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六月走出校园天地宽线上线下风景

悬挂在屋顶的百余只闹钟左右摇摆,不断发出“滴答”声。墙上木盒内的视频里,人们静静地诉说着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境遇……年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严一棚创作的装置作品《记忆的消逝》,自6月在龙湖时代天街展出以来,圈粉无数。 这只是近件毕业作品中的一件。6月10日至8月20日,由四川美术学院、重庆文投集团、重庆日报、上游新闻、龙湖集团联合主办的“重庆艺术大市场·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以下简称“开放的六月”)首次走出校园,同步举行线上线下展览,川美近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作品集中亮相,点燃了市民欣赏和体验艺术的热情—— 线上展览及相关艺术活动开展31天,获得多万次的浏览量和超万次的点赞;设在龙湖集团旗下5个展场(U城天街、时代天街、学樘府、江与城、尘林间)的线下展览,展出39天,吸引16.7万人现场观展,单日最高打卡人数超过人。“重庆艺术大市场·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龙湖U城天街展场,观众在欣赏川美毕业生作品。记者齐岚森摄/视觉重庆 “开放的六月”艺术游,这一已走过15个年头、在全国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艺术活动,今年首次大规模走出校园,走向云端和城市多样化的空间。这一突破,带来了哪些连锁反应?这一创新,又为提升重庆的人文艺术气质带来了哪些思考?创新走出校园线上线下立体展示回到本文开篇的那件作品——《记忆的消逝》。 7月14日晚,市民赵倚翎观展后告诉记者:“我的一位亲人因患阿尔兹海默症去世,我亲眼目睹了一个生命从鲜活变成呆滞,最终走向死亡……没想到最普通的物件能讲出这么动人的故事。” 在本届川美毕业生创作的近件作品中,每一件作品都期待和观众产生共鸣。但在今年特殊的形势下,观众却不能像往年那样走进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观展。那么,通过何种方式展出这些作品,让它们与社会产生关联,一度成为四川美术学院师生们的心结。 “在年首届‘开放的六月’艺术游之前,川美和社会、大众的关系是相对疏远的,我们举办的活动大多是自娱自乐。”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说,经过这么多年来的精心培育,以及各方支持,“开放的六月”艺术游才逐渐成长为重庆的年度文化盛事,去年就吸引了30万观众前来观展。观众在欣赏油画《温度》。记者齐岚森摄/视觉重庆 每年的毕业创作,毕业生们都十分努力。但作品需要观众。如何向观众分享作品的精彩,川美有了三个设想。 找一家网络公司搭建网上展厅展示作品?但这也算是自娱自乐,并未让毕业生作品与社会大众产生关联。 请各院系在各自的官微或自媒体社交平台上推送作品?可是以这种方式来展示,水平有高低,传播效果不统一。 第三种方式是搭建一个线上平台,不仅能汇聚毕业生的数千件作品,还要有互动功能,兼顾宣传推广,让观众畅游其中,感受艺术的美妙。 最后,第三种方式获得了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他们认为,这样能全方位、多渠道地扩大云端艺术游的影响力。 几经筛选和比对,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上游新闻客户端接下了这一任务,并在一个多月内搭建好云端艺术游平台,兼顾毕业作品展示、新闻报道、专题直播、互动点赞等多种功能。记者看到,在手机上打开云端艺术游的链接,即可观赏到毕业作品及创作视频,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观众从这些作品和视频中感受到,原来美术作品也可以很接地气、很温暖。就拿赵冠雄的作品《行囊》来说,这个用陶瓷做成的行李箱十分写实,装着妈妈叠好的衣服、父亲炒的甜辣对虾、姥姥做的包子等。“用陶瓷塑造出这些物件,是希望将温情长久封存其中。”他说。李子威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绝处逢生》,由车轮、煤气罐、微波炉等废旧材料制作而成。在灯带的点缀下,这件作品充满科幻气息,让观众通过作品感受艺术的多样性。“观众通过网络的方式,就能全面深入了解年轻艺术家在想什么,这对拓展观众的思维,提升观众的眼光和审美品位很有帮助。”张杰说。 有意思的是,云端艺术游期间,中国美协副主席、重庆市美协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等美术名家还以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分享作品创作过程,受到网友热捧。 6月24日晚,庞茂琨直播创作色粉画的过程,在画纸上定格川美应届毕业生乔云燕的青春风采。首次面对直播镜头作画的庞茂琨画得太投入,完全忘记了直播预定的时间。在一个半小时的直播里,浏览量突破50万。此外,70岁的著名版画家康宁演绎的“枯木逢春”,在一块其貌不扬的木材上创作出极具视觉张力的黑白木刻版画,26秒短视频收获了多个点赞。 为了让艺术游活动更加立体、多元,川美与重庆文投集团、龙湖集团商议,“开放的六月”线下展览首次走出校园,在龙湖U城天街等5个展场和金山意库文创园举行,每个公共展场可谓各具特色。就这样,今年“开放的六月”艺术游线上线下相得益彰,从校园走向校外,形成“线上云端艺术游、线下分区多点展示”的新格局。收获走向大众艺术让市民怦然心动“真没想到,我的作品能销售出去,还销售了4幅。”8月10日,谈起自己的作品被藏家收藏,毕业生王凯楠难掩兴奋。 王凯楠是位土家族女孩。疫情期间,她花了3个多月创作完成了数码版画《游戏》。作品中,乡村冬日风景静谧迷人,玩老鹰捉小鸡、跳皮筋的游戏场景充满温馨,让观众回忆起童年的无忧无虑。 在许多学生眼中,作品被藏家收藏,是非常不错的归宿。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毕业生肖依雪称,她的国画作品《谧》在金山意库展出后不久就被藏家购藏,“和藏家打交道,是接触社会和市场的好机会。”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出方式,可以让毕业展获得更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