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的鲁艺,聚集了全国优秀的艺术家和青年才俊。刘岘就是其中一位,他利用小小刻刀,展现了抗战的方方面面、延安的风土景色、生产生活,小小木刻在战时不仅是鼓舞人心的图像,也成为了向国际人士展现民族精神的窗口。刘岘把美好的青春挥洒在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是心怀家国的艺术家,更是以刻刀代枪的抗日战士。今天的《群星闪耀延河边》一起来认识他。
记者袁波:
年到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有一位特殊的教员,他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重要成员,也是中国第一代现代版画家,他就是延安时期少有的擅长木口木刻的版画家——刘岘。他曾在回忆中说,在延安的日子是铭刻于心的日子,他的作品包括社会生活,人物肖像,文学作品等,传达出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情感,可为刀锋所向,精神毕现。
年,刘岘在鲁迅先生的指导下,开始了木刻创作生涯。他为鲁迅的文学作品刻制了百余幅插图,成为那一时期创作连环木刻最多的艺术家。后留学日本,以连环木刻《罪与罚图》拉开了一生专注于木口木刻创作的序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岘慨然回国,投身抗日革命事业。年,调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创作了大量反映延安及陕甘宁边区战斗、生活和生产的作品。
延安鲁艺文化中心讲解员梁娜:
毛泽东在观看了刘岘的木刻作品后,对他做出了题词:“我不懂木刻的道理,但我喜欢看木刻,刘岘同志来边区时间不久,已有了许多作品,希望继续努力,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后来刘岘在回忆录中说到:“这题词不仅是对我的鼓励,更为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年至年,刘岘先后在延安鲁艺美术系、延安青年艺术剧院、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等单位工作,期间创作了百余幅木刻作品,年,刘岘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进一步坚定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前进》《担架队》《打到鸭绿江收复失地》《保卫河防》《延安之夜》《延河畔》等木口木刻,反映的都是抗日救亡和延安的生活。
延安鲁艺文化中心讲解员梁娜:
延安的新生活令刘岘精神振奋,创作热情高涨,艺术技巧也更加成熟,他也进一步认识到木刻艺术要传达时代和人民的心声,延安的景物在刘岘的木刻刀下并非一般的风景画,它抒发着刘岘对这里的热爱与赞美。
抗战胜利后,刘岘调到国统区重庆新华日报社。以木刻作品描绘人民大众的疾苦,揭露国民党政治的黑暗。新中国成立后,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