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艺术鉴赏网
作者:刘茂平著名美术评论家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
宫建国版画《步音》凸版x76cm
宫建国于60年代在空军的军营中开启了他的艺术之旅,因六、七十年代军营宣传和艺术创作的实际需要,他掌握了木刻这个艺术手段,服务于时代的需要,在木刻版画这个古老而又被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的艺术门类中辛勤耕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版画艺术语言,并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不俗的艺术成就,形成了自己艺术风格。
宫建国版画《威扬红场》95X80cm
我国是具有丰富而悠久的木刻艺术的国度,至迟在唐代,就有非常精彩的木刻单幅作品出现,经明清版画的高度发展,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鲁迅先生等人的努力下,西方现代木刻艺术传入中国,西方的木刻艺术和我国的木刻传统合流,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新兴木刻运动,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起到了团结民众、打击敌人的重要作用。
宫建国版画《庚子战疫令行湖北》xcm
新中国成立以后,版画艺术快速发展,套色木刻大量涌现,艺术语言不断突破,主题题材不断拓展,在歌颂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生活和塑造新中国的艺术形象方面不可替代,创造大量很多经典。
宫建国版画《军阵》x90cm
宫建国的木刻艺术无论在题材的选择,艺术语言的运用上,都承继了新中国的版画艺术传统,有着清晰地艺术文脉。
宫建国版画《白色舰队》套色木刻80.5x60cm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宫建国和全国的版画家们一道,将中国的版画艺术推进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宫建国也在从七十年代直到今天的艺术创作活动中,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丰富创新自己的艺术。
宫建国版画《兵符》X60cm
毫无疑问,宫建国是主旋律艺术家,他始终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根植生活,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艺术主题。
宫建国版画《楚裔》70x60cm
从题材看,他的作品以军旅题材偏多,这与他的军人出身,对军队生活的熟悉和对军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如果把他军旅题材的作品按时间排列,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军人风貌,反映出军队的发展和逐步强大的过程,他近期的军事题材作品就由过去较多表现军队生活,聚焦于军队军事素质的展示。
宫建国版画《待发》套色木刻80x60cm
他的另外一个主要题材是工业,这与宫建国身处湖北受到武钢工业版画传统的影响有关,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工业版画系列,也同样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生动记录,如近期的车站系列,不再是传统工厂的场景再现,而是对工业发展的成就成果的形象显现。没有强大工业和科技实力,就不可能建设如此现代化的高铁系统,对高铁车站的表现,标志着宫建国工业题材版画,主要由静态的场景呈现,转化为对动态、速度和空间的表达。
宫建国版画《飞天女》95x76.5cm
和主旋律主题作品相匹配,宫建国探索出了相应的艺术语言。他的黑白木刻,用刀干脆有力,排线整齐,木板吃刀有深度,绝不拖泥带水,因而画面黑白分明,清晰明净。
宫建国版画《红旗一号》x70cm
同时,他独特的技法特点在于,不是用线条的疏密关系渐变来变化明暗,达到造型目的,而是用整齐的线条,形成一组一组块面,以块面线条的不同走向和留白面积的大小来完成造型,因而显得线条分明、黑白对比强烈。相对简洁的造型元素:线条组合块和单纯的黑白块面,使得画面形象简洁而又明快,效果强烈。
宫建国版画《流星》70x60cm
近期的军事题材作品以及车站题材,大量使用照片,通过电脑的处理,将过于肯定的形态适当打散、减弱,形成画面氛围及色彩效果,采用凸版的方式,套色表现,虽然用刀仍然肯定,线条仍然分明,但色彩柔和统一,形成一种稳定、沉静的量感效果。
宫建国版画《天降神兵》90x60cm
特别是以抗疫题材《庚子战役》和军事题材《白色舰队》、《军阵》、《兵符》等为代表的作品,由于追求一种整齐、秩序的美,但为了避免过于整齐带来画面单调感,艺术家在进行木刻转化时,或有意留白,加强画面的对比,或运用碎刀的刀法,增加画面形式要素,体现出艺术家控制画面的能力、经验以及木刻语言的丰富性。这批作品的创作,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艺术家敢于创新的勇气,其基于本身就具有可复制性的照片的木刻转换,实现了数字复制和手工复制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复数艺术的双重增值,具有语言的互文性,十分巧妙,也形成了宫建国创作新的艺术特色。
宫建国版画《突出重围》x85cm
由此我们看到,宫建国是一位善于体察生活,从生命体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