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名胜情悠悠甘肃秦安县景点题刻举隅

秦安县凤山(闫亮文摄)

古迹名胜情悠悠

——甘肃秦安县景点题刻举隅

■郭忠之

  秦安古称成纪,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北部,秦安素有“羲里娲乡”之称。据《帝王本纪》记载,人文始祖伏羲生于成纪。境内有关伏羲、女娲传说的遗址、遗迹众多,特别是距今余年的大地湾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以及房址、地画等实物,有力地佐证了伏羲“画八卦”“造书契”这一传说。秦先人秦非子因在陇右(今秦安一带)牧马有功,被周天子赐姓封邑,后逐渐强大,代周而起,统一全国。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年)设成纪县,直到金代正隆二年(年),改称秦安县。

  秦安除了大地湾遗址,还有三国街亭古战场,以及文庙、兴国寺、迎恩寺等众多的历史文化景点。

  秦安文庙(图1)位于秦安县城中心,是全国文保单位,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早期隶属县学建筑群。文庙一般又称孔庙,俗称夫子庙。据明《秦安志》记载:“孔庙在学前,中为殿,东西为庑,前为门,为泮池,为灵星门。学建于元大德元年。”元代至正九年(年)重修。明代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屡加修葺。清代顺治十六年(年)又增修扩建,康熙五十七年(年)因大地震,殿宇被毁。康熙六十一年(年)复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庙建筑已面目全非,唯有大成殿保存完整。大成殿门上有清代陆润庠题“中和位育”(图2)匾额。陆润庠能书法,擅行楷,书作方正光洁,清华朗润,意近欧阳询、虞世南笔法。

图1 秦安文庙外景

图2 陆润庠题“中和位育”

  兴国寺(图3)位于秦安县城北街,又名“兴谷寺”,俗称“官寺”,占地约3亩。兴国寺相传始建于唐代,到元代至顺年已初具规模,是甘肃境内一座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元代古建筑群。寺内有原建筑“大雄宝殿”一座。明嘉靖年间,胡缵宗为寺题额“兴国寺”,又挥书“般若”(图4)匾额,从此,当地人称大雄宝殿为“般若殿”。胡缵宗遗存的墨迹较多,书法刚健雄浑,结构疏朗开阔,气势磅礴,流露出颜书风貌。

图3 秦安兴国寺外景

图4 胡缵宗题“般若”

  兴国寺在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寺内伽蓝殿有明末胡多见撰书木刻题记(图5)。胡多见以草书见长,尤以章草为上,笔法具有兼和性,可以兼顾篆隶草及楷行书体,使转如草,提按如楷,波磔如隶,圆转如篆,流便如行。作品整体贯气和谐,对比强烈。寺内西立面为清水砖墙到顶,中设板门,门上有清代安维峻题“法界西天”(图6)匾额。安维峻书法体现其刚正人格,刚劲有力,有仙家风范。其所作正楷,笔画饱满,端谨正直如其人。安维峻手迹遍布全县各地,名胜古迹处多有其所作楹联匾额,成为县内重要的文化景观。

图5 胡多见撰书木刻题记

图6 安维峻题“法界西天”

  兴国寺主体建筑般若殿保留元代建筑风格,是甘肃现存较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元代建筑特征和建筑艺术提供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年兴国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迎恩寺(图7)位于秦安县城之东的凤山南麓。相传为唐代中期蜀汉刘氏兴建,故称刘家寺。清代路道庸为迎恩寺题写“因果地”(图8)匾额。路道庸一生酷嗜书法,其书以行草书见长,从唐楷入门,得力于二王,融贯“宋四家”而后成,气势豪放,笔力苍劲、纵横开阔,其取法各家之长,把个人狂放性格融于诸法之中。

图7 秦安迎恩寺外景

图8 路道庸题“因果地”

  秦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代崇尚教育,人才辈出。如开天辟地的伏羲,抟土造人的女娲,飞将军李广,前秦王苻坚,开启唐朝盛世的李渊、李世民,一代名相权德舆,伟大诗人李白,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清代“陇上铁汉”安维峻等,《二十四史》记载的秦安籍或出生于秦安的就有人。在秦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上起开元古圣、帝王将相,下至才子佳人、方士乡贤,层出不穷,百代不绝。秦安境内现存的古建筑,发掘出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以及秦、汉、唐时墓葬达70余处,出土的各类文物万余件,其内涵之丰,品类之盛,价值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