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版画展区复评工作在成都举

年7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复评工作在四川美术馆进行。本次版画展区采取网上投稿、评委线上评选的初评方式,于年7月8日至10日进行了为期3天的远程线上评选,进入复评的共计件。

复评工作会现场

在复评评选前,先召开了复评评选工作会。参加会议的评委有:评委会主任徐里,副主任广军、姜陆、苏新平,委员乌日切夫、孔国桥、代大权、李康、杨锋、张敏杰、阿鸽、陈琦、尚辉、贺昆、班苓、黄启明、梁时民。监评委员会由总监评陶勤,委员张苗苗、孟经纬、董竟成、刘中、盛葳、徐梦、刘明组成。

复评工作会现场

工作会由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展览处处长董竟成主持,评委会主任徐里宣读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评委会名单、监审委员会名单,并对本次评选提出了评选要求,四川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梁相详细介绍了展区组织发动、收件和布展情况。会上由中国美协工作人员宣读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展区评审细则》《监审委员会工作条例》《评委守则及评选现场规定》《保密工作条例》和《评委承诺书》,介绍了评选办法和评选设备的使用方法。

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会领导、承办方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委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谈了本次展览创作发动情况、组织筹备情况、参选作品情况,并对版画艺术创作现状提出建议。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组委会副主任徐里认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年一届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作品展,是我国美术界的奥林匹克大会,展览全面检阅五年来中国美术队伍的最新成果,是五年一届的最高水平、最具学术性、最大规模、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全国美展。从版画展区的作品来看,版画界保持着健康、向上、全面发展的状态。几百件作品代表着老中青、全国各民族和各个地区的优秀版画家的艺术面貌,画家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引领,创作出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秀作品,作品内容能够表现时代、讴歌时代。他强调,本次复评工作会在严肃、认真、公平、公正的条件和环境下进行,对评委们要求严格,投票设备精密、独立。每一位评委都严格按照评审要求,保证了选出作品能够充分体现思想性、学术性、时代性,用最具这个时代版画学术语言的创新创造,达到思想内容和形式语言上的高度融合、统一,从而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评审现场

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军谈到通过此次参评,明显感到年轻的作者多了,整体呈现欣欣向荣的气象,说明从上届以来,版画家们都在努力把新兴木刻运动传承下去。他指出,做版画要克服很多不利,比如走市场的问题,现在大家都不提了,只是专心把版画做好,这是很好的趋势。就像这次版画复评,画家们都是按照好作品的要求去做,热情很高。他指出,此次参评作品中水印木刻的数量增多,这说明大家足够重视。水印木刻属于中国传统的版画语言和版画形式,水印木版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一定要用心地做。他说,此次展览有很多让人兴奋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照片化在版画这里慢慢严重起来,油画和中国画也存在这个问题。十几年前我们就在讨论,版画应该是什么样的?如果它的本体语言特征一点都没有了,那就不是版画,而是别的东西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客观存在,很多观众看到这样的作品,觉得很逼真。但他们的审美没有经过训练,所以审美也只达到那样的水平,这使版画的进步受到很大干扰,很多画家都在比细、比繁琐、比精致,但这并不等于精彩,如果在创作中对于思想深度、文化含量和艺术高度考虑得少,都在手头工作上下功夫,就会变成走回头路。他最后谈到版画发展的愿景,虽然很多画家比较年轻,创作经验不足,对生活的体悟不深刻,但我们要去鼓励他们成长,慢慢会好起来,我们对这件事情有信心,也很乐观。

评审现场

评审现场

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谈到,本次评审会很多评委都是美术院校的老师,多年从事版画的评审工作,评委们经验丰富,对作品的判断力有保障。他表示,本次版画部分的复评工作是在前一阶段选出的优秀作品当中再选优,所以从版画艺委会或版画评审团队的角度来谈一下大家形成的共识,评审中要达到三个基本标准:首先作为艺术作品一定要有独特性的呈现,画作必须能体现个人特色,另外就是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的方式和方法在个性化方面去呈现。经过40年改革开放,画家的视野变得开阔,说到全球视野下的版画艺术,每个版画家是有自我判断的,他也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去呈现自己的这种特征。本次展览从这个标准上来讲,有很多让人惊喜的作品,作品表现不像过去那种模式化了,画家们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通过各个版种的技术材料去表现各类事物情景的过程中,有个人的方式方法,也有自己的观点和视野;第二是作品的难度,任何一件作品,投入的时间或精力以及制作的难度,包括使用材料、技法的这种巧妙性,都是浮于表面的,而背后一定要看到画家对这件作品是否有长期的铺垫和积累,如果缺失这些,就会在作品表面呈现的那一步一目了然。所以画家日常的积累,包括读书、阅读作品,都是不可或缺的;最后一点就是作品的完成度,我们一般是用模式化的认知去判断,作品完整了就好看,这其实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完成度和作品的前期铺垫与画家个人修养有着密切关联,比如有的作品可能就是一条线或者一个点,但是从那一条线和一个点里,你能够看到作画者修养的长期养成、对生活的的态度,这是普通观众很难看到的,但是观众们会喜欢这件作品,实际上他喜欢的潜意识里已经有了对作品背后内涵的深度追问。

评审现场

评审现场

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协主席梁时民谈到本次参评作品的整体情况,他指出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版画展在四川成都评选、展出意义重大,美术界十分重视,展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