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著名版画家向思楼教授版画作品展在成都市天府新区那年博物馆开幕。本次作品展以《童年·故乡》为主题,旨在追忆童年时光,呈现乡村风貌,描绘乡村变迁,助力乡村振兴。作品展览周期为5月22日—7月23日,期间将展出向思楼教授近20年来所创作的30余幅精品版画。
开幕式现场第三代四川版画艺术家的雕刻人生
向思楼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以及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等职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曾先后求学于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和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于年获得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的终身荣誉奖——鲁迅版画奖。20世纪50年代中期向思楼出生于四川省通江县的大巴山深处,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在乡村度过,故乡的山水田园、风土人情为他后来的版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向思楼教授致辞从艺50余年来,向思楼先后在国内外参与了数十次美术作品展,举办了23次个人画展,通过版画将四川的风土人情带到了世界各地。此次《童年·故乡》展出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曾参加过四川省及全国美展和出国展览,且作品多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藏家收藏。这也是向思楼教授在成都举办的第三次个人版画展。
四川版画的峥嵘岁月
作为四川省第三代版画艺术家,向思楼教授的版画作品承袭了四川版画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
版画在四川的发展由来已久,新中国建国后的三大版画基地之一便有四川的黑白版画。再往前,版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木版印刷术的发明,现在世界上尚存的最早的印刷品就有木刻版画。四川的现代版画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抗战木刻运动。年鲁迅创办了一个短期的木刻讲习班,这个班有18个学员,其中有两个是四川的苗勃然和乐以钧,他们是四川最早的木刻作者。到上世纪50年代,重庆集聚了一批版画家,他们中的一部分来自解放区,另一部分则是抗战时期活跃在大后方的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后,这两部分艺术家结合在一起,成为四川现代版画艺术发展的核心,逐步开启了四川现代版画艺术发展的新时代,使四川成为中国现代黑白木刻艺术的一方重地。
用版画艺术推动乡村振兴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色基础造就了四川版画的突出成就,沿着现实主义的道路,一批优秀的版画创作者,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深入生活,体会生活,刻画出一批描绘人民、歌颂时代的优秀版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时代价值。向思楼教授的作品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向老师的版画刀法丰富、表现语言多样,借鉴了中国画的构图,又借鉴了中国画的书写性,更重要的是背后还传递了中国的人文精神。”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成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荣这样评价向思楼的作品。
本次《童年·故乡》的展出地点选在了天府新区煎茶街道老龙梨花森林公园的天府微博村,该村围绕“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建设主题,建成了以文创艺术馆、艺术工作室、共享梨园为核心的艺术产业群。“目前,那年博物馆成为了许多艺术家开展艺术活动的新选择,也与这次《童年·故乡》的展出主题十分契合,因此我们把展出地点确定在这里。”知名策展人何江说道。
“艺术可以成为一个平台,老百姓来这游玩、赏画,可以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年轻人和小孩通过观展,可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艺术家从文化传承和文化振兴的角度,以美丽乡村为创作素材,在描绘乡村时代变迁的同时,也为我们的乡村振兴做点事。”向思楼教授谈论举办这次画展的初衷时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