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牌发布的37项西安非遗代表性项目,个个

方寸戏台,讲述风云变幻

一招一式,蕴含东方哲学

以木斫琴,清音抚慰人心

悬壶济世,良方延续希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凝聚生存智慧而造福生命,讲求以人为本而尊重生命。它们与庙宇高堂为邻,以市井烟火为友,无愧为文明最长情的羁绊。

在西安这片文化传承的热土上,因时光悠悠,文明迭代淬炼出了无数引以为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它们经历了失落与蜕变,今天,它们将迎来守护与发展。

11月28日,在“非遗同行全运匠心共筑长安”非遗主题展演暨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授牌发布活动中,37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共7大类在镜头前亮相,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到了文化传承的沃土。

这些传统文化的匠心技艺,如何轻易的俘获人心,下面,文旅君将带你一探究竟~

千万,不要眨眼哦~

04:02

1.传统音乐

陶埙演奏技艺

埙是一种古老乐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最古老的陶埙。作为古代八音之一,埙也出现在古代宫廷雅乐中。

埙乐所独具的古雅深沉、幽静深邃的音色和表现风格体现出了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形神兼顾”的气韵和特征。埙乐被誉为是“秦声”代表和象征。

2.传统戏剧

关中灯影戏

灯影戏源于关中北部地区,表演时用碗碗腔演唱,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文武场面齐备。内容题材多为传统剧目,现存的手抄本有二百余本,其中保留剧目有《金碗钗》《赵五娘》《两狼山》《逛庙会》等。

杖头木偶戏

木偶戏亦称傀儡戏。杖头木偶戏是陕西木偶戏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民间又称“跑台子”。流传于碑林一带的杖头木偶戏,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末,木偶班社和艺人既受到关中各地民间木偶艺术的影响,又深受辖区内专业木偶院团带动。目前表演多以折子戏为主,保留传统本戏《钉缸》《放饭》《斩李广》等二十余本。

3.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刘氏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

刘氏八卦掌师传清代宗师董海川关门弟子刘风春,有年历史。该门派独创以掌为主,沿圈走转和“趟泥步,剪子腿,稳如坐轿”,扣掰转换以避正打斜。它还讲求礼仪文化,每一个动作既是行礼,又是武术中的攻防架子。

赵传杨氏太极拳

赵传杨氏太极拳为杨氏太极拳的一大支脉,发源于河北省邯郸永年县,民国时期由黄埔军人赵斌传入西安。赵传杨氏太极拳的基本技法有: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其特点是动作松柔缓慢,招式虚实分明,换位逢转必沉,拳架开展大方,继承了杨氏太极原汁原味的同时,在拳的劲道和拳架方面有高超独特之处。

西安回民心意六合拳

西安回民心意六合拳是中国心意六合拳的主要分支,因回民宗师曾有“宁可失传、不可乱传”的遗训,故西安回民心意六合拳又有“教内拳”之称,主要在回民中代代传承。它秉承了心意六合拳的精髓,讲究内三合、外三合,要求内外一致。内五行相动,外五形相随,心意导引六合,六合寓有心意。

4.传统美术

秦腔脸谱

秦腔脸谱绘制与秦腔艺术相伴而生,历经多代传承,主要包括舞台应用和工艺彩绘两大类。舞台应用勾画脸谱包括:净面、打底、定位、勾勒轮廓、填黑、勾画图案、揉脸、抹脸等工序。

它始终遵循古有的谱式图案进行化妆和绘制,通过不同色彩纹样表现人物性格、品貌等,绘制有“三型七彩”之特点。工艺脸谱还分为纸质类和硬胎类两种,包括泥塑脸谱、石膏胎脸谱、纸胎脸谱、脸谱折扇、脸谱葫芦瓢、木板脸谱、方斗脸谱等。

碑林布糊画

碑林布糊画是源于满族的民间美术,是在满族传统工艺“补花”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传入西安已有百年历史。其工艺采用丝绸、布料、金线等主要材料,以国画技法中白描法绘制底样,进行制版、剔模、布糊、褟金线、彩绘、装饰、组装等多道复杂工序。代表作有《富贵有鱼》《事事如意》《四季平安》等。

锦灰堆

锦灰堆是把书法、绘画、拓印、篆刻技艺巧妙结合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锦灰堆技艺可追溯到元代,明清之际在文人墨客中流传。

其创作元素多为文人书房内的器物,进而有青铜器、石刻、木刻、扇面、邮票、花卉等可拓可画的素材皆可结合使用。从事该技艺不但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还要有书画拓印的技能。

03:32

5.传统技艺

梆梆肉制作技艺

梆梆肉制作技艺是指加工烹饪猪大肠的独特技艺,传说因敲着梆子在街头售卖而得名。该技艺传承有序,用料讲究,其肉料、煮料、熏料、火料都有各自的秘方,要经选料、冷洗、过腻、断生、层放、二次放水、辩味、压重、分拣、熏烤、转笼、刷油等十八道工艺环节,在西安地域饮食文化中的知名度较高。

洋芋糍粑制作手工技艺

明清以来在蓝田县灞源及周围的山区就有制作和食用洋芋糍粑的技艺和传统,并成为当地百姓一道主食,传承至今。正宗的洋芋糍粑选用当地阴坡地种植的含淀粉量较高的“面洋芋”,经备料、制作、烹制调料、存储等四个步骤共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古琴断纹髹漆技艺

百年以上的古琴木胎漆层会出现特有的断纹,古琴的断纹髹漆技艺是在古琴修复中运用的一种独特的修旧如旧的漆作技艺。

断纹髹漆技艺除了护琴定形功用之外,还对琴音的稳定持久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戏曲盔帽制作与箱倌技艺

戏曲盔帽制作与箱倌技艺历经四代传承,已有百余年历史。戏曲“盔帽箱”制作与箱倌所涉及的工艺繁复严谨,盔帽制作包括制图雕版、绘制、缝制、制革等多种工艺,多达72道工序,而盔帽、髯口、假发、套头穿戴,有严格的专业要求和工艺要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中葫芦制作技艺

葫芦在民间谐音福禄,因具有独特的食用、药用和器皿使用功能,被赋予极为丰富的吉祥文化含义。

葫芦工艺在我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碑林地区的葫芦制作技艺主要是把烙画、砑花、彩绘、篆刻、镂空等技艺融合在葫芦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传统彩绘陶俑复制技艺

传统彩绘陶俑复制技艺以套图和石膏模具为主,用木、竹、金属各类雕刻刀具,彩绘用石绿、石青、朱砂、藤黄等传统矿物质颜料,依照古陶俑制作过程,从造型、制模、脱胚、修整、烧制、彩绘、做旧等各项工序,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形成了一整套制作、彩绘及做旧的工艺流程。采用这一技艺复制作品在国际上多次获奖。

窦斌记松花蛋制作技艺

松花蛋又称变蛋、皮蛋、彩蛋等,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食品,有“湖彩”、“川彩”和“京彩”三大流派。窦斌记松花蛋属“京彩”。其技艺采用具有京彩特色辅料汤灌法,经选蛋、配料、下缸、清渣、灌料、出缸、黄土料泥裹蛋、封坛等十多道工序,整个工艺体现了古人在饮食文化上的经验与智慧。

传统锔瓷技艺

锔瓷是把瓷器、陶器等器皿破裂的地方锔合在一起,这门手艺已有上千年历史。又称“锔活”,分为粗活细活两大类。

锔瓷细活,也称“锔活秀”,所用的工具小巧精致,大多是焗合比较珍贵的陶瓷制品、紫砂、玉器、水晶等。

唐三彩制作技艺

唐三彩是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属于一种彩釉陶器。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精细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剂。先将素坯入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制而成。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艺术品生产工艺。

斜口花荞饸饹

斜口花荞饸饹以当地种植的花荞为原料,通过和面、压面、煮面、拌油四个环节,制作成各种饸饹食品。历经四代百年传承,口味独特、小有名气。其特点是把饸饹床子架在大铁锅上压面,现压现煮现吃。

大漆修复技艺

大漆修复技艺是以天然大漆作为原材料、用漆艺来修复残损的器物,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漆器、古琴乐器、家具、兵器、佛像、生活器物等的修缮中,让修复过的器物得以长久的保存,凝聚着先辈在漆艺上的经验与智慧。

秦俑传统制作技艺

秦俑传统制作技艺继承中国古代制陶业常用的塑模工艺,原料使用当地距地表7-9米的红黏土。

大型陶俑采用塑模结合法,以塑为主,制作俑头、躯干,还包含陶马制作工艺和彩绘工艺等。制作过程要经过:选土、晾晒、和泥、过滤(淋泥)、沉淀精泥等二十多道工序,制作周期长。主要作品包括站立类俑、动物类俑、跪射及跽坐俑类和其它拓展类。

徐杨醪糟制作工艺

醪糟,是用蒸熟的糯米拌上特制酒麯发酵而成的一种酒类饮料,也称米酒、甜酒、酒糟、醪糟醅等。该工艺融合传统酿造技艺和发酵技艺,包括选料、泡米、蒸米、拌麯、发酵等,其中泡米的软硬,蒸米的火候,拌麯的温度与均匀度,发酵的季节与时间,手与器皿的洁净程度等,每一步都有世代相传的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味。

03:32

马额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临潼区马额街道办塚王村,曾是著名的挂面村,祖辈素以吊挂面为生,已有多年的历史,手艺远近闻名。

制作手工挂面步骤十分复杂,这其中还蕴含着对天气与季节的把握,以及对面的特性的把握,尤其是在盘大条中的仆面使用、搓揉程度都是关系到空心挂面成功的关键,每一步骤都有其科学道理。

纸质类文物修复技艺

纸质类文物修复技艺伴随着绘画艺术的产生而产生,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修复的工序有闷心、洗心、揭心、修补、托心、除霉、处理返铅、全色、嵌折等流程。修复类型包括手卷、团扇、册页、善本、挂图、书籍装帧等。

长安苦头酒酿造技艺

“苦头酒”制作技艺始于清末民国初之长安区郭杜镇张康村,创始人翟根河秉持文武之道创制了“文曲香”、“武林春”等黄酒制麯的方子。他将中医五味之“苦”味能泄、能燥、能坚之功能与黄酒制作相结合,在制麯过程中加入三十多种中药材,创制出此酒,经过四代传承,如今已成为当地人们红白事以及养生保健之常品。

长安黑陶制作技艺

黑陶技艺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制陶工艺,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

长安黑陶作坊分布在少陵原一带,其生产的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黑衣陶(黑皮陶)四种。制作工艺复杂,保持了传统黑陶作品“薄如纸、黑如漆、亮如镜、硬如瓷、声如磬”的特征。主要作品有花瓶、笔筒、砚台、香炉、瓦盆、瓦罐、面缸、陶埙等。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房屋构造的技艺。典型的代表为传统四合院模式,房屋有一脊两坡、两面流水的鞍间房和俗称“房子半边盖”的厦子房,其构造和布局表现出其独特的“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特点,还包含着建筑艺术与智慧。

杨氏扎刻技艺

莲湖区杨氏扎刻技艺是用特选的高粱秆、竹篾、竹签等原料,在扎、刻、钻、烤等基础上,运用传统的卯榫技艺进行攒装套接,做成各种精巧复杂的鸟舍虫屋、宫灯和组合式微缩古建筑等近百个品种。

其作品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任何黏粘材料,其基本技能包含设计、选料、火烤定型、刻槽、钻孔、组装锁榫等十多道工序。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具体表现。

谢氏古法斫琴制作技艺

谢氏古法斫琴制作技艺,以蜀派斫琴技艺为基础,在继承前辈斫琴技艺的同时融合了北方古法斫琴技艺的独特技法,集多种传统手工技艺和历史文化知识于一体,保持纯手工制作。其制作分选材、制作琴体、大漆工艺、试音、调弦等步骤。

碑林皮影刻制技艺

碑林皮影刻制技艺源自陕西华县,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末华州最著名的皮影雕刻艺人李三喜,至今已传承五代百年。

其工艺包括选皮、浸泡、刮毛取脂、打磨、过稿、雕刻、染色、熨烫、装订等,制作周期复杂而精细。皮影雕刻是伴随着皮影戏表演而产生,并为皮影戏服务的技艺,是根植于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

6.传统医药

孔氏药墨“蛇缠腰”疗法

带状疱疹在中医俗称“蛇缠腰”,孔氏药墨“蛇缠腰”疗法,其历史可追溯一百二十年,四代有序传承。其疗法中最独特的是用多种中药材与徽墨结合配制药墨,治疗中可加速皮肤愈合和神经恢复的进程,尤其是可有效预防“蛇缠腰”后遗神经痛等病症的发生。

李氏金针技艺

李氏金针技艺自民国时期从山西传入西安,自李少亭起一家四代人均以针灸诊疗为业。李氏金针技艺,继承发展了传统针灸的理念,并形成了自己的施针手法,以纯金针具为施针工具,其针刺补泻手法、临证注重脾胃以及定时取穴法为其独特针灸技艺。

周至魏氏济生堂诊疗

周至魏氏中医自清代先祖创建“魏氏济生堂”,以“悬壶济世,普救众生”为主旨,迄今历经七代传承,余年历史。

魏氏家族主要研习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疑难杂症等病症,尤以妇科病、肝胆病、脾胃病见长。在诊断、用药、施治和医理方面有独到之处,并积多年行医经验著成《耿溪秘录》。

魏氏妇科药丹传统制作技艺

药丹为中药五大剂型之一,魏氏妇科药丹,自清代对传自宫廷的妇科丹药秘方改良,经魏氏家族六代人传承、有多年历史。其制作技艺概括为“五味炮制三道制丸一道秘传”,作为内病外用丹治疗多种妇科疾病。

陈一堂皮肤拔毒生肌膏制作技艺

陈一堂皮肤拔毒生肌膏制作技艺,其历史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间的天津名医陈一堂,清代陈氏家族迁入西安并开设陈一堂医馆,发展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共十七代人传承。其技艺严格遵守古老工序,纯手工秘制,用于治疗皮炎、湿疹、手足体癣、头癣、股癣、花斑癣等多种皮肤病。

吉氏祖传顽肤净乳膏制药技艺

吉氏祖传皮肤疗法起源于清光绪年间。

“吉氏祖传顽肤净乳膏”是根据祖传纯中药方子,采用传统手工制膏技艺加工熬制而成的皮肤外用涂抹膏,对急慢性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所用药物全部采用传统中草药,根据祖传秘方配制而成。

7民俗

西营战鼓

西营战鼓是高陵鹿苑原上古老的民间锣鼓文化,与古代的军旅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当地东营村、西营村村名就是由古代驻军扎营而来。

西营战鼓起源就是战场上鼓舞士气和平日里训练兵士的战鼓,包括三段式鼓调和多变的鼓阵。鼓调分为紧三火(督战鼓)、慢三火(庆祝胜利鼓)、不紧不慢又三火(凯旋鼓),表现了催征、督战、凯旋等不同情景,具有强悍、激烈的风格,现在常常用于年节庙会、庆典、祝福渡口开河启运等活动中。

非遗故事声声在耳

非遗技艺口口相授

非遗成果历历在目

非遗文化代代相传

非遗精神,薪火相传

匠心独具,共筑长安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

编辑:尚北辰

校对:洪敏

审核:庭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