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延安版画传承与创新之志,从延安出发

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2日讯(记者万旭明)正值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播出以来广受好评。12日晚,节目第四期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92岁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原民间美术系的创始人之一杨先让与青年演员李光洁,以一次年龄相差近50岁的对话,带观众们追寻延安版画传承与创新之志。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鲁迅先生的倡导下,新兴木刻运动在中国发展起来,自从它被介绍到中国的那一刻起,就被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积极作用。随着一批木刻家到达延安,木刻版画成为当时延安方便、有力、广泛用于战斗宣传的艺术形式。其中木刻家古元的作品极具代表性,他扎根延安这片红色沃土,把创作的视角对准广大的劳动人民,将延安最具烟火、最积极向上的一面呈现出来,更是在西方版画“阴刻”的基础上,结合人民群众的意见,改进创新,以“阳刻”创作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版画作品。在延安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延安木刻更加民族化和大众化,一幅幅散发着中国革命美术独特魅力的木刻版画从延安走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92岁的杨先让曾与古元一同共事,深受古元本人的影响。节目中,他回忆起古元奔赴延安、为延安创作的往事,不禁感慨道:“他表现的内容都是中华民族向上的、振奋人心的那种精神。”李光洁则被古元作品深深吸引:“这些版画,它线条质朴,却充满表现力,色彩单一,却包含万千含义,即便在今天,它依然像在呐喊,激情澎湃又语重心长。这些作品在讲述什么?创作者如何让作品绽放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古元先生的版画让人震撼,也给人启发。他的创作深深扎根在人民的生活之中,徐悲鸿赞其为“中国艺术界一卓绝之天才”。当下,文艺工作者该如何紧贴时代,创新讲述中国故事,创作出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以画为体,以史为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节目中介绍了由总台出品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为了呈现新时代的美术佳品,范迪安在《从延安出发》的舞台上引领李光洁观摩了一幅幅彰显新时代恢弘气象的美术精品——脱贫攻坚、飞天圆梦、冬奥精神……无不令人感受到新时代的蓬勃之力。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则为观众介绍了一部儿童舞台剧《报童》,这部剧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传统精品复排计划的重点扶持剧目。它展示了上世纪四十年代,一批先锋少年不畏反动势力在重庆分发《新华日报》,传播“皖南事变”真相的动人故事。作品背后不仅是经典再创新,也是一份延续红色信仰的赤诚之心。

国家京剧院导演孙桂元为观众带来了京剧《三打祝家庄》,并讲述了这部作品克服困难革新创作的幕后故事。他说道:“一部精品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演员传承下去,发扬下去,常演常新。”

在《从延安出发》的舞台上,李光洁还见到了他的“老熟人”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两人此前在总台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因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而相识。《典籍里的中国》用创新的手段,以影视化的故事呈现古籍内容,展示中国传统历史,让古籍真正“活了起来”。

在节目的最后,青年追寻者李光洁对文艺前辈杨先让真切地道出了他的答案:“创新更需要的是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对时代有领悟,同时也需要深入历史,对传统有领悟。”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