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旬,石榴花盛开的时节,在淅川一个叫“星空瓦房”的地方,乡村文化中心的淅川版画展,让正在当地采访的记者感受到了乡土艺术的独特魅力;这几天,淅川版画又走进了南阳城区,在梅溪路临街的市群艺馆展厅,极具地域特色的作品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泥土芳香,开阔的作品构图,浑厚明快的色彩,淅川版画中,有记忆中的乡愁,也有现代社会的崭新风貌。
每幅画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昨日,在市群艺馆展厅,不少人长时间驻足,细细品味淅川版画的韵味。
一幅幅画面中,有秋实的田野,斜照的夕阳,静谧的山林,波光粼粼的丹江,还有让人留恋的老屋老树……这些版画立足传统木版画特色,在版画语境上既充分把握了中国传统的元素和地域特征,又体现了现代创作理念和时代特色。
难得的是,一个县级版画群体创作的作品,不仅风格独特,而且功力深厚,整体水平颇高。名为《老屋》的绝版套色木版画,是一幅入选河南省美展并获奖的作品,展现了南水北调移民对故乡的情感和留恋,写实接地气又令人回味无穷。《岁月》《欢乐小溪》《渠首欢歌》等原生态的写实作品,淅川地域特色浓郁。细细品读,每一幅版画,似乎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丰收的喜悦,泥土的芬芳,小城的风情,还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从70幅版画中洋溢而出。
淅川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深厚,无论是5月份在“星空瓦房”的展览,还是此次在市群艺馆的展览,淅川文化和民俗都是淅川版画作者创作和表达的内容之一。那些与淅川历史文化有关的内容,包括十大楚王、三大名相、淅川历史人物长卷等,无不展示了一个地域创作群的文化自豪和文化自信。
昨天下午,一拨又一拨的参观人流,彰显着这种以黑白和套色两种面貌呈现的源于民间的版画,正在被升华到较高的艺术品位与文化层面,具有了与大众审美要求的合拍性,形成了艺术与受众的良性循环。
缘于六十年前一份县办报纸
市群艺馆的展板上这样介绍淅川版画的来源: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源自民间的木刻图章、石印、年画、插画等木刻或石刻艺术,没有一定的传承谱系,也没有固定的师传授徒,都是根据自身爱好和兴趣,耳濡目染,自成一体。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版画之所以被称为淅川版画,缘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份县办报纸。
年,淅川县委机关报《淅川报》诞生。张学琨时任报纸美编。报纸开始是石印出版,文字与绘画都用特制药墨、药纸、毛笔手写完成,然后压印入特制石板中,印刷效果不错,但效率低、出版慢。到年,石印改铅印,文字用活字排版,绘画类稿件就无法上报了,因无制版设备,只好用木刻画来代替制版。报纸上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绘画小品,就是淅川版画的雏形。《淅川报》上用过的那些木刻小品,有些又被省市报刊选用。如《春灌》、《送肥》后来在《人民日报》发表。几年过去,淅川版画已在大半个中国报刊上出现。由于当时报纸是为“三农”服务的,创作取材也多是山区风光农事活动之类。坚持现实主义、写实手法反映生活,是淅川版画的主旋律。
到上世纪80年代,生产生活的巨大变迁为版画创作提供了丰富土壤,淅川版画创作进入一个鼎盛时期。每年春秋举办的两期版画创作培训班,吸引了不少美术爱好者走进版画创作这个群体,李天奇、李旭红、朱德龙等是其中的骨干力量。他们将版画与现代绘画艺术相融合,刻印方法也有了新的改进,作品面貌焕然一新并频频获奖:在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巡展活动中,套色木刻版画《慈母》入选;《打麦场上》《梦回童年》《渠首欢歌》等入展河南省版画作品展;《老屋》获第十二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三等奖,《雪兆丰年》获第十三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三代人坚守培植乡土奇葩
60多年过去了,虽然经历了市场浪潮的巨大冲击,淅川版画如今仍旧占据独特地位。
昨日,记者采访淅川县文化馆馆长、著名版画家李天奇,说起淅川版画作者的“第三梯队”时,他很欣慰。他说,虽然这些版画作者可能是教师、公务员、农民、自由职业者,但他们也是淅川版画的未来。像李冬月、明丹阳、杜鹃、董红彦等,他们有绘画功底和新思想、新技巧,他们在版画创作上的突破,只需假以时日。
目前,淅川版画的创作已形成了“金字塔”态势,10多位创作骨干,30多人的社会创作群,还有百余人的爱好者,在县级美术创作几近消失的大环境里,这样的版画创作队伍显得格外壮观。
要传承发展,就需要扩大版画的影响力,这需要“带进来”,更需要“走出去”,让更多人认识版画、喜爱版画、收藏版画。
作为一项免费项目,这些年,淅川县文化馆每年都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举办版画创作培训班。特别是暑假培训班,吸引了不少在校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涉足其中并乐此不疲。
年,淅川版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先后走进南阳、郑州和鹤壁展出,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