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新第一年在俄罗斯的种地生涯非常的顺利,用一句我们中国的老话来说,天道酬勤吧,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从种子播下去的那一刻起,整个生长期,几乎可以用风调雨顺来形容,只是正常的田间管理,用了少许一点点化肥,没有用一点农药。
相比于在国内种地的时候,在俄罗斯这边,田间管理所付出的时间要大大地减少许多,因为俄罗斯这边的土地虽然和中国的土地只有一江之隔,但是因为开发强度低,最长的耕种历史也就是从前苏联时代算起,所以土地的肥力相当好,根本不需要施肥。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是人多地少,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崇尚精耕细作,几千年来,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从春到秋,不停地劳作,以便获取果腹的粮食和微薄的收入。
在俄罗斯,李志新算是开了眼界,当地的俄罗斯农民,耕种的方式非常的粗放,春天的时候用播种机把种子播下去,中间基本不管,也不施肥、也不除草,放任粮食和草一起生长,到秋天粮食成熟之后,开来收割机把粮食收完,然后用烘干机烘干,放进仓库,或者直接卖掉,完事。
俄罗斯人在播种和收获之间时间的不管不问,是真的潇洒,就是说都不会到田间地头去看一看,绝对的野蛮生长,原来有人跟李志新说起这件事,李志新还不相信呢,现在李志新彻底服了,因为紧挨着他的地块,就有两块地是俄罗斯当地人耕种的,全部是小麦,除了春天播种之后见过一次之外,到现在为止一次也没见到有人进行田间管理。
李志新的四种农作物,小麦、玉米、向日葵和大豆长势还是不错的,翻土、除草这些田间管理还是按照国内的标准进行的,需要施肥的作物,李志新在请教其他中国人之后,才按照俄罗斯的标准进行施肥作业。
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也到了,作为第一年在俄罗斯种地的成果,李志新的农场就算一个丰收年。
李志新带领工人们在农场驻地周围平整了一大块晾晒场,把收获的粮食抓紧时间晒干水分,能够卖掉的就立即卖掉了,这里有很多向中国出口粮食的贸易公司,把粮食卖给他们就可以了,粮食的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都是公开透明的。
如果不把收获的粮食及时地卖掉,这么大批的粮食放在手里,对于李志新来说,有很大的风险,因为他没有仓库,放在外面面临着老鼠的啃食和潮湿变质的风险。
当然,有些人喜欢把粮食存一段时间再找个好价格卖掉,因为秋收过后是粮食集中上市的时间,因为竞争的关系,价格可能稍微低一些。
但是,李志新也种了几十年的粮食,也基本了解粮食的价格规律,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作为大宗商品的粮食,价格还是比较平稳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即使是有阶段的波动,也轮不到他们这些小农户赚钱,赚钱的都是大的粮食贸易商,当然了,亏钱的也是他们。
李志新手里还有一少部分粮食没有卖掉,他就放到朴正伟的仓库里面了,朴正伟有一家贸易公司,在港口的保税仓里有保税仓库。委托他的贸易公司给卖掉就可以了。
眼看着第一年的收成还不错,种植经验也有所积累,李志新就开始考虑下一年多租赁一些地,他首先考虑在他现在的土地附近租赁一些土地,这样也比较好理解,地块连在一起便于管理,农场的驻地也不用搬迁了,用现在的就好,顶多就是人员增加了,再建造几栋木刻楞就行了。
李志新也和临近地块的俄罗斯农民有所接触,虽然他们对自己的土地管理不太上心,但是播种和收割的时候还是见上几面的,经过一年的时间,李志新的俄语口语也有所进步,依靠着肢体语言和蹩脚的、磕磕巴巴的俄语,也能在王国庆不在的时候,和俄罗斯当地的农场主聊上半天。
在和俄罗斯人聊天的过程中,俄罗斯农场主还问李志新愿不愿意多租一些土地,他的土地可以租给李志新,因为当时还没有收获,李志新还没有想好,所以没有答应下来。
既然现在决心已经下了,李志新就和王国庆找到俄罗斯的农场主,经过几轮的谈判,把相连的几块土地一起租下来了,一共两千八百亩,再加上现在手里的五百多亩土地,李志新在俄罗斯一共租赁了三千三百亩土地。
这次租赁土地,李志新吃一堑长一智,直接和土地所有者签订合同,用俄文签订的合同,而且经过律师的审定,签字之后到公证部门做了公证,因为在俄罗斯,只有俄文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李志新自己想看明白合同的内容,找个翻译翻成汉语就行了,只是自己看,不具备法律效力。
土地租赁下来了,但是俄罗斯农场主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他的农场雇了几个俄罗斯工人,不能随便解雇,要李志新把这几个俄罗斯农民也一起收下,李志新了解了一下这几个俄罗斯工人的情况,都是有点技术的,能够驾驶农机的人,李志新一琢磨,反正自己也准备从国内招人呢,这几个俄罗斯工人熟悉这片地,留下来也不错,就把这几个俄罗斯人留下了。
后来的实践证明,招聘俄罗斯的当地人,有好处也有坏处,但是好处远远小于坏处,这是后话,李志新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体会到的。
李志新明年的土地增加了,当然需要的工人和农机也会相应增加了,因为此前都操作过,所以这次也是轻车熟路了,很快就把人员招的差不多了,农机也从中国顺利地运到了俄罗斯。
一切准备停当,年的春天很快就到了,李志新的农场的春耕准备工作也已经准备就绪。
去年秋收之后,李志新就已经决定了,从今往后,他的农场只种植两种农作物,一种是大豆,另一种是小麦,他瞄准的是中国国内的市场,这两种农产品在国内的需求巨大,对于俄罗斯产地的优质的小麦、小麦粉、大豆、豆油、豆粕的需求都非常大,价格也好,从长期看,不会有多大变化。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豆和小麦这两种农作物需要的田间管理比较少,这两种农作物每隔一两年进行轮作一次,还能够节省化肥等肥料的投入。李志新就是在北大荒农场种植大豆出身的,两地的各种自然条件极为相似,所以,种植大豆对他来说就是轻车熟路了。
距离正式春耕开始还有十几天的时间,现在在俄罗斯也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地广人稀、人迹罕至的地方,中国工人们也已经和李志新一起奋斗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因为刚刚落脚俄罗斯,有很多事情需要李志新亲自处理,所以对中国工人们的生活关照的也比较少。
有几个和他一起共事多年的人经常在他耳边念叨,说来俄罗斯这么长时间了,天天窝在这个荒郊野外的窝棚里面,就像蹲监狱似的,跟别人说是在俄罗斯工作,实际上俄罗斯是什么情况一点也不了解,除了多挣点钱之外,还不如在国内工作舒服呢。
李志新也不聋不瞎,当然知道工人们的心思了,前两年是不具备条件的,今年人多了,条件好多了,趁着这段时间空闲,把工人们召集到一起,跟大家商量商量,大家的业余时间休闲娱乐的问题。
大家的诉求也各不相同,有些人希望多了解一些俄罗斯的情况,有些人则无所谓,能够挣钱就行,大家就着这个话题,讨论了将近半天的时间,意思都表达清楚了,就是没有形成最后结论。
其实,大家的这些诉求李志新早就知道得清清楚楚,只不过这次让大家讨论,就是给每个人一次发表意见的机会,今后再提起这事,也好有个依据。
最后,还是李志新把早已经想好的话给大家说明白了,在农场工作不忙的时候,大家在农场留下值班的人,可以出去逛一逛,必须两个人以上一同出去,最好不要在外面过夜,如果回不来,要及时通知,出去之后,要遵守俄罗斯的法律,不要喝酒闹事,不要招惹俄罗斯姑娘,也不要去色情场所,等等。
反正,李志新把能够想到的话,都跟大家说清楚了,也就是想到哪说到哪,并没有形成文字制度,工人们也明白,大家最后鼓掌表示同意。
立下规矩之后,李志新跟大家宣布,为了在春耕开始之前让大家放松一下,他已经在布市的一个度假村订了一个别墅,大家可以一起到这个度假村玩两天,所有的费用都由自己出。
工人们一听,立即高声欢呼起来,立即收拾东西,跟着李志新来到了位于布市郊外的一家度假村,度假村位于黑龙江的一条支流旁边,看建筑样式,明显的就知道已经有年头了。
进入到度假村里面,还能够看到列宁和斯大林的头像,这个大家就能够猜出来了,在苏联时期就已经有这个度假村了。果不其然,后来王国庆仔细一问,这个度假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建造的,当时在远东,苏联有很多军队驻扎在这里,军人和军人家属需要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就修建了这个度假村。
开始的时候,还不叫度假村,叫做军人俱乐部,只对军人和军人家属开放,后来,当地的政府官员和职工也需要休闲娱乐,也想修建一个类似的俱乐部,和军方一商量,地方出一部分钱,把军人俱乐部扩建一下,就成了当地居民的休闲娱乐中心了。
苏联解体之后,这地方因为建筑、设备设施太过于老旧,就逐渐地荒废了,几年前,被一个中国老板发现了,当地政府也很高兴,几乎没要租金,就让中国老板建成了这个娱乐休闲中心。
这个中国老板是一个福建人,多年前一直在东三省开洗浴中心,东三省的洗浴事业多么的发达,老板把东三省的经营模式照搬过来就行了,开业不到一年,立即火了起来。
李志新带着大家到这里来,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大家休闲放松,说白了,就是尽情地吃喝玩乐。
和国内一样,一个通票下来,所有的服务都随便享受,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在国内,李志新经常去洗浴中心,这里也是头一次来,基本上和国内差不多,唯一让人感觉新奇的是这里的桑拿,俄式的桑拿,挺有特点。
就是大家在桑拿室蒸完之后,可以选择让服务人员在你的后背用松树枝和柏树枝使劲地抽打,直到把你的后背抽打得红红的,然后再冲洗干净,有点像国内的拔火罐,有点清热去火的意思。
这里的牛排、猪排和鱼排煎得很不错,李志新和好几个同事都很喜欢,味道相比国内的好吃不少,这可能也和俄罗斯的饲养方式有关吧。
几个年轻的工人,二十多岁的年纪,进来之后就没怎么把心思放在吃的上面,一直在温泉浴池内左右晃荡,端着一杯酒,专门往俄罗斯姑娘多的地方钻,这也难怪,谁见到大胸大臀、又白又高的俄罗斯姑娘能够把持得住,何况荷尔蒙爆棚的年轻小伙子。
因为不会俄语,小伙子们也就是端个酒杯,和俄罗斯姑娘们碰个杯,偶尔的吃吃豆腐而已,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交流,就是这样,小伙子们回来之后能够讨论很多天,一想起俄国姑娘的大白胸大白屁股,就口水直流、想入非非。
从度假村回来之后,工人们算是满血复活了,满上就开始了春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