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万物有灵记赵宗彪二十四节气

10月17日下午,“美好江南,自在一刻——赵宗彪二十四节气木刻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锦绣廊杭州晓风书屋开展,展出了赵宗彪近年来所雕刻的百余幅以江南、故乡为主题的木刻作品以及周边衍生产品,充满诗情画意的木刻作品,尽显江南与故乡之美。这次展出,将持续到11月17日,这也是他巡回展的首站。

今年的疫情,让不少行业都遭遇到寒流。为了让文化的光芒闪烁在城市之中,让城市拥有更多的人文情怀,三个月前,雷克萨斯联合单向空间,携手上海、武汉、成都、深圳、杭州、广州、北京7座城市的11家具有标志意义的知名书店,发起“守护城市之光·书店支持计划”。

“书店支持计划”首站从杭州运河边的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出发,走过上海、武汉、成都、深圳。在白露时节,再次回到杭州,来到晓风书屋,举办了本次木刻展。

名家云集木刻展

开幕式上,大咖云集,名流众多。杭州家喻户晓的主持人“阿六头”安峰为展览特别奉献了一出精彩的微剧《节气之歌,大地家书》。

赵宗彪,报人,作家,数十年来与文字打交道,曾出版《水浒乱谈》《史记纵谈》等9部作品集,杂文作品连续十余年入选《中国杂文年选》;笔耕之余,游刃于艺,一不小心,就成了一名“野生”的木刻艺术家。

赵宗彪的木刻,是在一块漆黑的圆形木盘上刻制图形。黑色背景、白色线条,加上木头的凹凸纹理,刻刀之下,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川河流、风物风土“跃然木上”,作品雅致,充满诗情画意,与江南的气质十分吻合。

近十年来,赵宗彪创作了多幅木刻画,本次木刻展精选了他的二十四节气以及与故乡风物相关的系列作品。赵宗彪的二十四节气木刻,走刀爽利,不凝不滞,金石味醇厚,《芒种》见汉画延续,《秋分》有明清韵味;墨底白线,简洁明快,得自然天趣。

开幕式,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建武以“黑白世界,刀笔神功”来评价赵宗彪的作品,他说:“写作,是用笔在白纸上写黑字;刻画,是用刀在黑木盘上刻白画,黑与白、刀与笔之间,宗彪展现了他神乎其神的功力。”

浙江华云文化集团董事长兼CEO汪海英说,从赵宗彪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故乡的深情。咫尺乾坤,意趣横溢。这些木刻艺术作品,是对故乡最好的宣传。

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何玲玲说,江南有山水之美、风物之盛,又有人文之厚,看了赵宗彪的这些木刻作品,更加热爱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木刻是审美的表达

赵宗彪生长于风光秀丽的浙东天台县,那里盛产木头,也走出了许多木雕师傅。

师傅们能把木头雕刻成人物、花卉和吉祥图案,在年幼的赵宗彪眼里,这简直就是奇迹。他为此对雕刻产生了极大兴趣。

读中学时,赵宗彪自学刻印章;念大学时,他又搞起了篆刻。上世纪90年代,一次云南丽江之行中,他看到一家店里售卖木刻圆盘,由此受到启发,遂短暂“玩”过一阵子木刻画。后因工作繁忙,他将这一兴趣搁置。

年,赵宗彪担任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从事文化和新闻传媒工作。他重新拿起刻刀,用另一种艺术形式展现大千世界的丰富和美好——清明河豚欲上时、夏至杨梅满山红、大暑时节的大奏鼓、秋分时节的桂花香、霜降时节的文旦、杨梅、大寒时节长城脚下的梅花白……故乡的风物在他的刻刀下,充满了雅趣。他用文字表达思想,用木刻表达审美,二者有机地结合。

一件木刻作品的诞生,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先将雪松木的原木圆盘上黑漆,晾干后,作为底板。雕刻之前,他先在纸上打样,满意后,再用刀雕刻,短则一两小时,长则三四小时,才能完成一幅作品。刀刻过程,须谨小慎微,一旦出错,木盘就“废”。

在刻下数百只木盘后,赵宗彪的刀工愈发精湛。他在作品中寻求艺术美感,江南的月、山间的花、橘黄蟹肥、霜冷长天、月落乌啼,都被他刻入木盘里。他在业余时间里,走博物馆,去乡间写生,他生活简单,粗茶淡饭,读书画画。他迷恋美国版画家洛克威尔·肯特,追求黑白与简约。

人间有味是清欢

因为一本书的出版,赵宗彪的木刻作品,被更多人所知。

《大地的耳语——江南二十四节气》是一部描写节气的散文集,作者王寒,是赵宗彪的妻子。这本书一面世,就受到广泛好评,被国家教育部列入向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而这本书的配画,就选自赵宗彪所刻的二十四节气木刻作品。

赵宗彪、王寒是浙江文化界出了名的文艺伉俪,两人都是作家,一共出版了近三十本书,也曾拿过全国“书香之家”的称号。

《大地的耳语》一书,为两人首次合作。王寒的文字,配上赵宗彪的二十四节气木刻插图,文字丰富了木刻画的艺术世界,雅致的木刻让文字更为隽永。两人的合作并非有意为之。王寒的书稿付梓之际,出版社的编辑苦苦地寻找插图作品,偶然见到赵宗彪的木刻,觉得十分雅致,于是精选了二十四幅黑白节气木刻,没想起到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这并不令人意外。赵宗彪看来,两人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节气是农耕社会一种计时的时间表,我的木刻作品基本上是一种传统的工艺,也是手作的艺术。”

赵宗彪的木刻作品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他的木刻作品出现在深圳文博会、杭州文博会、上海书展、北京书展等大型展会上,也亮相于各大报刊,浙江华云文化集团和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连续两年选用他的木刻作品,做成《节气日历》和《节气日历》。

浙江省文联原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画家张浩先生说:“宗彪木刻作品的最大特点是题材的丰富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万物有灵,缘物以寄情。大自然的生灵万物,人世间的林林总总都是他选择的创作素材。在艺术语言的应用上,古今中外的种种刻雕手法、形式都为他所用。这给他在形式和内容的最佳结合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以寻常的语言让作品表现出了不寻常的意境和情趣。宗彪许多作品让人流连忘返,过目不忘,原因就在于此。没有情趣就没有艺术。而作品的情趣源于作者内在的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这很不容易。”

著名美术评论家、《香港美术史》的作者、国家文化与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朱琦博士说,“宗彪在黝黑质朴的木盘上寥寥数刀,图说不同节气带来的自然的变化和民族文化印记,这种诗意的描述,怎不令人生发出对农耕文化的无限遐思,并由此提高文化自信。”

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评价道:“赵宗彪先生的木刻精致、清美、值得细细品味。令人想起苏东坡‘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诗句,宗彪的木刻如画,他的节气木刻是生活美学的难得佳作,它们保有了农业文明中生活的想象与情趣。”

在文字之外,赵宗彪在树木的纹理中找寻另一种表达方式,他用手中的刻刀表现对江南、对故乡的深情,正如赵宗彪所说:“当刻刀在木盘上游走,花朵在妖娆盛放,鱼儿在水底潜游,鸟儿在天空飞翔,一弯新月升起在山那边,如精灵守候着大地。一山一水,一云一雨,一花一果里,有江南的诗意、故园的美好。”

台州新闻客户端记者吴世渊文/图/视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