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十竹斋画谱》属于画册性质,全部采用饾版法印成。
兼有收录名画讲授画法供人们鉴赏和临摹的功能,每谱中大约有40幅左右的画,每幅都配有书法极佳的题词和诗,总共幅画和件书法作品。
《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01《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02据说胡正言有感于当时没有系统成册的画谱,所以才决心编辑一本画谱,一方面是可能他玩票的清玩之作,也有可能是他有广传绘画之心,总之不管如何,他成功的出版了这本画谱。
《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03《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04可喜的是《十竹斋画谱》在中国存本很多,国外也有藏本,后期也有很多书局包括十竹斋翻印多版。这让我们不由得非常感觉到幸运,能亲眼目睹电子版的《十竹斋画谱》
《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05《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06《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07《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0802凡成就绝佳,无论是书籍、绘画还是艺术品,离不开匠心,中国古代不缺匠心。
古代印刷术时代,很多书籍都是由这些有匠心的人们刻画出来的。每字每墨均体现其用心之作。
《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09《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10胡正言就是他们最好的代表,不只是一个文人。在古代“君子远疱厨”有些读书人本事并不大,却是自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肩不能挑,背不能扛。很多工作不屑去做,宁可饥一顿饱一顿。可惜的是苏轼这样的饱学之士,在中国历史都是能排前十的,照样可以下地劳动,可以去做美食,这些酸腐的秀才同苏轼相比又如何?
《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11《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12即便到如今,这种酸腐之气依然存在一些所谓文化人身上,比如那个魔都的所谓作家在台风之日终于撕破其伪善其伪修养,对劳动人民大放厥词,充满我不能做这个人,我不能那样的“优越感”。
《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13《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14但是胡正言同样是饱学之士,同样是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同样是文学也有成就之人,却可以为了精益求精而亲自去参与刻版制版。东家尚且如此,那些最终完成刻版的刻工们、印工们怎么能不用心?怎么可能不出精品?
《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15《十竹斋画谱》墨华卷下20胡正言放在当今也是大师级的,而且动手能力极强的大师。
我们也同时也要对那些古代刻书的工匠们致敬,感恩。
03胡正言,中国明代末年书画篆刻家、出版家。
字曰从,号十竹,原籍安徽休宁,寄居南京鸡笼山侧。尝从李如真攻六书之学,于是篆、隶、真、行,简正矫逸。中国古代版画和出版界很有影响力的人物。精于篆刻,然后再去学习研究版画类的技法,能不成就《十竹斋画谱》的精妙和专业吗?虽然有人说上面的画谱并不很好,但是如果你细细品一下,你会发现玄妙之处,不要忘了这是几百年印刷出来的,那时中国印刷书籍的图还停止在黑白和线条状态的。也不要忘了绘画的墨色变化是最难把握,虽然现代印工精美,但是却无法把墨韵和墨锋的变化完全还原的,影印版也会导致失真,因为油墨和墨是完全两个不一样的东西。
04中国书籍印刷技术从宋达到快速发展,元代基本是守成,但在明代达到到高峰
反而清时代有所退步。一本宋刻书籍,都是被人竞相收藏,可见其魅力所在。在中国版画史上,明代彩色套印版画所遗作品最多,成就也最高,自宋、元以来,人们长期探索的木刻彩印技术,至此产生了质的飞跃。
饾饤版的出现,使中国的版刻和印刷能随心所欲地调节浓淡色调,不仅仅是彩绘,就是单色绘画,也达到了与画家手绘同等的效果。可以说这是中国雕版木刻印刷术的又一场革命,对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饾版虽然我们不能说是胡氏发明了这一技术,但可以说胡氏将这种技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直到今天,木版水印全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大体上还是沿袭胡氏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