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与永乐大典齐名的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这是一部囊括中国五千年各门类知识的古代大百科全书,但是它文学方面的卓越贡献,却并未给它的编撰者带来些许的好运。一次次的提升,一次次的流放,最终连著作的署名都成为他人之名。这位遭逢人生重大起伏的编著者,便是清康熙年间的著名学者—陈梦雷。

巨著编著者的悲喜命运

陈梦雷(公元-),字则震,号省斋晚年又号松鹤老人,清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清朝著名学者。

陈梦雷自幼聪敏,十二岁时便高中秀才,十九时成为举人。康熙九年,即公元年,他考取进士其后入选庶吉士,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康熙十二年十二月,陈梦雷回乡省亲,本想借此机会光宗耀祖不料恰逢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起兵反清。虽然,他遁人僧寺想借此躲避靖南王的网罗,但终因老父被拘,不得已加入耿精忠的幕僚之中。后来,也因此被康熙皇帝以“附逆”之罪投入狱中,并被押解到盛京服苦役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的光阴。

流放中,陈梦雷的父母与妻子,因承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相继离开人世。悲痛欲绝中,他只好用读书来排解心中的愤遭之情。从此,他手不释卷,奋笔疾书。在奉天的十七年间,陈梦雷一边教书,一边著述,先后编撰了《盛京通志》《周易浅述》《海城县志》等多部著作。

康熙三十七年,即公元年,康熙皇帝率领文武百官抵达盛京后,无意中读到陈梦雷题写的诗篇这篇诗文不但意境深远,神采飞扬,而且辞藻秀丽极富文采。面对如此佳文,即便是文韬武略的康熙皇帝也不由得连连点头称赞。

鉴于对陈梦雷才华上的欣赏,康熙皇帝不但将他免罪释放还命他侍奉诚亲王(康熙第三子)读书由于他恪尽职守,颇得胤祉的好感。至此,陈梦雷的命运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在长期的教学与著述中,陈梦雷深感现有的书籍查找起来非常不便,于是他决心要编撰一部“大小一贯,上下古今,类列部为····.·有有纪”的大型工具类图书。陈梦雷的这个想法,得到了三皇子的大力支持。他特拨给陈梦雷“协一堂”的藏书,供其查找阅览,并且还在城北买下“一间楼”,雇人帮其进行缮写抄录工作。

在皇子胤祉的支持下,康熙四十年(公元年),陈受命编著《古今图书集成》。经过无间晨夕的辛勤劳动,历时五年,陈梦雷终于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年)五月,完成了《今图书集成》的全部编撰工作。

这部著作囊括了中国五千年以来各门类的知识,涵盖了人物、典故小说、诗词、天文、地理、制度、典章等各个领域。它还将天地间的万物分成历缘、方舆、经济、博物、明伦、理学六个汇编;每篇又分成了干典,共计32典;每典又分成了若干部,计有部;每个部中又分成了列传、艺文、纪事、杂录、总论、汇考、选句、图表以及外编九事,分别辑录了各个方面的相关资料,并且所录多将原书整部、完篇、全段抄人,同时还注明其具体的出处。

《古今图书集成》的内容繁富,区分详,刊印后,立即受到各方的好评。清朝保和殿大学士、更部尚书张廷玉曾称赞道:“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象,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另外许多的外国学者更是誉该书为“康熙百科全书”。

鉴于对陈梦雷工作的高度欣赏,康熙皇帝曾亲临陈梦雷的书斋,为他题联云:“松高枝叶茂,鹤老羽毛新。”从此,陈梦雷便将书斋命名为“松鹤山房”,并且自称为“松鹤老人”

有贪功之嫌的雍正皇帝

然而,文化学术上的巨大成就,并没有给陈梦雷带来好运。公元年,康熙皇帝去世后,他的四子胤镇继承了王位,成为清朝历史上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刚一上台,就剥夺了自己同胞兄弟胤祉的爵位并将其投入了监狱。陈梦雷因是胤祉的老师,受到了牵连,被再次流放到了黑龙江。而此时的陈梦雷已是72岁的高龄。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悲欢沉浮后,陈梦雷于乾隆六年(公元年)客死他乡。

虽然雍正皇帝流放了陈梦雷,可是他对于陈梦雷所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却是极为青睐。他任命经讲官、户部尚书蒋廷锡为总编篡对这部已经定稿的《古今图书集成》重新进行整理编校,并去掉原作者陈梦雷的名字,以蒋廷锡取而代之。

同时,雍正皇帝还为此书亲笔题写序文,并加盖“雍正御笔之宝”大印章,将此书正式更名为《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并传旨交予武英殿刻书房进行印制。

武英殿刻书房是专为皇家刊印书籍的机构,凡是经武英殿印刻的书籍被统称为武英殿刻本。这些由皇室从全国各地征调上来的能工巧匠,采用的是雕版、铜木活字、套印等印刷工艺,专门印制皇帝御批的图书诗画。武英殿刻本的印刷技艺考究,插图绘制精美,装订工艺精良。这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是武英第一部以活字印制的大型书籍。其铜字的镌刻工整,刷印清晰;书中所附的各图皆为木刻版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印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全书共有1万卷目录40卷约有50万页,1亿6千万字。由于这部图书的文字工程巨大,当时只刊印了64部保存至今的仅有10余部北京故官博物院现有其中一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因其较为完备的文献功能,自出版之日起便备受朝廷、民间,尤其是文人学者的青睐,后人更是将它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巨著。

这部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典籍,是一部查找古代文献资料的重要百科全书。它宏大的规模,细密的分类以及严谨的次序,更是被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是获取中国古代知识的重要宝库,并将其尊称为“大清的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