍。
延续红色血脉,重回历史现场
从年12月香港沦陷到年11月最后一批文化精英安全到达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历时11个月。在胜利大营救的背后,数以千计的英雄历尽艰辛,舍生忘死,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而这些被中国共产党营救的进步文化民主人士不仅为推动全民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让中国文化的红色血脉得到了延续。除了艺术作品之外,展览还通过大量图片、录像、电文、书籍等文献资料详细介绍大营救的全过程。介绍历史的同时,也为解读丁聪先生《东江百日杂忆》系列组画及相关主题美术作品提供了背景知识。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在文化名人大营救发生的地方,通过亲历者的艺术作品讲述这一段党史,给了今天的深圳观众穿越时空,重回历史的机会。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