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汉代墓葬壁画像砖的制作与历程是怎么样的?
我国古代壁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晚期,就有了类似壁画技法的居址地面上的画。随着历史的发展,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技法等历经了由简到繁、由初级到高级的渐进历程。依据考古实物资料,从制作材料及工艺流程讲,我国古代壁画一般属于干壁画,不同于欧洲流行的湿壁画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但不论干湿,任何材料的古代壁画,其组成结构都是由支撑体、地仗层、颜料层三部分组成。干、湿壁画的区别就在于地仗层和颜料层两部分所使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
汉代墓葬壁画属于干壁画,支撑体多数是石块或砖堆砌而成的墙体,自汉代以后,宫、寺壁画支撑体多为砖墙或土坯墙,石窟壁画均以岩体为支撑体,有极少数以木质或竹片为支撑体。地仗层下与支撑体粘接,上附颜料层,其作用就是使画面平滑便于绘画。地仗层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壁画的保存和寿命,是壁画制作中的关键技术。汉代干壁画地仗层的厚度在1到2厘米之间,一般以石灰或石膏为材料。为防止开裂增强牢固度,要在灰膏中掺入植物纤维材料,主要为谷物的秸秆、麻等。汉代壁画地仗层制作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其后的魏晋唐宋在汉代技术基础上加以发展完善,到宋代已经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工艺流程。汉代壁画地仗层制作,虽没有宋代复杂,但其基本程序相似。为增强地仗层的附着力和强度,一般会在泥膏中加入胶和明矾等。
地仗层干后再施一层薄白粉,就可以作画了。颜料层是壁画的精华所在,汉代干壁画中使用的大多数为天然矿物颜料,其物理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因化学反应而造成的颜色退变,这是古代工匠经过代代相授总结出来的技术。矿物颜料自身不具备扩散和粘接能力,所以,在绘制时需要加用水调和的胶。水起到展色剂的作用,胶是结合介质。古代绘制壁画使用的胶,从材质上可分为植物性胶和动物性胶两大类,属于天然有机胶结材料,含有丰富的生物蛋白质。据文献记载,有20多种,常用的有“白芨”“豆浆”“无花果汁”等,白芨、豆浆中的生物蛋白干后具有牢固的粘接力,且不溶于水。壁画绘制的方法在《汉宫典职》中有记载:“尚书奏事于明光殿,省中皆以胡粉涂壁,紫青界之,画古烈士,重行书赞”。
这段文献明确记载了在地仗层做好后,用紫青色线条画出边线、格子,然后再画主题内容。绘画的程序遵循“一朽、二落、三成”三个阶段,也就是常说的起稿、勾线、着色三个步骤。起稿是用皮质粉本将画稿拓印到画壁上,也有直接用木炭或以水调和香灰在壁上直接起稿。起稿完成后,用淡墨勾画,再用墨笔勾线落定。勾线技巧的高低决定了壁画的优劣,因此,这道工序一般由负责壁画的匠师亲手操作。在墨线勾完后,按照设计好的色块进行着色,整个壁画的制作过程就完成了。
汉代画像砖一般是印模而成,但各地的模印形式有所不同,郑州、洛阳的画像砖多为空心大砖,画像图案是由一个或数个印模多次模印组合排列而成,时间也较早,多为西汉时期。南阳、四川的画像砖,一般为一砖一模,且多为实心砖,时间晚于郑州、洛阳,主要为东汉时期。汉代画像砖出土的数量庞大,虽然模印图案有相同或相近的现象,但就生产规模来说,绝对不可能出自同一作坊。也就是说,在烧制画像砖的窑厂之外,还有专门制作出售印模的机构,印模作为商品而流传到各地。
因此,印模的制作成为汉代画像砖制成工艺中的关键技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尚未发现汉代画像砖印模,在较早的先秦墓葬中曾发现有陶制的模印工具,如在侯马铸铜遗址和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发现了多件有方格纹和绳纹的陶拍、套刮板、陶圆盘等陶制工具。在绘制陶器表面图案时,使用上述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从陶制工具的材料特性和汉画像砖模印图像所显现出来的细腻光滑的特征分析,汉画像砖的印模不可能为陶制。因此,学界较统一的观点认为,画像砖的印模应为木制工具,依据是在砖坯表面模印画像需要有一定的深度,且需连续模印,因而印模的材质要有一定的韧性和硬度,只有木质工具符合工艺要求以及当时的技术能力。
汉代铁器的广泛使用,使得印模的雕刻较之前代相对容易。出土的木刻画实物,显示了汉代木雕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如江苏省盱眙县年发掘的东阳汉墓中有7块木刻画,这些木刻画作为墓葬的一部分,刻在椁室的顶板上,画像内容为羿射九月、牛郎织女、应龙等天文星象图和秦始皇泗水捞鼎、乐舞杂技等人物故事以及房屋建筑等。还有,年扬州西郊邗江县胡场5号汉墓。木椁侧板内壁刻有减地浮雕门楣、日月和双弦穿壁纹,椁顶板内侧刻有减地浮雕双弦穿璧纹。这些汉代木雕实物的工艺技术水平,印证了汉画像砖使用木制印模的可能性。